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早客
  • 首页
  • 节点
  • 成员
  • 广告投放
  • 登录
  • 注册

5G前途,个人不看好

IT技术 • mike1 • 发表于 5 年前 • 最后回复来自 JeremyX • 5 年前

5G技术特点大家都清楚,目前最成熟网络是4G,中国有500万4G基站,欧美都在搞WIFI6,欧美强国地广人稀,大规模建5G不现实。5G基站覆盖只有300米,而且穿透力很差。如果5G要达到目前4G的覆盖,基站规模要最少达到500万x5=2500万个基站。就算我们中国体制优势,集中建基站,但是紧紧带宽提高了一点,成本怎么回收,目前想到的就是无人驾驶领域,靠这个领域回收成本,是无法回收成本的。最近美国再搞星链。但纵观全球历史,并不是只有SpaceX有这个大胆的想法,90年代,发射卫星去地球静止轨道,然后通过卫星建立互联网连接的想法非常流行,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前达到顶峰,Teledesic、铱星和Globalstar这三家公司将数百亿美元投入其中。但因为火箭发射和卫星制造都非常昂贵,并且当时市场的互联网需求并不大,所以都走上了失败的道路。

而到了5G蓬勃发展的2020年,除了SpaceX之外,美国OneWeb、贝索斯的亚马逊与蓝色起源,以及加拿大卫星公司Telesat都在计划着自己的星链系统,而各个产业巨头也在背后深度布局。结论是玩5G的企业会在未来3-5年消失。特别是那些在5G上投入巨大企业。武汉已经提前布局6G,商业航天卫星。虽然本人也是搞4G,5G通信的

加入收藏 新浪微博 分享到微信 ❤赞 5955 次点击 0 人赞 5 人收藏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共收到57条回复
xiaonichen 5 年前 #1 赞 3

是的。。去年初就有懂行的领导说美国为什么不研究5G,不是因为他们没技术,而是5G基站数量要求多,美国地大人稀不现实,而中国做5G有天生优势,4G基站可以直接改5G基站,而且成本比星链低很多很多,所以在一些其他不具备发射星链能力的国家咱们的5G因为价廉也很首欢迎。而欧美早就直接研究6G了。星链组网。。。很多国内的都是被带了节奏。现在明显为了5G降4G的速度,,一部分4G基站升级成5G基站了。不过去年新闻发布会也说了中国已经开始研究下一代星链组网了,5G顶多就是一个过渡。

Aoo 5 年前 #2 赞 2

有的农村3g信号都没有, 5G的基站肯定覆盖人口密集的地方, 并不是所有的地方

VerusLoo 5 年前 #3 赞 0

对标"星链计划",我们也有一个"虹云工程",不知道现在进展咋样了.

hotheart 5 年前 #4 赞 5

5G如果不行,也是自身原因,在可见的市场范围内,starlink对5G是没有竞争关系的,甚至说星链对于2G、3G、4G都不存在竞争关系,他能抢的是海事卫星、铱星、北斗短报文的市场,而这个市场,目前看是养活不了那么多星链系统的
因为物理定律在哪儿:
1:基站的距离越远、衰减越厉害,相同功率的信噪比越小,能传输的带宽就越低,而且衰减是跟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也就是说,同样的发射功率,200公里高度的卫星,接收到的信号强度是200米距离的基站的百万分之一,这要么加大发射功率,要么改造接收机的天线提高其灵敏度,这两点都是有很多困难的,我是不相信starlink说的可以靠披萨饼盒子那么大的天线做到手机天线的接收效果,几米直径的抛物面天线还差不多。
2:SpaceX能做到可回收,将大大降低其成本,但是这是基于火箭的高昂发射成本来说的,对于同功率的地面基站其建设成本可能相对于卫星来说是九牛一毛,把基站运到山上,可能只需要拖拉机+骡马+人工就行了,消耗的能量是柴油+草+粮食,把基站运到楼顶消耗的是电力,一吨的安装成本可能是几千人民币;但是把火箭发射到天上,消耗的是精制的燃料(煤油、偏二甲肼)以及更多的液氧,一公斤的载荷的发射成本可能是几万美元,两者的成本相差太远
3:运行成本,传统基站可以接220V市电,偏远地区基站可以接风光互补或者油机,1度点的成本就几块钱,卫星上电力是太阳能,但是太阳能电池板同样要靠火箭送上去,发射成本摊铺下来,可以说远远高于地面市电。
综上,卫星通信是不必和地面基站竞争终端接入的,他能做的是补盲,海岛、山区、极地等地区的接入服务

