![]() |
如何加塞如何不被加塞 |
RT
东风本田发布首款高端纯电SUV S7,定价25.99万元起,不过其首发送充电宝、筋膜枪、颈部按摩仪等礼品,逗笑了许多网友。而据爆料,东风本田S7上市36小时,全国大定仅20台。
10多年前车企招人炙手可热啊,进东本还是非常难滴,薪资给的也多,销量好发的也多(CRV加价的时代),现在被国产新能源打的有点狠哟~
本田就应该学习丰田,利用中国现有的成熟产业链贴上自己的本田标来在中国市场竞争的(参考bz3x),赚钱嘛不寒碜,这样或许还会有一部分对日系比较信任的人会买单。
20~25万是中国高端新能源厮杀非常激烈的一个价格区间,本田作为这个价位段的新生,进来只会撞的头破血流,
@pany_alone 这个跟奕派没啥关系,不是套壳的,一个前驱一个后驱。本质来说,还是本田这几年太拉了,出的车越来越丑,看看雅阁被改成啥鸟样了。
本田还是太老实了。业内零部件供应标准和之前的丰田一样是出了名的高。现在国内汽车市场劣币驱逐良币,你老老实实做好东西根本卖不动。学学别的车企大幅降价几万十几万,零部件品质大幅缩水,偶尔在出点大陆特供,才是苟下去的生存之道。
关键是这做出来的东西又像是大陆特供,但定价比大陆本田的雅阁和CRV价格都高,且不说产品力怎么样,但这也太尴尬了,有时候的确不知道高层都咋想的:费劲巴拉出一些注定卖不动的东西。天天折腾一些有的没的推出个什么新的在华品牌“烨”,感觉品牌形象包装是不是外包给领导关系户的公司了。
短期买纯电我个人只会买特斯拉,油车情况允许首选雷克萨斯。如果手头有国五以后的车开着,个人建议非必要不换车。
Hev车型降降价,跟丰田一样苟活下去。
下一代immd起码搞个1.5t吧,这垃圾2.0自吸高速太一般了。
丰田都用上了8155华为合作车机,momenta智驾。
你还在搞顶配车型才带Honda SENSING 360+有个屁用,直接跟momenta、英伟达合作算鸟,指望日本主导那个全球化智驾方案在中国就是死。
@wydqc 本田吹,日系吹 幸好你的日系快混不下去了
@Robinpotato 是的,那时候东本车还要加价买
能开到年薪10w+,当时在武汉算高薪鸟
@Robinpotato 真是搞笑,沿海多的是企业招聘门槛低待遇更高的,真的劝年轻人去沿海多转转,没必要把这些闭关锁国的国央企捧臭脚。国央企玩不转高待遇的市场化竞争行业的,又不是垄断烟草电力牛掰个鸡儿,义乌卖小商品搞出口的都不回来给湖北国企打工
@wydqc 除非国外能有能力阻止电动车发展,否则日系车基本g了,电车以后就中美两个玩家,中国8成,美国2成这样
@wydqc 不是本田不行,是东风不行,去十堰参观实习过的就知道,用本田引擎的是大名鼎鼎的红牛车队,我们要认清自己的不足
@synchronized 就喜欢那傲娇的样子
@lcy630409 电池性质决定了只能通过充放电测试来算电池的容量,这跟电车的发展程度没什么逻辑联系。
@Robinpotato 背后的核心是我们的标准低,法律法规也不太健全。所以很多全球车型在海外没有的毛病进国内了都有,部分配置、用料偷工减料缩水。现在价格战很多车型比国外便宜,进一步恶化了这种情况。但是就是在这种现状下,广汽丰田、本田对零部件供应商的标准绝大部分时候还是高于国内厂商的。矮子中间拔将军。
@chicharito 有没有想过在世界范围内走电车路线可能不是主流这种情况呢?
说实话,我至今没有想明白本田当年是怎么在中国活火起来的,他家的产品,完全没有任何特色。
论皮实耐用,比不过丰田,现代。
论驾驶感不如大众通用。
论性价比,不如国产和起亚。
论省油,跟大众的DSG黄金组合比起来完全不够看。
轮高级感......算了吧,日系都别谈那个。
所以,他现在完蛋了我不稀奇,但是他当年怎么火的?我还是想不通。
@cartoon_author
以前确实卖的好,相比刚起步的国产车,保养便宜,配件多,毛病少,表哥07 08年买的CRV还要加价提车
@rivercityoreo 定价15起,还是会有人买,25.99打扰了
价格上面过于自信
@cartoon_author 哪样都不行,但是哪样都能排上号。
过早客微信公众号:guozaoke • 过早客新浪微博:@过早客 • 广告投放合作微信:fullygroup50 鄂ICP备2021016276号-2 •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