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汽车有一个轮胎漏气该怎么处理? |
其它厂商的汽车很少有这种现象吧,当年卖手机也是一炮而红,有人研究过原因吗?
我觉得外观和 SKU 占最重要的因素,这两点正确了,别的比如营销 定位 情绪价值都是怎么打怎么顺。
拿 SKU 来说,YU7 一共三个配置,最低配是最大的 835km 的 CLTC + 96 度电池,别家没有这么干的,这一点真的很打动人
反观小鹏 G9 ,当年刚上市的 SKU 六个型号,三个选配,高中低续航+智驾+舒适+选配,让人根本不想选。30w 起步到 45w 横跨好几档。直接被骂到第二天改 SKU。
然后今年小鹏 G9 2025 学乖了只有三款 SKU。但最低配 24.88 万续航 625km。
而且小鹏还是主打性价比 科技化的品牌,其他家的 SKU 不合理的更多
@tianqiliangle 说这些的估计刚进入社会……好像小米汽车是全宇宙最厉害的车一样,他们不懂很多车都是刚出来的时候热门一阵,过几年就没人气了
雷军和小米公司的能力占1/3
北京的全力托举占2/3
这个你把小米公司最近三年遇到的重大危机摆出来,再研究下北京为化解这些危机所做出的努力就能看出来,小米成功的关键因素就是北京的托举。
而北京为什么选择了托举小米,而不是理想,北汽,这就是雷军和小米的能力和魅力
@Makarios
思域之类之前确实是新款发售头一年或者半年需要加价。
阿尔法和雷克萨斯可不是刚出来的时候火。是一直需要加价购买,如果说这个车确实需求量很大,那为什么丰田那么多年都不增加产量?
而小米的工厂投产才一年半,我相信到2027年北京+武汉共三个工厂投产后就不会是现在这种超长等待期的现象。
小米SU7发布也才刚满一年多,我估计明年就不需要等待了,下单后一个月左右提车(参考特斯拉),后年估计可以做到现车购买
@tianqiliangle 阿尔法不是生产的问题,是进口量被控制了,别人故意控制进口量让你加价的
@ggxiaobai 你们理解错了
@cartoon_author 北京选择托举他不用自己掏腰包,北京现金王你以为白叫的,雷总自己就在那说不差钱
过早客微信公众号:guozaoke • 过早客新浪微博:@过早客 • 广告投放合作微信:fullygroup50 鄂ICP备2021016276号-2 •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