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的,早已经不是房地产的黄金时代了,纯投资现在绝大多数地方买房涨幅能覆盖你的资金成本已经烧高香了。
任何地方的房价,都是现有配套,和公开的未来规划信息的总和,今年光谷中心城没有什么预期之外的重磅利好,只是原有规划在逐步兑现而已。随着规划落地,风险下降,涨价是正常的,但是暴涨是做梦。
不可能的,早已经不是房地产的黄金时代了,纯投资现在绝大多数地方买房涨幅能覆盖你的资金成本已经烧高香了。
任何地方的房价,都是现有配套,和公开的未来规划信息的总和,今年光谷中心城没有什么预期之外的重磅利好,只是原有规划在逐步兑现而已。随着规划落地,风险下降,涨价是正常的,但是暴涨是做梦。
@weiliu1463 那倒还可以,毕竟十里春风的高层精装修1.8,按公摊20%算套内单价也2.25了,基本上差不多。
其实蛮好选的,看你觉得同单价下是开发商的精装修更值一点还是露台加上高层和洋房之间的差价更值一点。
十里春风我记得户型好像和云玺云境不一样,面积小一点?那位置这个单价有点贵啊,没其他折扣么?
+1,我更惨,社交圈子也小,认识的妹子一只手数的过来,完全没动力找女朋友。
@astantk 认同你的论述,但是结论有待商榷。
如果还建户往往都在城区有商品房,还建房环境普遍很差,那么很自然可以得出结论还建房业主自住肯定住商品房,还建房用来出租。
一个普遍公认环境不太好,没有靠谱的物业管理,以流动性强租户为主的社区,结果如何还用说么?藏龙岛梁山头社区和佛祖岭社区那块的还建房,环境和周边商品房一比真是肉眼可见的差距,而且梁山头社区好像还是全武汉警情最多的社区之一。
@coast1986 车轱辘话哪儿都有,不信去看看汉弗莱爵士怎么说话的。
@leetom 最早看云境不看云玺的原因是因为云境上班更近些,不过后来仔细看了交通规划以后发现这两年武黄高速收费站东移改成高新三路之后,从光谷六路规划的时候全互通立交可以很方便的上高架,两边开车上班单程可能也就差五分钟以内。
再者云境南面那块地还没出让,有点担心叠拼南边建高层挡采光,现在好像还真挡了一点。
还有就是云境西面的商服地块很可能要等到13号线一起落地了,等待时间比较长。总的来说,我觉得光谷三路的几个盘里,中粮边上那个污水处理厂如果能很快迁走的话,他家位置是最好的,户型面宽也大,就是相对会贵一点,不知道还在没在卖。
@leetom 去年买的碧桂园云玺。
藏龙岛房价确实便宜,二手房成交量很高,我觉得这边像绿城兰园这种户型不太大的非常合适,单价总价都低,环境好小区容积率低还是毛坯,基本上是能以最小成本在武汉上车一套房,住个几年也很容易出手。但是叠拼和联排的定位一般不会是过度或者投资,所以肯定更看重长期自住,何况现在新房都是期房,算上交房和装修至少到2022年了,那时候别的不说,大悦城、新月溪公园、光谷五路的地下空间这些完工肯定没什么问题,再过两年19号线基本上也能通,自住肯定没问题,升值就要看其它项目落实的怎么样了。
我在藏龙岛上班,现在在藏龙岛租房,买了光谷东的叠拼,花山不清楚,藏龙岛的二手叠拼和联排都看过,讲讲我为什么不买藏龙岛。
首先是区位,你觉得藏龙岛最大的问题是啥?没医院?没学校?没商业?都不是,最难受的是交通,你要是住银河湾那边还稍微强一点,住栗庙路早高峰能把人恶心死,天气好我宁愿骑自行车通勤都不想开车。这边最大的优点是环境挺好,其它就没了。
具体到楼盘,藏龙岛银河湾那边一片的叠拼和联排楼龄都很老了,小区物业也不行,靠近湖东路那一侧夏天暴雨会淹水,至少今年淹了,总之我看了之后就解毒了。栗庙路这边纳帕溪谷口碑最好,品质最高,卖的最贵,但是是那种远离烟火的纯别墅盘,喜欢的人很喜欢,我反正没那么讲究。相对而言这边生活最方便的是阳光100这里,房子的品质和小区环境倒是不如隔壁保利,总体来说这个区域只适合养老。
小区附近的公桩充电方不方便得看平时充的人多不多,你正常下班之后去转一圈看一下比问网友靠谱。只论距离的话一两公里没什么不方便的,你一天往返开40多公里可能一周也就充一次,不过你得看看有桩的地方停车费会不会比自家小区贵很多。
另外友情提示,公桩电费一般不便宜,同时电动车充到电池里的电量和电表上的电量之间是有损耗的,一般得打个九折,有些能耗高的大块头(唐、蔚来、理想这种)你用公桩充电每公里可能没你想象中的便宜。
cvt也不可靠啊,丰田本田的还好,日产cvt破事出的还少么?要么AT,要么湿式双离合。
再说为啥要大众,帕萨特的假人撞的不够惨么?省心就丰田,省钱国产他不香么?