xiaonichen 5 年前 #5 赞 0

@hotheart 你对星链计划还是不太了解,这个卫星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一次只能发射一颗两颗的卫星,可以一次打上去几十上百颗的专业小卫星。。你可以搜索一下。知乎上也有讨论。SpaceX 早在18年初最初两颗试验卫星的测试结果,设计下行1440Mbps,实际上在飞行的C-12运输机上测到了610Mbps,这是前所未有的速度,超越新一代铱星对地服务两个数量级。而星链计划是要部署4.2万颗卫星组链,你还觉得跟以往的海事卫星一样么?而且也有算账,成本不比新组5G高。就在今年2020年的4月22日下午12:30,猎鹰9号火箭从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基地发射。这次它将第七批的60颗卫星送上了太空。

hotheart 5 年前 #6 赞 0

@xiaonichen 卫星小意味着天线不能做大,接收灵敏度上不来,也意味着太阳能电池板不能做大,发射功率也上不来,总而言之,带宽上不来
根据规模效应的常识,一颗一千公斤的卫星,提供的带宽应该大于十颗一百公交重的卫星,所以小卫星未必有优势

stargazer 5 年前 #7 赞 0

星链的最大问题解决不了设备的小型化
5g虽然是过渡,但却也不是为了无人驾驶这个巨坑而诞生的
人群密集区用5g或者6g没什么问题,偏远地区4g足够支撑

xiaonichen 5 年前 #8 赞 0

@hotheart 这就是为什么他要那么多卫星组链了。。在这方面或许你是专家,我也只是看这方面的专家都在赞这个星链,商业价值巨大,并且优势就是点对点通信,跟wifi一样低延时高速率。当然也有可能他们是胡扯。这个东西等等就能看到国外的反馈了,貌似星链计划是2020年中段铺设完成。

hotheart 5 年前 #9 赞 1

@xiaonichen 不敢不敢,互相学习。这个星链是个好东西,但其优势不能无限延伸,降维打击不是随便说说就能用的

whuyx 5 年前 #10 赞 4

强行上5G国家要被华为带坑里去。

hotheart 5 年前 #11 赞 3

美国在5G上出现了几个问题,
短期问题是sub6G频谱被占用,只得押宝毫米波,这个发展成熟还早,其他国家又不想停下来等美国腾出频谱,先在sub6G上发牌了
中期问题是制造业空心化,有专利也做不出来
长期问题是国土空间布局,中产阶级居住在大农村,穷人住市中心,给大农村建任何基础设施,户均人均的成本都太贵,不仅仅是电信基站,供水供电供暖快递都是如此,而市中心的穷人区人口密集却缺乏消费能力,这和中国完全不同。任正非曾经说过,美国大农村最适合的传输技术是微波,华为的微波技术和专利是世界最多的,可惜因为政治原因美国无法采用,搞卫星通信做传输也是无奈之举

hotheart 5 年前 #12 赞 0

@whuyx 我也这么觉得

hotheart 5 年前 #13 赞 0

@ruidebaba 典型的就是tdscdna了

pzb1988 5 年前 #14 赞 1

@hotheart 搞卫星通信也成了无奈之举了,他们也有爱立信,诺基亚,三星可以用啊!?这是他们自己选择的路吧,搞得像哪个拿刀子逼他了似的。TD还是有一定的价值的,起码一定程度上扶持了国产,因为CDMA专利基本被美国人占完了,这才是无奈之举,高通的专利费香啊。再说到华为,你们难道是中兴的,我觉得只要是国产的,起码钱都到国内手里了,造成了子弹也是保护大家的,不香么?就算华为带节奏,反问您这位专家,你说5G 6G中国该怎么搞

pzb1988 5 年前 #15 赞 0

@xfcoms 我早就想说了,这就是一间谍卫星链,不信坐等挖坟

ericsbear 5 年前 #16 赞 0

5G最大问题是你需要随时随地1Gbps的带宽吗?有人说,手机不是5g的流量爆点?那是什么?普通人会买单吗?

xgq910223 5 年前 #17 赞 0

凡是美国反对的,我们要做的更好。

knightdf 5 年前 #18 赞 1

你敢不看好5G,小心海军喷你

silencer 5 年前 #19 赞 0

美国没理由做得比中国人差啊,所以中国人领先,那必然是美国有更好的~~~

silencer 5 年前 #20 赞 0

@knightdf 看好5G,就是海军,成了

biubiubiu1 5 年前 #21 赞 1

@silencer 老哥你的逻辑搞错了。看好5g的不一定会喷,但是海军一定会喷。

lotus_wh 5 年前 #22 赞 0

5G的一般应用严重缺乏需求场景,而5G的一些工业应用,如物联网,自动驾驶,全息成像等应用还不知道后市如何,5G基站的投入也很巨大,功耗又高,维护成本高,后期盈利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hotheart 5 年前 #23 赞 5

