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早客
  • 首页
  • 节点
  • 成员
  • 广告投放
  • 登录
  • 注册

光谷2018年在重大项目的招商引资上还是不够给力

城市建设 • c86304510 • 发表于 6 年前 • 最后回复来自 tl070602023 • 6 年前

看今年光谷的重大项目招商引资消息,新签约项目中让人眼前一亮的大概只有投资过百亿的腾龙大数据项目,引进旷视科技,今日头条的研发中心也不错,其它签约大项目基本上是老项目的扩产,比如天马,新芯的新生产线等,其它的就貌似没什么亮点了,特别是下半年。近两年大项目招商引资表现最逆天的临空港开发区,除了工信部直接指导的国家网安基地这个超级项目,还有投资460亿的京东方,今年又签约了投资过1000亿的弘芯半导体项目,主要从事12寸晶圆的集成电路制造代工业务。宝龙达集团将投资100多亿元,在临空港建设全球总部和研发中心。还有总投资100亿元的10.5代显示玻璃基板项目,中金大数据,以及很多投资额过50亿的新能源项目,产业定位已转为重点打造芯片、显示屏、网络信息与大数据、新能源、智能制造五大新兴产业。再加上明年下半年各项规划完成后要开始投入实际竞争的长江新城,三家都会竞争分食高新产业的蛋糕。如果光谷的招商引资能力不能大幅提高,领先程度只会越来越小,在高新产业招商上一家独大的局面将一去不返,要有足够的危机感。

加入收藏 新浪微博 分享到微信 ❤赞 7951 次点击 1 人赞 1 人收藏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共收到43条回复
kuwata125 6 年前 #1 赞 2

的确一般,临空港已经彻底赤裸裸的把主攻方向转为网络和芯片存储这一块了,在生物医药方面也布局了好几个项目。今天长江新城推介会上签约的项目也比较不错,2018光谷还是比别人慢了。

Steven_Z 6 年前 #2 赞 1

只要是放武汉,放哪里都可以...临空港给汉口供给,沌口给汉阳供给,长江新城给汉口供给,光谷给武昌、鄂州供给...

glyybb 6 年前 #3 赞 6

走的路根本不一样。光谷走的是自主创新的路,绝大多数的企业是自己培育来的,比如武汉新芯,最后孕育出了长江存储。生物城基本是自己成果转化出来的,这个和硅谷的模式很接近,所以今年湖北上市五家企业,四家在光谷,湖北的独角兽也都在光谷。不要只看招商引资的那些大项目,那些确实可以很快产生gdp,但是长远看来看还是要看自身的培育能力,硅谷,深圳都不是招商引资见长的,相反却是科技企业成长的沃土。看着京东方很多钱,但他不过是全国十几条生产线里的一条。光谷要做的是培育更多的高科技企业,让他们长大成才,然后到武汉其他地方,湖北其他地方,全国其他地方投资,光谷成为高科技产业创新的策源地。

cdl0712 6 年前 #4 赞 0

长江新城“一口气”签下16个项目

经济学家范恒山,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王中林,俄罗斯索契冬奥会总规划师、德国德绍安哈尔特大学建筑系教授彼得•鲁格,德国智能城市交通协会主席、德国中小企业联合总会(中国)首席代表莱兴巴赫•托马斯,中国政企合作投资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投资总裁范永芳等多位中外专家发表主题演讲。

16个签约项目涉及总部经济、绿色经济、智能经济、生命经济、军民融合等多个领域。其中中信集团、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世界500强央企区域性总部及研发基地扎堆入驻长江新城;万达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国际医院、慧途教育国际学校等国际顶级医疗教育资源将在长江新城落地;鑫苑集团国际创新示范园,中运漕河泾科技产业园,上海三盛宏业数创智慧谷,迪马睿升、百分点、北理工新源智能科技产业园区等智能产业项目云集;中青金控集团等将在长江新城投资建设军民融合尖端科技产业园;新供销投资基金中医药产业园、供销云商供销e家华中区域总部、中电产融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园将以高科技手段助推传统产业绿色经济起飞。

