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早客
  • 首页
  • 节点
  • 成员
  • 广告投放
  • 登录
  • 注册

年内开工!光谷图书馆、美术馆来了,17万方光谷文化中心方案确定

城市建设 • Guanggoo_News • 发表于 1 年前 • 最后回复来自 Apollon • 1 年前

历经一年多的反复甄选和讨论,光谷文化中心概念方案最终在19个方案中确定,计划今年内开工建设。

5月13日,东湖高新区召开光谷文化中心概念方案专题会。

作为新的光谷地标,光谷文化中心为高新区文化艺术建筑集群,由“五馆一中心”组成:光谷图书馆、光谷美术馆、光谷党校、光谷老年大学、光谷文化馆和光谷青少年活动中心,总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

去年1月起,光谷文化中心面向全球征集概念设计方案,经多轮审议,最终以泛亚环境有限公司与Cino Zucchi Architetti s.r.l联合体方案为基础进行深化。

概念方案遵循“外圆内方、守正创新”的设计理念,由四栋建筑构成。其中,党校为方正的长方体造型,建筑高度100米;美术馆与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与文化馆以三片绿叶造型围绕在党校周围。

其中,光谷图书馆和美术馆总建筑规模近6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光谷具有顶级国际水准的文化场馆综合体标杆。

光谷文化中心项目位置优越,位于高新大道与光谷三路交叉口东北侧,是光谷黄金十字轴——东西向的光谷科创大走廊和南北向的光谷中央生态大走廊交汇点。高新大道作为光谷发展主轴线,聚集了一批重要地标建筑,从西向东,光谷生物创新基地、湖北广电传媒基地、黄金十字节点、光谷政务服务中心、武汉大悦城、小米总部、湖北省科技馆、400米空中展示馆、光谷科技会展中心、中建光谷之星、湖北新能源大厦(马蹄莲)等一字展开。

会议要求,作为东湖高新区重大公益性城市功能和公共服务配套,要加快推进光谷文化中心建设。要做好整合这篇文章,在贯彻设计理念、楚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融合、绿色与智慧结合等三个方面做到极致,充分考虑地下空间综合利用、报告厅设计、公共服务设施统一、建筑内外美观度实用度提升、公益性运营等五个关键问题。



光谷文化中心概念方案


光谷文化中心概念方案


光谷文化中心区位示意图


光谷文化中心区位示意图

加入收藏 新浪微博 分享到微信 ❤赞 9707 次点击 0 人赞 1 人收藏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共收到73条回复
glyybb 1 年前 #1 赞 1

这个不错!

kuwata125 1 年前 #2 赞 0

不错,新片区成型,肯定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好的是可以看到各项配套在一步步补齐中,希望年内可以实际开工。

xiaxiaoyun 1 年前 #3 赞 0

重大利好

xmgh 1 年前 #4 赞 0

这个是真的利好光谷东!

iyluais 1 年前 #5 赞 12

这么概念的方案一看就是为了缩水准备的

windydayxt 1 年前 #6 赞 0

期待中。。。。

helloscnu1 1 年前 #7 赞 0

光谷要内循环,还缺啥,大家提出来

xmgh 1 年前 #8 赞 0

@helloscnu1 缺房子。。

Haley1989 1 年前 #9 赞 2

从图中看,光谷三路要下穿高新大道,高新大道要再挖一遍?

hustisaiah 1 年前 #10 赞 8

真心无聊啊! 一个图书馆投资少说2-3亿,拿来资助图书出版的作者和译者和出版社,算10万1本,能支持几千本书的出版,真正增加人类知识。

相比之下,建实体图书馆这种根本没人去的老古董,只能是烧钱,浪费纳税人的贡赋。

SSDLH2009 1 年前 #11 赞 1

利好葛店

JimmyHe 1 年前 #12 赞 21

竟然被人说建图书馆无聊?这波反对教授的观点

JimmyHe 1 年前 #13 赞 5

反对理由:你可以说服**花十亿给作者出版书籍,但怎么可以扯到建图书馆是一个无聊 的事呢

kuwata125 1 年前 #14 赞 6

@hustisaiah 教授,书再多,也要有人看是不,现在想静下心看一本纸质书其实挺难的,但是图书馆就可以把人吸引进去,在那个氛围下,和同样兴趣的一群人,安安心心的看书。经常去省图就知道这样的人不少。