@pzb1988 我曾经是华为海思的,算是拿过遣散费的海军吧,Td商业运营上是失败的,这点不用怀疑吧,那时候技术力量不强,搞个新标准对抗CDMA和WCDMA可以,但大面积铺开就不应该了,幸亏中国移动还算理智,损失不大
我毕业后做的是嵌入式,不算通信行业的专家,5G、6G怎么搞我不知道,但选卫星通信不是中国该走的路
5G我现在持谨慎态度,需求看的不是太懂,但我主张对新生事物还是宽容些,科技领域预测太苛刻了容易被打脸。但星链我可以在香农祖师爷面前表态:可以拿下一城一域,但是“成不了什么大气候”

Super_IP 5 年前 #24 赞 4

射频微波领域,说说看法。
1. 5G分两种。 sub-6GHz以及毫米波。楼主说的无疑是后者,因为你提到300米一个基站。这个选择目前只有美国是这样的,他们从毫米波搞起,困难重重,hard模式。但除美国以外其他国家都先选择sub-6G. 因为频率低,所以覆盖能力和目前接近,但频率还是略高频偏了,所以发射功率不变的话,要提高发射功率或者接收灵敏度。
个人比较看好5G: 回顾历史,每次技术换代都有反对者,最后都被现实打脸。5G的前景非常非常好,但应用场景会滞后很多年。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没有4G,抖音快手没法火。5G一定会促进新的互联网创新和机遇。用固有思维去看待科技创新,世界永远停留在老样子。
2. wifi6/wifi6e/wifi7 毫无疑问,会大规模普及并且可能在一定范围和5G小规模互相占领对方市场。出现一个wifi全覆盖城市是非常可能得。
3. 卫星通信,成本目前肯定还是一大考虑,虽然一箭100星看上可行,但还是有发射失败的风险。设计寿命也很重要,意味着重新发射。后期维护成本也很高。遇到云层或雨天,信号被阻挡或者雨衰都有可能。更为重要的是,手持段发射功率会是目前起码3-4倍,发热会严重,电池待机问题更大。
当然这些是问题,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历史上证明一直的失败,除了GPS.起码对飞机上网是个最佳选择。
星链我国无疑国家主导,军事目的更为明显。类似如天通。

hustisaiah 5 年前 #25 赞 0

@hotheart 看了整个楼,只有你一个人是专业的,其他信不信5G或者星链都是知乎上的耳食之学。

毕竟这是个程序员为主的论坛,要么学的是软件,要么其他专业改码农,真正学通信的少。只有你一个人提到香农祖师爷的约束。

C=W log2(1+S/N)

没有功率谈什么带宽.......

jx33 5 年前 #26 赞 0

就算5G不怎么好,还是要抢占话语权。明白不。

就好比一些汽车 可以成本价卖。但4S店赚的是后期保养费用。5G也是如此。以后买了5G设备的国家 可以升级到6G。或是已经离不开这个厂家。

liaoss 5 年前 #27 赞 0

星链代替的是骨干网络,地面应该还是要基站或者锅的。在人烟稀少的地方有优势,和目前通信互补。

hotheart 5 年前 #28 赞 0

@liaoss 骨干网在现网中看起来很核心,但实际上市场盘子并不大,应该养活不了那么多的卫星,在我国,骨干网领域的竞争对手可是大名鼎鼎的光纤,我估计星链蹦跶不出个所以然,在海外竞争对手估计是地面微波站,这还有得一比
可那就跟5G没啥关系了

hotheart 5 年前 #29 赞 0

@hustisaiah 不敢不敢,我也是码农,不过是EE系列的嵌入式码农,不是CS系列的码农
祖师爷赏饭之恩,不能忘呀

rocklee 5 年前 #30 赞 0

@hotheart 不明觉厉!不论如何,5G算是已经在中国铺开了,希望开个好头,毕竟我还买了5GETF。

hotheart 5 年前 #31 赞 0

@qinhongeve 发射功率要求是距离的平方,所以基站距离越短,发射功率要求越低,近距离基站是个好事,现在的微基站皮基站功率应该和WIFI路由器差不多
当然进家入户还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家里都有免费的WIFI嘛