这边算是刚需的不能再刚需的区域,最大的优点是便宜,除此以外小区环境不错,绿城口碑不错,前几期户型好像也还可以,还是毛坯,其它你能想到的和区位相关的任何要素都是缺点。
要是在边上上班倒还好,这边环境是真的不错,毕竟价格够便宜其它硬伤再多也可以无视。但如果不是的话,自驾早高峰不管哪个方向都能堵到你怀疑人生,公交就更别提了。而且这边再过几十年都不会有地铁,交通完全看不到改善的希望,商业医疗教育更是完全不要指望。
退学有点过了吧,和对方家长沟通沟通道个歉?
说到底小孩打架这不很正常么,我小学的时候和人打架差点被咬掉一块肉,还去打了狂犬疫苗,我父母也没觉得有什么。反过来我把别人打的比这更惨的时候也不少,回家该打挨打,从来没听说过哪家小孩打架闹退学的。
欧美疫情更惨,涨的更狠,不管是证券还是不动产 超发的货币总得有地方去。
亲子公园是啥意思啊?儿童公园么?
我们这儿还有酷睿2双核的电脑装着xp系统,习惯了也就那样。
@wenjunerty 我在群里呀,而且应该就是老哥你上次拉进去的,哈哈。
有时候懒得和别人争,毕竟大家都是真金白银做了自己的选择,说起来勉强也算得上邻居,虽然肯定不免自带立场,不过我自认还算事实求是,不吹不黑,云玺有哪些问题我该说的也一样不会避讳,昨天看到有些话也不想反驳,但是说实话有些言论真的有点好笑了。
楼主是要买这一期,如果说去年那期瑞安和云玺区位差的不过,这期随便谁从11号线地铁口分别走一次就不可能会觉得差不多,哪边离商业进也一目了然。瑞安牌子大,精装质量应该不错,小区环境很好这些都没问题,但是他位置就是比较偏,这一期基本上不如朗诗,而且后期光谷六路规划的有全互通高架也对瑞安这期有点影响。
云玺别的不论,说洋房卖别墅价的麻烦算下价格,社区里应该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我不信真不知道单价要除以得房率这么简单的事情。哪怕你不考虑花园地下室,云玺套内算上客厅挑空减去楼梯间实打实有多少面积,周边楼盘去掉公摊什么价自己算算不难吧。而且你真买别墅也就算了,高层嫌弃院子没有隐私,中叠没天没地,上叠露台被人俯视,真不觉得有点太那啥么,特别是瑞安一期那样的阳台。
至于说云玺卖了几年的,中心城哪来的卖了几年的楼盘呀?云玺叠拼一直在卖是因为每隔一两个月开一栋,我为了抢一套采光好的边户从12栋抢到8栋最后找了人才买到11栋的和谁说理去。而且云玺本来就从来没按备案价卖过,一直都是折后价,只不过周边涨备案价他减少折扣而已。
总之,如果说瑞安最大的优势是瑞安本身的话,云玺叠拼最大的优势反而恰恰是在中心城同类产品里面性价比比较高。
@OCT_Group 论打造商圈碧桂园肯定是弟弟,我说的是那种社区的那种小型商超便利店,而且说起来瑞安离自己家的商业反而比云玺远一点。
