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工业产品使用是寿命的原则,大部分传感器的精度和灵敏度,会根据使用时间,使用场景不同程度的下降;
如果长期依赖智能驾驶系统,一旦传感器出现问题,可能是致命的;
不知道相关从业的人,在这方面是如何克服和预防的?
都是有冗余和最小风险策略的
都带自校准能力,一旦出现问题,会要求更换的~~~ 同理,你现在开的燃油车,那换挡、发动机控制、刹车的控制都依赖传感器,到一定年限还不是要换
你还想开多少年,到年限各种升级套装等着你
概念理解的有误,车规芯片的功能安全不是芯片不能坏,实际跟消费类一样,该坏还是会坏,而是多了一个安全检测的功能,设计到安全的功能模块,会做2个或者3个冗余逻辑,这2个或者3个结果时刻在比对,一旦比对结果不一样,说明其中一个坏了,就会进入安全态,车子就不能启动了,或者直接错误报警
越智能的系统, 越方便后期OTA进行兼容, 总之选大厂销量高的, 出问题的概率会低不少
保养不能解决么? 以前油车按里程保养是检查发动机是否有潜在故障 现在电车按里程保养,是检查各种激光雷达、传感器、电池
电车为什么要跟智能挂钩。没这些鬼东西,可能电车要便宜一半。
上下班这种主要用车场景,敢开着自动驾驶跑?
跑高速倒是挺适合自动驾驶的,但是普通上班族一年能跑几次高速。
我现在通勤5KM都改用自行车了,电动自行车淘汰了
@mo4772 确实,不想要那些智能,城市里我自己开就行了,搞个高速自适应巡航就够了。
@minw155 #9 油车的电瓶是铅酸的, 寿命也就2年左右; 电车用的锂电, 国标 500次循环后>90%额定容量 或1000次循环后>80% 额定容量, 以电车400公里的续航, 至少可以跑20W公里以上还有90%容量
@mo4772 #10 不带智能的电车一大把, 本质就是电池贵 我上下班高架用acc+lcc, 不要太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