hotheart 5 年前 #32 赞 0

说起美国大农村我不知道,我们家乡山大人稀我可是知道的,有个独居老太太住的特别偏远,电力公司要给她一户送电,架了十几档线几公里花了大几万,然后每个月供电员骑半个小时摩托车上门收电费,老太太不看电视睡得早,电费只有几块钱
基础建设要讲个规模效应,33层的高楼搞基建是最便宜了的

tmweiwei2 5 年前 #33 赞 0

没需求,4G降速就有了啊,高铁没需求?动车降速就可以了啊。新能源车没需求?国标报废燃油车就可以了啊。

silencer 5 年前 #34 赞 0

@qinhongeve sub6G覆盖低,可中国也没推广这个波段啊,广电的700M波段了解吗?一个基站能覆盖几十公里!
热点小区使用高频段提升网速,农村使用低频段提升覆盖率,为啥非要用美国不成熟的微波段来硬套在中国上呢

silencer 5 年前 #35 赞 0

@Super_IP 你这有理有据没人会搭理你的,这些半吊子程序员非得在通信领域大放阙词,笑笑就行了

pzb1988 5 年前 #36 赞 0

@silencer 也不能这样说,有理有据的讨论技术问题,不要玩人身攻击就可以了。

mike1 楼主 5 年前 #37 赞 0

以京广线以西的中国广袤西部人口更少,地盘足够大,也没法建设5G,欧美国家都算是地广人稀了,目前看到的只有中国在搞5G,国外没那么热,这会不会又是一个天坑。卫星是可以回收利用的,这个基站是没法回收利用的。类似北斗,GPS一样,

mike1 楼主 5 年前 #38 赞 0

完全从投资回报上讲,

hotheart 5 年前 #39 赞 0

@mike1 卫星咋可以回收利用了?把他稳稳当当的运下来好像只有美国以前的航天飞机能做到,花的代价比放上去还贵吧,

hotheart 5 年前 #40 赞 1

@mike1 我能告诉你基站其实是可以回收利用的,最起码,供电系统(市电、油机、风光互补)以及铁塔,是可以利用原有2G/3G/4G设备的,你的结论是反的

hotheart 5 年前 #41 赞 4

4G是普通餐馆,咱们普通人目前刚好能消费,5G是大馆子,咱们普通人现在还消费不起,只能等着他降价。星链是压缩饼干,搞户外探险的时候可以带着吃,想天天当饭吃,既吃不好,也吃不起

pzb1988 5 年前 #42 赞 1

@hotheart我也是领过遣散费的华为海军啊,不过是消费者云的,大家看到的华为旗舰海外发布会在国内的直播都是咱做的,其实就有很多方案,固定网络专线,5G,卫星通信,论坛里就需要你这样讲事实摆道理的,道理是越讲越明,歪理和地域人身攻击在论坛里是站不住脚的

silencer 5 年前 #43 赞 2

@mike1 笑死了,卫星可以回收利用的
“欧美国家都算是地广人稀了”这话显得你很睿智啊,美国还算是地广人稀,欧洲能跟地广人稀扯上边吗
“目前看到的只有中国在搞5G”,爱立信都91个5G商用订单了
你的话感觉像是反智言论,槽点太多,竟然也是做4G5G相关的?已屏蔽

gccg12000 5 年前 #44 赞 0

4g降速降成3g速度你怕不怕,把4g基站都推倒你怕不怕

ericsbear 5 年前 #45 赞 0

@gccg12000 这个倒是不怕,手机肯定买5G的,不买也没有关系,只要运营商的资费不涨就没有关系,按照5G的说法,应该会有98元包200GB的流量吧,我感觉是用不过的~~~ 我现在20GB的流量基本就用不完,因为有WiFi的存在;

yaoyaozhou 5 年前 #46 赞 0

个人觉得WIFI,4G,5G,包括未来的卫星互联网是竞争+互补的关系。终端如果支持全部以上技术那当然最好,可以做到真正的全球通。但是你的终端在某个时刻只能用一种网络接入互联网。某地哪种接入服务最优(网速+信号质量+价格)就用哪种。就像我们在自己家基本不会用运营商的网络看电视吧,在户外也很难找到安全稳定的wifi,大山里可能4G网都没有。5G即使覆盖到农村也不会有用户,它的价格决定了用户群。