而且当人面对一片已分好类且整齐的书籍海洋时,随手拿一本可能都会打开自已新的兴趣领域,对着屏幕寻找,则多是已既定的范围,感觉很不同,而且阅览室还可以兼自习室,现在付费自习室都很火爆,就知道这个需求有多大了。

只要不被某些家长纯当作孩子的游乐场,图书馆未来一定不缺人流。

dejavu 1 年前 #15 赞 0

@Haley1989 生物园11号线站不算浅也不算深,不好再修公路隧道横穿车站和地铁区间了吧

lhj950617 1 年前 #16 赞 0

没耐心看书了,只想看一下短平快的杂志和报纸消遣,在网络媒体的冲击下,杂志和报纸也苟延残喘,内容大不如前了。所以对图书馆兴趣不大了。

dreamonlenrun 1 年前 #17 赞 2

光谷三路口子该改改了

fzzzzz 1 年前 #18 赞 0

利好

coast1986 1 年前 #19 赞 2

保利时代广场和K11的图书馆,每次去人都很多。
支持建图书馆,能让人安静看书的地方越多越好。

jiuping 1 年前 #20 赞 2

这种规划,一看就是 划大饼,猴年马月的事,适合炒作

tuzenghui 1 年前 #21 赞 3

真丑,谁会从上往下看? 站地上从下往上看 谁看得到是个什么三叶草。

NO19 1 年前 #22 赞 1

建了也没时间去,情愿他多投资几条地铁,让我可以早点回家

ganggecz 1 年前 #23 赞 0

@coast1986 真喜欢看书的人基本不会去图书馆

time_arrow 1 年前 #24 赞 1

我很多年不去图书馆看书了,但是为了给家里的老幺培养读书兴趣,被媳妇逼着每周六待着去图书馆,感受所谓的“氛围,熏陶”。

正如14楼所说,最后一群娃在那把图书馆变成游乐场了,倒是我,点了一壶红茶,倒是真的看了几页进去了。

mitty23 1 年前 #25 赞 0

关山大道的中建大公馆也会建图书馆、戏剧院,文化场所可以多建。

chengx835 1 年前 #26 赞 3

欢迎图书馆,只要能建成,不愁没有人去,也省的我每周跑那么远

kuwata125 1 年前 #27 赞 2

这个和很多东西一样,有的人觉得买了车,认为地铁公交没必要,有的人习惯了网购觉得商场没必要。有的人喜欢电脑上下载电影认为电影院没必要……每个人想法不同,不要随便代表了别人,一个人觉得完全多余的东西可能是另一个人的必需品。

所以等建成了,需要的人就去,不需要的人别去就行了。
至于建设的资金,不搞这个往往就没有了,基本不会留着给你搞别的。

ere0322 1 年前 #28 赞 0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自己的书房,这种建设或者很多政策还是照顾到了很多人的需求,并不浪费

hc1713 1 年前 #29 赞 0

恭喜光谷的炒作段位提高了。
在路修的个稀巴烂的情况下,把钱花在刀刃上呀!

king123 1 年前 #30 赞 3

说建图书馆无聊没用的,就是那种何不食肉糜的人!自己有钱有书房,所有觉得ZF花钱盖图书馆对自己没用就是浪费钱,其实说到底还是自私,扯什么给出版社增加人类知识就是可笑,人类知识是靠你几个亿给出版社砸出来的?