zuoluo032 6 年前 #5 赞 3

现在应该没人提百花园了吧

c86304510 楼主 6 年前 #6 赞 5

@glyybb :自主培养和招商引资并不矛盾,两者并举才是最好的。武汉新芯是自己的,但长江存储器项目是以新芯为基础从国家争取到的,当时好几个城市都在竞争,那时并不必然落户武汉。单靠自己的力量,想培养出华为武研所,小米武汉研发总部,今日头条武汉研发中心,联影武汉总部这些单位是10年之内都难以做到的。大项目的意义,其实不在于它短期创造的GDP或者是不是独一无二的,而是它创造了很多就业岗位和税收,很多岗位还是相对有竞争力的薪资能留得住人才,而且还可能拉动很多上下游的产业链企业过来投资。自主培养固然十分重要,但招商引资也绝不可忽视,光谷目前还不具备深圳或者硅谷那种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内生动能,两条腿走路才能走得稳还能走得快。

kuwata125 6 年前 #7 赞 2

@zuoluo032 会提的,因为双重标准。

glyybb 6 年前 #8 赞 2

@c86304510 新芯有良好的基础,而且搞出了16层堆叠的技术,其他的竞争者都没有这个基础,所以说长江存储是新芯孵化的没有问题。武汉其他几个区域基本都是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的路数,这个大家都可以做,你去看看重庆,成都,合肥都大规模招商引资。这类项目也是层出不穷。但是这只是经济开发区的玩法,高新区玩法不单是这样的,还要掌握技术,研发技术,是做引领的。而不是像那些做承接的,前不久不是评了,光谷还是第五的,而且高新区普遍比经开区排名高,说明光谷实力大家还是认可的。光谷的优势是周边有大量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可以对招到小米,华为提供智力支持,这个其他地方不具备。特别是人口红利消失后,大规模扩大新校区已经不具意义,所以光谷会长期具备近水楼台的优势。
光谷的问题在于基础设施太过落后,而且市内支持力度太弱。还有一点,光谷需要扩展面积了,土地资源日趋紧张,这也是大项目招商的大制约。光谷应该托管江夏区和洪山区大部分地区,或者类似于临空港直接和江夏区合并。

glyybb 6 年前 #9 赞 3

招大项目比的是谁出土地,出资金,出优惠力度,京东方基本都是空手套白狼的路数,临空港去年拿到这个项目,地方出了大血,这与当时他有市里鼎力支持直接相关,你说的这几个项目基本上都是去年和前年落户的,至于为什么,大家都明白。如果糖糖不走,会不一样,你说呢?这种项目落户哪里都是一样,但拿得出的支持力度却不一样。
但国家存储器项目不一样,光谷就是比其他地方基础好,有技术积累,这是舍我其谁。

JimZHU 6 年前 #10 赞 1

今年光谷招来了互联网大厂或者新兴领域独角兽的分部吗?矿视在武汉没有算法岗,东边和西边的两个二线城市都有。

glyybb 6 年前 #11 赞 0

我觉得合肥高新区很值得光谷重视,大家可以看看人家的路径https://mp.weixin.qq.com/s/J9ksFwBtwtZ5HQOsrOGkug

thebigblue123 6 年前 #12 赞 2

心态放平点吧 我是觉得人家东西湖也要发展,武汉的特色就是喜欢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记住 这是武汉的特色,汉口区域绝对不允许光谷做大的

Michaelz_12 6 年前 #13 赞 0

@glyybb 不看不知道 合肥还挺不错的 自然环境优越 中科大 量子科技 点赞 略为不足的是发展面稍窄

obeltoroad 6 年前 #14 赞 1

给不给力不重要,真正让人xiaocry的是这个会议纪要——
http://www.guanggoo.com/t/32887?p=1

bluewill 6 年前 #15 赞 1

没办法,江滩给你上紧箍咒,只能两棵树上吊死,百花园只准汉口搞!

tl070602023 6 年前 #16 赞 2

双标无敌,临空港搞芯片搞网络都行,光谷不能搞五谷丰登

cdl0712 6 年前 #17 赞 3

前sj说的对长江新城好,汉口好的就金科玉律,对光谷的五谷丰登,就要批

lhj950617 6 年前 #18 赞 5

光谷的交通状态确实太差了,通往光谷东的核心,高新大道不知道是怎么接待哪些要员的。地铁还不如东西湖多,要是我是投资方,到光谷来走一走,我也不想投资,几条路都修不好,有什么好解释的,也不要谈困难。

kissprince 6 年前 #19 赞 0

对光谷东是很大的利空,产业乏力,都是房地产。。。

whymar 6 年前 #20 赞 0

作为一个科技新城,把主要精力放到了搞商业自己住宅房地产了233

c86304510 楼主 6 年前 #21 赞 0

@whymar :其实相对光谷东的面积来说,它出让的住宅比例还是比较小的,工业和商业用地多些,每年待售楼盘就那么几个,比白沙洲四新东西湖都少。主要是不少拿了地的开发商还在晒地迟迟不开工,一些项目竣工日期一拖再拖,招商引资也不如预期

Hankow 6 年前 #22 赞 0

楼主需要明确一个事实,今年1到11月,东湖高新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是最多的,实际利用外资也是最多的。
何来招商引资不给力?