地铁的话13号线还早,反倒是后期自驾上环线应该是瑞安方便一点。两个盘毕竟挨着,尤其是上一期一街之隔没什么区别,但至少这期云玺位置整体略强于瑞安应该是没有争议的。
然后碧桂园的口碑稀烂和瑞安云泥之别没啥好说,但是叠拼毕竟是毛坯,一方面不用担心装修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自己装成自己喜欢的风格。中叠的话边户送的院子还是面积很可观的,中间户就基本忽略不计了,送的地下室也还是挺实用的。一个单元户数少一点,有个自己的小院子有啥意义上半年在家关着都时候应该都有体会。瑞安的优势则在于小区整体环境更好,圈层更高端。
其实说了一圈回来主要还是大平层和复式的选择,这个真的完全看个人需求了。
其实算上后期装修云玺中叠总的花费确实会比瑞安180高不少,说瑞安性价比高我完全认同,不过哪怕不讲什么叠拼不叠拼,就把云玺当做洋房,我觉得卖的单价比周边高层贵一点也正常。
@OCT_Group 复式之间不同设计区别很大的,云玺二楼只有卧室书房,不存在不停上下楼梯,像我家以前客厅在一楼,餐厅厨房阳台在二楼,那才是比较难受。
瑞安这期户型我没看过,要是说的这几样都改进了倒是还挺好的。但是13号线还早,这轮没进增补那最快也得七八年以后建成了。区位这方面,云玺二期步行到11号线大概6分钟,瑞安这一期大概15分钟,其实差蛮多了。让不知道你看过过没有,光谷六路这边瑞安和碧桂园的大片商业主要不是零售商业,瑞安和云玺都是没有底商的,平常到社区便利店买点饮料生鲜什么的要去云玺公寓的底商,这方面瑞安上期倒还好,这期其实日常生活就有点不方便了。
作为校友以及唐dm车主,我买了云玺中叠,几个原因:
首先云玺位置肯定比瑞安要稍微强一点,特别是如果说一期在神墩三路以南可能还不明显,你现在买二期在神墩三路以北比起瑞安是有明显优势的。
其次瑞安180户型不太满意,阳台太小,那个莫名其妙的中西厨设计纯属浪费面积,完全不符合一般国人的生活习惯。
最后开发商精装修装的再好再良心,我还是更喜欢毛坯自己装。
其实说到底这俩就是典型的大平层和复式之间的选择,我自己因为从小家里就是复式,所以还蛮习惯的,不过复式确实有时候会懒得上下楼,整体也没有大平层的开阔感。但反过来说也只有复式才可能真正做到动静分区,上下楼相对独立,尤其假如你有父母偶而过来短住的想法的话,一楼集中了客厅餐厅厨房卫生间再带一个南向老人房简直完美,互不打扰。
不过老实说实云玺户型其实也还是有点毛病的,两个暗卫就不说了,那个楼梯也有点窄,看你在不在意。
别人转不转我管不了也劝不动,反正我转了。
以前所谓的固定利率就是浮动的,反而你现在不转LPR,把利率按现时点定死才是新玩意儿。
我只能说正常来看,未来利率是大概率会下降,但是楼上有些老哥总有刁民想害朕的思维是真的无解,大家也别笑美国红脖子不戴口罩不隔离了,各有各的国情在此。
亮点难道不是长江新区么?看来终于要批复了?