ygx123 1 年前 #31 赞 2

我有段时间去洪山区文化大厦的借阅室,早上都要排队,我觉得氛围很不错,考研、考证、做作业的都很多很认真啊。

mayouhappy 1 年前 #32 赞 1

这个是好事啊

ymw 1 年前 #33 赞 2

竟然还有人说建图书馆无聊?还是个教授?脑子进水了吗???你在大学没去过图书馆?省图大把的人去,真不知道咋想的。

windydayxt 1 年前 #34 赞 0

有总比没有强

cao7320639 1 年前 #35 赞 3

以后必须每周去一次

Rye 1 年前 #36 赞 1

@hustisaiah 你还真是..
你知不知道深圳图书馆在福田中心区?
你不去未必别个也不去?好多人就愿意找个安静的地方看书,家里有人 总归是不能定下心

foxon8577 1 年前 #37 赞 1

光谷平均教育程度高一点,人口百万级别,希望这个图书馆建大一点,这么多单元集合再一起有点担心空间。位置倒是不错,最好有个简餐点。

hustisaiah 1 年前 #38 赞 1

@Rye 真是啥?图书馆是一般人看闲书的地方?图书馆主要是藏书和做科研的地方,深圳图书馆没去过,国家图书馆蹲过几年,都是老老实实做学问的。现在有电子版了,普通人不需要去了。

hustisaiah 1 年前 #39 赞 0

@ymw 华科图书馆10年没去过了,武大图书馆14年没去过了,湖北省图书馆30年没去过了。怎么了?难道今天大学里还有人去图书馆?现在图书馆早就沦为自习室了,毫无意义。有数据库就行了。

hustisaiah 1 年前 #40 赞 3

总体回复:

看书就是看书,看得下去的,哪里都看得下去,电子书还是实体书都看得下去,不存在说在图书馆就看得下去书,在家里就看不下去,只是心境问题罢了。

真爱看书的,没谁去图书馆的。说去图书馆的,都是假模假式带娃,考研的。如果带娃,可以去公园,如果考研,可以去收费自习室,比图书馆功能强的多,我肝论文的时候也经常去收费自习室,虽然自己有一个独立办公室,和160平方的实验室。

反正图书馆就是不可能用上的,陈旧的东西。

qiutian 1 年前 #41 赞 4

@hustisaiah 别的没看出来,就看出来这楼里你最需要读书。

xgq910223 1 年前 #42 赞 1

如果考研,可以去收费自习室,比图书馆功能强的多,我肝论文的时候也经常去收费自习室,虽然自己有一个独立办公室,和160平方的实验室。 暴发户气质尽显。

Rye 1 年前 #43 赞 2

@hustisaiah 我经常去深圳图书馆啊.
你不看书不代表别人不需要
你买得起电子版不代表别人都看电子版.

图书馆不止能在那边看,还能租,租就涉及到还.
离家近的图书馆怎么都可以算是惠民工程.你懂屁

jebbjebb 1 年前 #44 赞 0

@hustisaiah 教授角度偏颇了,图书馆不是做学问的地方,而是一个文化交流和宣传中心,周末很多都是家长带孩子去文化熏陶的。

GGZXCSJ 1 年前 #45 赞 1

都特么闲得慌吧?建图书馆轮得到你们说三道四?建!

VerusLoo 1 年前 #46 赞 1

高校里面各种文献数据库,文献电子资源丰富,不在高校的人可就没有这么丰富的文献资源,图书馆可能是一个途径。

qiutian 1 年前 #47 赞 2

@Rye 他懂个屁,可能平时就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不需要就等于全世界不需要。
我每个月带娃开车20余公里去汉口借书,要是光谷有就方便很多了。
每年我花大几百订杂志,如果图书馆有,我也不用花这个钱和地方存放书了,毕竟现在书不贵,房子贵。

hustisaiah 1 年前 #48 赞 0

@qiutian 晕,你怎么看出来的?我向你保证这楼里我读书肯定是最多的那一个。

qiutian 1 年前 #49 赞 2

@hustisaiah 我是在委婉的说。。。毕竟直接说。。不友善。

stargazer 1 年前 #50 赞 1

ls有人吹牛

省图市图一个月各去两次

最近一个月买了六千多的书,都是四折左右入的,待会还要趁着打折再入,很多书都是在图书馆借阅觉得不错才入的,还有一部分是逛书店发现的。

hustisaiah 1 年前 #51 赞 1

@qiutian 观点不同可以直接说,说结论时最好附带论证过程。不然不知道结论是否经得起考验。从楼上发言,我认为无法推断出我最需要读书这个结论。你若不说论证,结论也可以收回了。

每个月带娃开车20公里去汉口借书,是毫无必要的行为,完全不值得夸耀,反而应该反思。汉口有的书,武昌的图书馆,包括省图,武大图书馆,华师图书馆和华科图书馆基本上都有,为什么要舍近求远?