看看这个重点绩效目标完成情况通报吧。

Hankow 6 年前 #23 赞 0

@glyybb

武汉新芯的投资之前我就说过了,是2006年4月注册成立,由湖北省、武汉市和东湖高新区投资,一期投资规模达107亿元。包括说在非常困难的时期,为中国自己的芯片产业保留火种不卖给外国资本也是市府做的决策。

没有市府的投资和支持,也不可能有后来的国家存储器基地。

可以看这篇报道《武汉新芯在争议中坚守 市领导感慨“幸亏没有卖掉”》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8-05-21/doc-ihaturft5099570.shtml

国家存储器基地最后能够落户东湖高新,这绝对是源于市府高瞻远瞩、远见卓识的英明决策。
武汉新芯这个项目地方是出力很多的,是从2006年开始长期的输血,2016年,才成功扭亏为盈,十年亏损啊、

hz1003687518 6 年前 #24 赞 0

汉口老哥休完假复出了

kuwata125 6 年前 #25 赞 1

存储器基地落地的功劳最大的是红中。
市里“幸亏没卖掉”就成了功劳了,笑cry……

Hankow 6 年前 #26 赞 1

@ kuwata125

事非经过不知难。

如果你对比下成都和武汉的不同选择,就知道武汉的坚守是多么不易。

成都成芯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9月,2010年10月15日,美国德州仪器正式宣布收购。

当年有篇很著名的文章叫《别了,成芯》,专门哀叹成都的短视之举。
当时的成都方面要求的收购条件是,
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内外企业;
2、在模拟半导体行业至少有五年的生产、销售经验,且拥有自身品牌和终端客户;
3、近3年每年营业额超过100亿美元或等值人民币(须提供经审计的财务报表);
4、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只看条件2和3,就可以知道符合这个条件的只有德州仪器。

因为100亿美元,这在半导体业界可是一个天文数字,当时能够近3年每年营业额都超过100亿美元的全球公司也就只有英特尔、三星、东芝和德州仪器,而真正的模拟大厂也就只有德州仪器了。都说预测难,怎么预测这个潜在买家就这么简单呢?幸好没再加一个要求,公司名字第一个字母必须以“T”开头,哦,那不行,东芝也是以“T”开头――真是为难了标准的设定者了。

国内在模拟半导体方面有建树的公司也有几家,并且也有厂家包括中芯国际都很想参与并购,11.88亿元的挂牌价并不高,但是却被这个人为的门槛挡在了国内。“传外不传内”,让人扼腕叹息。

一边喊重视自主创新,重视高科技产业,一边把发展的平台卖与他人。成都为了自己的利益,置国家利益于不顾,专门设置苛刻条件,把成芯卖给外资。

中国的半导体产业成为最大的输家:少了这个模拟Foundry,中国的模拟产业在半导体最景气的时候遭遇了当头一棒。

Hankow 6 年前 #27 赞 1

@ kuwata125

反观我们武汉。当时不是没有机会也卖给外资。

台积电和美光都有意收购武汉新芯。

由于台积电是全球半导体代工龙头,不缺资本、技术、订单,而武汉新芯重要客户飞索那时恰恰申请了破产保护,加上原托管方中芯国际运营局面不乐观,因此,武汉新芯确实仔细考虑过与它的合作。
当时台湾地区一直严控半导体业西进内地市场,未开放12英寸项目,所以收购武汉新芯对台积电意义重大。

台积电谈判时,美国美光也在活动。
美光公司是当时世界第二大内存芯片厂,美国500强企业之一。它一直在寻找外部资源,拓展亚洲市场。之前在与日企争夺与台企的战略合作中没占到便宜,困境中的武汉新芯被它认为是最好机会。