肯定英语,论实用性日语和英语之间至少差了两个档次,比西班牙语都差的远。
而且其实你试过就知道,很多小语种用谷歌翻译成英语都能看懂,尤其欧洲语言机翻的挺通顺的。我还算自学过一点日语,现在上日网都习惯直接机翻成英语看。
@zqr_134314 看你在意什么呀,对驾驶感受有需求才买电车,否则纯不推荐,省不了钱。
有桩的话,即便是为了品牌我觉得特斯拉model3也可以例外,毕竟逼格不输bba,动力操控有优势,使用成本也更低,不过这个所谓性价比只是在豪华品牌里去比。
@zuoluo032 多的是人从不长途自驾的,我家上一台车十二年了还没开出过湖北省,超过三百公里高铁飞机他不香么?又快又省事又安全,想自驾游到了当地再租车就是。
@kellenhe 东风也是纯电的,就不可能有人拿插电混动跑滴滴,纯属和自己过不去,纯电跑不了多远,烧油又不省油。
滴滴要么直接两田混动不上绿牌,要么直接纯电。
完全可以,我现在开的是插电混动的唐,以后再要买车很可能就换纯电了。
首先纠正一个普遍误区,就是电动车电池衰减厉害,换电池成本高。这个印象可能来自于以前国内新能源市场各种阿猫阿狗骗补贴野蛮生长的年代,但是这年头买个正常厂家的车几乎都不用担心这个。BYD的车友群里各种毛病都见人吐槽过,避震漏油、转向异响什么的,唯独没听说过谁电池衰减严重还不给换的。现在街上这么多绿牌滴滴,你随便问下开东风新能源的师傅,人家一年将近十万公里,都没有感到什么衰减,而且普遍觉得电车保养容易的多,二汽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甚至算不上头部企业。
不过如果你买电车是为了省油钱,那么完全不建议买,电动车普遍比燃油车贵一节,完全不可能省钱。电驱动应当看作和大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类似的选装配置,带来脱胎换骨的驾驶体验,免去了发动机的噪音,同时兼具了省油的特性而已。
举个例子,很多人经常拿燃油唐和混动唐对比,哪怕考虑新能源免购置税,后者也比前者贵了8万,就此得出电车完全不值的结论。但是你看看同样七座中型SUV,当年2.0t的汉兰达和3.5的什么差价,2.0t的锐界和2.7t的又是什么差价。
不过其实很多人买车嘴上说看三大件,实际上都是看车壳和车标。电车和油车的整个动力总成是截然不同的东西,没道理只盯着差价和省不省得了油钱。
@Snackers 难道不是喜欢驾驶才买电车么?燃油车永远不可能有电车的平顺,本田immd也只能做到接近而已。毛豆3操控动力都强过34c,byd更是同价位动力天下无敌。
开过的都知道,电动车刚开一时爽,一直开一直爽。
价格差不多根本不用选,肯定电梯房,没电梯的叠拼上叠我都觉得鸡肋,不理解楼梯房和电梯房有什么可纠结的。
不要感情戏,首先就能排除绝大多数经典的日韩剧,比如楼上有人提到的请回答1988。
完全没有感情戏的我只想起来各种情景喜剧,比如yes,(prime)minister,绝对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剧legal high差一两个档次,但也非常经典。
如果只是爱情戏少,那选择范围就非常广了,推荐大明王朝1566(历史),巴比伦柏林(悬疑),白色巨塔(医疗剧)。
@zuoluo032 小区有桩就可以了,插上就走,充电的时候人又不会在边上守着。不过最好还是有自己的桩,外面的桩比起家用电最少贵一倍。
唐dm车主,体验良好,纯电模式下又安静又平顺,停车开空调休息既不用担心一氧化碳也不用心疼油费,没有野炊的爱好所以暂时还没用上车载220v供电。
不过目前还在住房没有自己的桩,买的光谷东的房子明年才交房,外面桩一块五一度电用车成本优势没那么明显,不过肯定还是比这个尺寸的燃油车省的多就是了。而且现在油价太便宜了,龙阳大道那边的道达尔92号每升不到5块,我现在经常开混动sport模式跑,动力爽多了。
后来觉得自己反正不怎么跑长途,下次买车估计换个纯电的,基本不用维护保养,省心一点,插混车发动机变速箱还是太累赘了。
不是,周末出行多开二三十分钟车能要你命?再说平时一般人也就在公司和家附近活动,谁特么没事到处跑,我父母亲戚都在汉口,我也没觉得过去一趟有多不方便。
过早客微信公众号:guozaoke • 过早客新浪微博:@过早客 • 广告投放合作微信:fullygroup50 鄂ICP备2021016276号-2 •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