每年花几百订阅杂志更是没意义。学校图书馆每年几百万美元订的电子杂志,可以免费看,自己几百块那点收藏,杯水车薪,毫无意义。

hustisaiah 1 年前 #52 赞 0

@Rye 啊这...你把公共图书的“借”书,说成“租”,我是该说你熟悉图书馆呢,还是不熟悉图书馆呢?

hustisaiah 1 年前 #53 赞 1

@stargazer 不理解为什么要花6000多买书,毫无意义的行为,基本等于炫富,展示自己家藏书空间大。电子书不香吗?又不花钱,又不占地方。更重要的是,比书店选择多无穷倍。

hustisaiah 1 年前 #54 赞 1

说非高校读者没有学校电子资源的,就笑了,这不是程序员社区吗?搞点图书资源还用费力气?

5块钱,买个知网账号,
10块钱,买个超星账号,中文书不都有了?

英文就更方便了,买个爱思唯尔,斯普林格的账号才几十块钱,随便看。谷歌英文书随便买,没钱的话,几十块钱可以请人帮你下到。

国图电子书,只要你有国图账号,都是免费看的。北京人都可以办国图借书证。如果你不是北京人,也可以办,只要你有博士学位和副高职称,就可以办国图借书证了。国图理论上是拥有全中国出版的所有图书的,它不香吗?

stargazer 1 年前 #55 赞 1

@hustisaiah 是讲图书馆的用处,现在书店很多都不能拆封。几个专业的书买下来其实还不到一百本,都是血汗钱买的实在是没什么好炫的。大部分书店坐下来看的费用甚至高于实体书的价格还不够安静,买回家奶咖奶茶随意而惬意。

实体书如果看过的话,检索起来比电子书顺手多了,AGI的书不要太贵,跨界的书再加上各种经典基础书

电子书存的太多,制作水平参差不齐,大屏幕的电子阅读器读读文献还可以,对于阅读这个事情本身来说过于缺乏仪式感和满足感,非专业的书还是实体为王。

qiutian 1 年前 #56 赞 3

@hustisaiah 你整个就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还叫别人反思。你知道别人借的是什么书吗?大学图书馆有吗?所有人都跟你一样喜欢看电子书那为什么纸媒还活着?你在这打这么多字论证图书馆无用论,不觉得可笑吗?我教你一个基本逻辑:先分清楚自己是不是掌握了所有事实,再分清楚哪些是事实哪些是你的观点。
言尽于此,再打字感觉侮辱自己的智商了,我今天真是闲的慌。

VerusLoo 1 年前 #57 赞 2

我也是电子书重度用户,但说电子书不花钱,我也笑了....
几块钱买个账号,应该淘宝买的吧,你要正规去买,自己看看价格。
还有,你提及人群确实不太需要图书馆,我也表示赞同,不过这样的人群比例其实很低的。
@hustisaiah

chengx835 1 年前 #58 赞 1

竟然还有人说实体图书馆没人去?省图哪天不是爆满?

PandaFX 1 年前 #59 赞 1

这也有人反对?光谷就是太缺这种文化设施了

Rye 1 年前 #60 赞 1

@PandaFX 杠精就是你说屎难吃他也要反驳你的

mrspoon 1 年前 #61 赞 5

我听说过一句话,‘人越无知,他相信的就越绝对’。我就纳了闷了,这个hustisaiah是如何做到每字每句都把自己的狭隘表现的如此淋漓尽致的。

chengx835 1 年前 #62 赞 2

有人鼓吹看电子书,殊不知近两年内新出版的纸质书,尤其是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根本就没有电子版

hustisaiah 1 年前 #63 赞 0

@chengx835 尴尬了!自己不知道检索和购买渠道,就说没有。刚刚翻检电子书还看到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年出版的正版电子书。以不知为不有,段位低的学者常犯这样的错误。

例如这本就是清华大学近两年内新出版的书,怎么会没有电子版呢?