hotheart 5 年前 #47 赞 0

@yaoyaozhou 其他你说的我认可,但是卫星通信用在民用,我是不看好的。短距的基站/路由器,普通的手机接收肯定没有问题,卫星那么远,普通手机是没法子接入,因为要比较大的天线提高接收增益,以及很高的功率提高发射强度,海事卫星电话因为是同步轨道,不需要跟踪天线时刻对准卫星,但那个天线也非常长,七八公分左右,现在也只能做到打电话发短信,普通手持机不能上网。星链的卫星时刻移动,接收机就需要一套机械或者数字式的扫描系统进行对准,这个系统目前看也是很难小型化、低功耗化的。

yaoyaozhou 5 年前 #48 赞 0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星链跟特斯拉汽车配合,每个特斯拉汽车就是一个地面基站,同时还可以配合自动驾驶信息传递。在特斯拉汽车上安装卫星收发器绝对没问题吧。说不定还能搞成共享基站,买了特斯拉,把自己的车载基站共享,可以获得补贴。最后形成良性的商业运营。

hotheart 5 年前 #49 赞 0

@yaoyaozhou 想法不错,像小米一样搞周边,典型的互联网思维。碰巧我是汽车和通信行业都干过六七年,这个方案实现难度不小,就提3条,1.车载电力成本比市电成本高很多,电池本身很贵,充放电次数有限。2,车子底盘低,车载基站部署覆盖范围有限。3,抛物面天线时刻对准卫星,这在军事领域是“动中通”的概念,看看国庆阅兵时野战通信车的块头吧

FynnJiang 5 年前 #50 赞 1

我倒是很看好5g,5g是万物互联的基础,未来的云计算大数据靠的就是海量的数据,如果万物互联真的实现,可以预见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智能方便

CWKcwk123 5 年前 #51 赞 0

蛮好啊

mike1 楼主 5 年前 #52 赞 2

就是感觉中国投资从来都不从市场角度考虑,都是纳税人的钱。就像珠港澳大桥,其政治意义远大于经济价值。1000多亿投资,铁定是亏本买卖,这样事只有我们中国人干。珠港澳加一起不到1000万人口,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下降。三地经济都在走下坡路。

hualushui 5 年前 #53 赞 3

国家政策、基建不是由市场经济决定的。
中国的国情和外国国情不一样。

不明白为什么要用外国经济标准来衡量中国,有意义吗?和国际接轨,也没见中国制度改变啊。

这个帖子有点匪夷所思有

最后甚至还带了一波节奏
港珠澳大桥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
接下来你是不是还要说,快进入老龄化社会了,中国不需要修这么多高铁、这么多高速

港珠澳大桥给需要群体提供交通便利,现在桥上人少,但是这是三个地方连接的一个很重要的纽带,一座桥拉近了地方人民之间的心理距离,以前你没法开车,现在你可以开车,你是不是觉得那个地方离你很近?以后你会去那里旅游、工作,公司会去那里办公。
距离一近,经济不就慢慢活跃了吗?

再回到政治意义,中国最讲团结,走民众路线。这难道不是中国人民大团结最好的见证吗?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
你要是打游戏,遇到这样一个地方,你不修桥,那你是不是傻?

真的疑惑,什么时候,悲观论还能说的这么清新脱俗了。

hualushui 5 年前 #54 赞 3

为什么会有这种降智贴出现
(-_-;)

serieslover 5 年前 #55 赞 0

@FynnJiang 所谓万物互联搞了很多年,产业也没怎么样。至于大数据,也就中国最红火,因为丝毫不保护个人隐私,再往下走可能反对的声音就要多了。

xiaohui3064 5 年前 #56 赞 0

5G是我们自己的 星链是美帝的 这就是最大的区别

JeremyX 5 年前 #57 赞 0

大家都散了吧,楼主发帖回帖确实反智。

请绑定手机号后,再发言,点击此处
Guozaoke.com—源自武汉的高端交流分享社区
相关主题
请教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的一个技术问题
Android手机推荐
搞了个AI 生图的网站,不需要登录,永久免费
[第二波送码]动动嘴皮,AI秒出图!2025最炸裂图标神器:免费生成+手机实时预览
有多少人知道华为在AI算力的基础建设上已经超越英伟达了?
我没房子的时候,每年赚的钱比不上房子每年涨的钱。等我咬牙买了,每年赚的钱,比不上房子每年亏的钱
开发了一个管理 Linux 服务器的桌面可视化管理工具,求蹂躏
社区里有没有对钢架自行车和钢架builder感兴趣的同志
社友们,车险异地投保有了解的吗
为什么手机没有把投影仪这个市场给兼并了呢?

过早客微信公众号:guozaoke • 过早客新浪微博:@过早客 • 广告投放合作微信:fullygroup50 鄂ICP备2021016276号-2 •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