在谈判期间,美光提出了优厚条件,答应双方成立一家合资公司,以重金与技术入股,期望能控股运营,双方一度接近签约阶段。

关键时刻,是意识到外资入主后的产业风险,这才没有成功。

武汉新芯与美国光美的谈判之所以功亏一篑,最大原因在于,当时本土半导体业似乎陷入被外资疯狂抄底的危局,这已经引起市府警惕。

美国德州仪器宣布将以现金与其他投资形式收购由中芯国际代成都市政府管理的成芯半导体制造公司,首期投资额约2.75亿美元(约合18.3亿元人民币),其在国内第一家生产制造厂将更名为德州仪器半导体制造(成都)有限公司。这对于德州仪器而言显然是项划算的买卖。该项目总投资外加固定资产总值大约40亿元人民币,交易一达成就等于德仪赚钱了。德仪不但获得了生产设备,还得到一间巨大的毛坯厂房,未来将用于扩产之用。这让许多人质疑过成都方面的贱卖”举动。

而当时武汉新芯比成都成芯的战略意义更重要。

由于美国美光不是代工模式,如果武汉新芯卖给它,那么本土设计业将丧失制造平台。成芯只是购置二手设备建成的8寸厂,并且不是国内唯一的模拟圆晶厂,而武汉新芯则是全新的12寸厂,又是唯一的存储芯片代工厂,如果武汉新芯被收购改编成为一家外资企业的生产线,而不是一家开放的代工厂,那么这对于国内刚刚起步的存储产业来说将是一个致命的打击。意味着中国芯片产业江山将拱手让人。振兴中国芯片产业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因此,当时中国芯片产业喊出了“武汉保卫战”的口号。

为了保住武汉新芯,在2010年10月29日,中国内地最大的芯片代工企业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和武汉市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共同注资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

武汉市府不仅在2006年成立之初投钱,后续为了保住新芯更是继续真金白银投入。这当然是功劳!

glyybb 6 年前 #28 赞 1

武汉新芯获68亿联贷 最快10月迁设备
慧聪电子网
2007-6-22 8:40
查看
中芯国际协助湖北政府成立的武汉新芯12英寸厂近日再度展现“吸金”实力,获得当地政府主导的开发银行联贷人民币68亿元,用来扩充12英寸厂首批半导体制造设备采买之用。据了解继*期工程封顶之后,武汉新芯的无尘室也已近完工,在资金到位之后,中芯管理团队将尽速迁入机器设备,武汉新芯已万事皆备。
中芯执行长张汝京表示,目前武汉12英寸厂的进度一切按表订计划进行,最快2007年底便可进入试产阶段。据了解,武汉一期工程封顶后,无尘室工程也将近尾声,包括工厂内部电路、输送物流等操作系统也已着手进行。最快将在2007年10月底嵌入机器设备。
国内目前12英寸厂仍属少见,目前为止,仅3座成形包括中芯北京、无锡海力士(Hynix)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合资的12英寸厂、*的武汉新芯,还有已宣布但未成形的英特尔(Intel)大连12英寸厂。而打造1座12英寸厂的资金至少约30亿~40亿美元,也让外界好奇先前湖北首座12英寸厂的资金来源。
不过,近期武汉新芯的首批设备采购资金已经到位。据了解包括*开发银行湖北分行、湖北省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与新芯签订贷款协议,由国开行湖北分行
向中芯武汉厂提供人民币68亿元的中长期贷款,支持其生产线专案建设。而早在2006年4月,国开行便与湖北省签约,湖北省政府信用额度扩充了人民币100亿元,其中80亿元皆挪作新芯建厂资金。

glyybb 6 年前 #29 赞 3

向中芯武汉厂提供人民币68亿元的中长期贷款,支持其生产线专案建设。而早在2006年4月,国开行便与湖北省签约,湖北省政府信用额度扩充了人民币100亿元,其中80亿元皆挪作新芯建厂资金。

各位同学这个才是事实啊!当年芋头是zz局座,在他的大力支持和联系下,武汉新芯先后从国开行拿到了大量的政策性贷款。而各级政府拿出来的资本金只有很少。可以说没有芋头就没有芯芯。

Hankow 6 年前 #30 赞 1

@glyybb

总共107亿投资,省市区三级投资。武汉市只是投资方之一,湖北省当然也有投资。
2006年武汉全年一般预算收入才178亿,要花钱的地方很多,当然不可能全部承担投资。