Spring Boot从入门到实战
作者陈恒 主编
类别 出版 / 非虚构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20-05
提供方清华大学出版社
字数约 101,000 字
ISBN9787302551881

全本定价¥55.86
购买电子书

hustisaiah 1 年前 #64 赞 0

@stargazer 不知道你说的AGI是哪个领域的缩写,假如是通用人工智能的话,这个领域所有书加起来也没有多少本啊。

JimmyHe 1 年前 #65 赞 0

不是书的问题,是一个氛围环境的问题;为什么这么多人会去电影院看电影?为什么这么多人要去现场看演唱会?为什么这么多人非得挤在一起到跨年现场一起跨年?是电视看直播不香?还是大家都是傻子?

hustisaiah 1 年前 #66 赞 0

@JimmyHe 有趣! 什么时候读书成了和看电影,演唱会,跨年一样的活动了?这太尴尬了吧。

JimmyHe 1 年前 #67 赞 0

挺有趣的,原来你就这理解能力

hustisaiah 1 年前 #68 赞 0

@JimmyHe 读书是个人活动,你说的几项都是集体活动,能类比?至于氛围环境,没听说过读书还需要氛围环境的,只要心静,哪里不能读书?

JimmyHe 1 年前 #69 赞 0

“个人活动” “只要心静,哪儿不能读书”
“没听说过读书还需要氛围”

真是笑掉大牙

aranyakay 1 年前 #70 赞 0

我早说这个人不是个教授啦,还什么华科教授,我认识的教授没一百也有几十个,他方方面面,没有哪一点像华科的教授的

话说国外的德州农工大学的教授送给我书过,华盛顿大学的教授送给我书过,武大教授送给我书,财大的院长也送给过我书,都是实体书,他们自己写的。。。。所以说教授鼓吹电子书就很离谱,因为实体书都是他们自己写的,教授一般希望你买实体,他们分成更高,还喜欢给自己的学生熟人送自己写的书,推广自己的学术成果。尤其国内的教科书电子书很少,基本都靠实体盈利,鼓吹电子书这些教授收入从何而来。。。。

stargazer 1 年前 #71 赞 0

@hustisaiah 纯AGI的无论是论文还是书数量确实不够多,是在多个交叉领域的延神,譬如脑科学领域和生物学领域,有时候能有一丁点参考价值就很满足了

micielan 1 年前 #72 赞 2

如果只是把图书馆理解为“借书”,是不是对现代图书馆有什么误解?

说下我常去的图书馆有的功能,
* 知识讲座
* 知名作者新书宣讲会
* 书画、文学作品展览
* 幼儿、儿童活动区(给小朋友看图画册)
* 报纸、杂志、书籍等文学作品,在场阅览或借阅
* 自习教室(有些书店甚至有 24 小时开放的自习室)
* 电子阅览室
* 科技产品展览
* ……

所以一个图书馆,就是让市民参与进来、感受、然后喜欢上阅读,进而提升整体学习氛围,精神面貌。这绝非是电子图书能够做到的。

Apollon 1 年前 #73 赞 0

其实还不如多补贴一些书店。可以分散在每个商场里,这样去也方便点。现在还建图书馆的确有点浪费了。

请绑定手机号后,再发言,点击此处
Guozaoke.com—源自武汉的高端交流分享社区
相关主题
原以为过早客第一城应该是深圳,但今天看社友发帖说不如北京,那加上上海和广州怎么排呢?
武汉新城中心片区首家三甲医院开工
光谷空轨晚上试车
2023年,光谷准备这样干
看了下武汉市的统计年鉴,有几个疑问,大家友好讨论下
关山大道有个武职口袋公园?
为武汉新城建设当先锋、打头阵,光谷集中开工34个重大项目
琴台美术馆开了
武汉轨道交通7号线北延线(前川线)一期、16号线二期工程于2022年12月30日上午9时28分同步开通初期运营
为啥你坛都觉得武汉都市圈=武鄂黄黄?

过早客微信公众号:guozaoke • 过早客新浪微博:@过早客 Hello World,Let's Doodle! 鄂ICP备2021016276号-2 •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