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没车真是处处难 |
两天的车展媒体日结束了,感触最深的就是:“合资品牌加速溃败,自主品牌引领全球”。
1、中国造车新势力爆火
这两天最火的就是聚集了理想、蔚来、问界、小鹏、极氪的6.1场馆,热度绝对的全场最佳!第一天我们几个人一起逛展拍摄硬是给挤丢了。新发布的蔚来ES6、小鹏G6、极氪X、问界M5智驾版、理想展台连续两天场场都爆满,这几款车无论工业设计、动力性能、内饰做工还是智能化都产品力极强。
2、合资品牌急了
聚集自主品牌新能源决赛圈的6.1馆,还吸引大众、丰田、奔驰、宝马总部高管来参观学习。大众总部甚至包下两架飞机,将集团及大众汽车品牌、奥迪、保时捷的董事会成员带到上海车展“睁眼看世界”,还要平行进口咱们的国产新能源车回去研究,宝马副总裁感叹:“中国市场出现的一个趋势是用户把车当living space,这是宝马要适应的”。而整个上海车展最惨淡的就是韩系和日系,很多时候工作人员比媒体还多,内饰简陋的丰田纯电车bZ3上的“夹手门把手”展出几小时就断了,沦为笑柄。
3、燃油时代结束,新能源势不可挡
2022年全球只有3家车企还有燃油车型研发,其他全部转型新能源,上个月国内燃油车市场同期暴跌10%,燃油车停产退市会比大家想象中来得更快,这次车展连丰田展台都只有2辆燃油车,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新能源普及势不可挡。
4、韩系日系最危险
“请勿购买杂牌电车”,电车在自主品牌的疯狂内卷下,日系三杰和BBA就是杂牌。目前合资没有一款新能源车的产品力可以和国产新势力对打。合资品牌溢价的护城河已经溃败,而且溃败的非常疾速和猛烈,这也是为啥他们组团来参观学习。以本田、日产为代表的传统油车销量在一季度出现30%以上下滑,马自达下滑66%,上海车展后为了清库存活下去,他们将掀起新一波降价潮,有些品牌甚至会退市。
5、中国引领变革,中美汽车产业冲击德日
时代变化太快,以前还很强势的BBA和日系,这一次都在不断走访参观学习,随处可见的德国人日本人在6.1展馆拍照、询问,也许他们也不理解,30年来构建的品牌溢价护城河为何如此迅速的瓦解,才几年的时间,怎么就被反超了呢?
这一年市场变化太快,德国人日本人都组团研究我们是如何造车的了。但这都是在上海车展上真实发生的故事,正如宝马在发布会上所说:“今日中国之动向,将引领明天世界之方向”。
@BusyFox
我们公司楼下车库经常看到一辆绿牌保时捷。
@tianqiliangle 你停个蓝牌特斯拉在他旁边。
@challenger 卡宴吧 其他的车太大了 开不惯
@longchitianxia 赶紧打败, 淘汰前, 论坛里我们这帮老头老太太能享受一波廉价油车。就像当年30来岁的老头们买功能机一样。
@XiaoXiaMI 后悔啥啊?把车比作女人的话,油车就是真女人,电车就是充气娃娃,电车以后想买随时买,油车过几年就没得卖了,现在买油车肯定是正确的决定。
@challenger 我存银行,嘿嘿
@ruidebaba 支持你现在去买功能机,也是正确的决定
消费者愿意买什么就买什么,针织正确不代表车的好坏。 我说国外来看展的主要原因 并不是来学造车技术 而是来学造车心理学以及国人购车消费观 他们对国人花同样的钱 不够买机械素质和稳定性,而选择外观和内饰的行为很不理解 说这话估计也要被一些人喷吧 但这可能是事实
@yujia_yd 大量的媒体和自媒体 1. 蹭热度 2. 政治正确,容易引流(很多合资车其实也很多人去看了,但是不会播出来,因为容易被冠上大佐、恰饭的头衔) 3.厂商通过第三方公司给了费用 我朋友专门负责对这次车展接新媒体工作的,上面给我说的原话 甚至自媒体的话术 他们都会根据品牌方的要求提供参考文稿
@zuoluo032 以后油车越来越不方便,加油站效益不行,外迁无远八远的地方,你还坚持油车不?
@funingken 照这个趋势,过两三年5W买梅赛德斯奔驰Smart不是梦......只不过开通空调包年要5000,车灯每年5000,音响每年3000...:doge
@heat_1314 这是问题的关键吗?揣着明白装糊涂,现在的合资油车还有什么值得测评的?
@Amsterdam 电车个垃圾东西,还来碰瓷合资油车
@ruidebaba 一大怼电池, 还有一大坨电机
过早客微信公众号:guozaoke • 过早客新浪微博:@过早客 • 广告投放合作微信:fullygroup50 鄂ICP备2021016276号-2 •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