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号线现在能去武昌那边了,真是方便了不少,以前去马房山,金融港要2号线坐到街道口,再换成,现在直接坐到武汉东,换成11号线即可,快了不少。
可以想象汉口那边地铁是多么的多,出行是多么方便,虽然工作岗位貌似可能没有武昌光谷多?
方便换来的就是沉重的财政负担,没了土地财政,国内太多城市被地铁压得喘不过气来,前段时间多个城市宣布提高地铁票价,勉强回点血,钱都花在地铁上,那其他公共设施的维护就相应减少了
当年05年武汉的政治中考最后一题就是让你为轻轨,也就是现在的一号线盈利出对策。这也不难联想到武汉地铁是为数不多盈利的地铁之一。 @K35
最近发布的: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度实现营业总收入72.25亿元,同比增长8.00%;实现净利润0.33亿元,同比增长3.13%。 当然地铁的建设资金是大头了。
当你住武胜路附近,但想去青年路王家墩,一条笔直的路骑自行车可能刻把钟,坐地铁却要绕芍大一圈
@zespri 实际利润需要扣除ZF补贴, 武汉从2023年开始就在亏钱了, 2023年营收66.9,扣除ZF补贴的6亿,实际亏损5.6亿, 2024年营收72.25,扣除ZF补贴的11.76亿,实际亏损11.35亿, 当然,这点亏损在全国来看已经算少的,
PS:去年亏的最狠是以前利润Top1深圳地铁,亏了400亿......,把前面好几年挣的钱一年就亏完了, 房地产不行了,武汉和深圳这种靠地产+物业实现地铁盈利的自然也就不行了
深铁亏损是把钱投给万科了~~
@HISHINE 虽然是扣除了zf补贴,但是zf不补贴地铁,也要补贴公交集团。 我觉得公交路线和频次可以适当再优化一下子,然后地铁的老年卡禁止在上下班高峰期使用倒逼老年人错峰出行平衡地铁运力。 然后就是地铁频次需要智能化规划,根据各线路历史数据和实时站点进客人数来设计一个数据模型,智能化地实时进行班次安排(如发车频次、长短线、甚至部分大小站点的停靠与否)从而最优使用地铁的运载能力,而不是有的路线天天空跑,有的路线死亡拥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