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线下年审的吗 |
@smartduolaimi 你老了,你娃长大了,孙子孙女也出生了。等孙子孙女长大了,也没几年了,已经不再适应老家了,两地软硬件差距也不允许了。
从发展角度看,中国一定会有一个逆城市化的过程。目前的大片国土既不承载人口,也不承载经济,是资源的错配和浪费。
至于退路,真正的退路是整体社会保障,个人变现能力、经济、人脉等等方面的储蓄。农村的土地和宅基地是给底层人的生存社保,可能很难满足大部分中产阶级的需求。
不排除以最短的时间获得了资本积累,然后回归田园,种瓜点豆,含饴弄孙。
@riverclear 为啥一定要大规模逆城市化,再往后两百年城市化都未必能走完历史命运,有了资本积累为啥不做大做强,为啥要回农村种瓜点豆呢?
@riverclear 大概率农村土地会走向集约化规模化种植。要不然土地产出怎么提升?以后回老家也是不超过二分地自己种菜吃菜打发时间用,其他的跟城市里面一样,商店超市集市电商里面买。
@xiaoxianyu 同感。未来农村发展格局最好是走向全面国营农场的模式,少量人种大量地。各方面保障参照企业。
现在各地实行的土地流转、租赁,似乎正在尝试走这条路。
城市才是现代生活的最大基石
@xiaoxianyu 已经开始了吧,高标准农田的下一步就是大规模了,种植合作社..
@hhh1203 好像10年前就开始集体承包土地模式,一个村的土地一大半打包承包给别人,然后当地人进去打工种地,每天50-100那种。无产阶级越来越无产。
国家的策略就是拖,把农村的现在有承包经营权的人都拖死。等这些人都死了,他们的子女反正都通过读书,城市购房,子女教育把户口迁出了,已经不是农村户口,没有土地承包经营资格。最后土地就都是国家的了。
最后再成立一个新的央企农业种植公司,设各地市县分公司,然后就可以垄断全国粮食供应了。
我们这代人应该能看到中国人口从14亿降到8亿以下的过程。经济高速发展虽然结束了,但是人均资源变多了。到个体的收入应该总体还是缓慢上涨,到后面劳动力短缺,会出现大幅度上涨。局部的机会也会很多,比如医疗服务,机器人,殡葬业。
@beixue1037 首先,我说的是逆城市化,不是大规模逆城市化。其次,如果不是行政手段垄断了所有的资源在城市,正常的经济模式里面,乡下小镇也是可以诞生世界500强和大学这类机构的。一样的开高科技公司,开厂办学校,如果各种生产要素在乡镇更低,生活水平更高,没必要都开在陆家嘴。
@xiaoxianyu 乡下不一定都是发展种植业。纵观人类百年历史,很多世界500强,到今天为止,总部都还在乡下小镇上。比如大家熟悉的沃尔玛在美国阿肯色州本顿维尔,伯克希尔·哈撒韦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这些都是美国内陆不发达地区。微软的总部华盛顿州雷德蒙市,人口4万多人,临近西雅图。很多大学诞生的时候,都是标准的乡下,后来才发展成“大学城”。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才造成今天城乡发展不平衡,乡镇发展和生活水平落后等等一系列现状。而不是一定要这样。农村土地只能发展种植。
过早客微信公众号:guozaoke • 过早客新浪微博:@过早客 • 广告投放合作微信:fullygroup50 鄂ICP备2021016276号-2 •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