武汉市府确实有拿真金白银进行投资和输血的情况下,某些人只提湖北省,而否认市府财政的支持,显然是无视事实。

glyybb 6 年前 #31 赞 2

@Hankow 这位同学,你显然不懂项目运作,一个投资项目总投资里资本金占比一般在20~30%左右,这个是项目发起者要拿出来的,其他都是银行贷款。推算,武汉新芯最初的注册资本大概也就十几二十亿。当然后来有逐步增资。最关键的是拿到了国开行的80多亿的低息贷款,这才是这个项目最关键的,没有芋头,是不可能拿到的。

DaZY 6 年前 #32 赞 3

新芯现在在长江储存下面,从工商信息上看,武汉市政府出的真不多。

cdl0712 6 年前 #33 赞 0

说到芯片 那个东西湖投资巨大的,弘芯半导体进展怎么样了?看到几个校招讯息,

c86304510 楼主 6 年前 #34 赞 0

@cdl0712 :弘芯明年一季度开工,这个项目,网上信息极少,豪掷1000亿,不知什么来路。希望HanKow同志发挥特长普及下。

beyond1987 6 年前 #35 赞 0

@c86304510 这年头低调搞事的十有八九是军工

yed 6 年前 #36 赞 0

人家临空港才刚见有了点起色,某些人就眼红了...

cdl0712 6 年前 #37 赞 2

人家光谷这两年刚有点全面发展,自主创新成果出现,招商引资正在势头上,给扣了个百花园的帽子,真是。双标玩的溜还不让说。四大板块,沌口专注做出了车都的名号,东湖高新光纤光电子做出了光谷,阳逻港也有专注的铁水联运,真正到了东西湖临空经济临港经济不好好抓,做出名头,现在倒是芯屏端网,国内什么火做什么,真正的百花园在哪?天天宣传也不是本行,而是这些半导体,光纤

duwhere 6 年前 #38 赞 2

@yed 临空港有撒起色,口号吹得响亮,到时候打脸就难受了

nayr 6 年前 #39 赞 0

欢迎Hankow复出。

zhysh1224 6 年前 #40 赞 4

@cdl0712 给光谷扣百花园帽子的人,预计这件事会成为他ZZ生涯最大的污点,他肯定后悔万分。

kuwata125 6 年前 #41 赞 3

对于双标的人有什么好说的呢?只是不明白既然早在东西湖买了房子,又不打算来光谷,发言又一直站在光谷对立面,为何还总来光谷社区晃悠,仅仅为了获取行业信息?

c86304510 楼主 6 年前 #42 赞 0

12月21日,东湖高新区12月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在光谷举行,腾龙光谷数据中心等12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腾龙光谷数据中心项目拟总投资105亿元,将建设两个大型数据中心,单个中心建设规模为5000个机柜,建设等级为中国国家标准 GB5-174 A 级/国际标准 TIA942T3+标准,建成后将形成规模达10000个机柜的互联网核心数据中心。该项目为主流互联网公司定制,腾龙数据还将协助武汉市和东湖高新区引入主流互联网公司客户入驻。

据悉,高等级数据中心是发展网络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腾龙光谷数据中心有助于为光谷承载大型数字经济企业落地打下坚实基础。

腾龙数据拥有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是中国数据中心产业发展联盟核心成员,整合海通恒信、航天科工等数家战略合作伙伴优势资源,打造数据产业联盟,主要服务大型互联网公司、电子商务公司、电信运营商及银行证券公司等。

tl070602023 6 年前 #43 赞 0

@zhysh1224 很好奇扣帽子的到底是谁,应该不会是一二把手吧

请绑定手机号后,再发言,点击此处
Guozaoke.com—源自武汉的高端交流分享社区
相关主题
2025新一线城市官宣:佛山重回,合肥历史新高
杨泗港长江大桥下面现在还在圈地搞商业吗?
C16 2026款是否值得期待?老车主进来说说
金融港纳杰中心什么情况了?
最闲城铁 武汉到咸宁城铁迎来公交化改造
金融港华润万象天地进度
两湖隧道又又又在开工准备了
武汉东站旁边那块空地是干嘛的
武汉网络安全大学启动招标
广大自行车车主破天荒了得到尊重

过早客微信公众号:guozaoke • 过早客新浪微博:@过早客 • 广告投放合作微信:fullygroup50 鄂ICP备2021016276号-2 •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