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原理
因为如鱼得水
其实都是相辅相成的,鱼确实需要适宜生存的水,可以及时将有毒的氨氮变成相对无害的硝酸盐,但是这就需要成熟的硝化细菌,但是硝化细菌的成熟过程可以长达数月,所以需要先把菌给养出来
但是菌也不能凭空养出来,没有鱼排泄的氨氮,硝化细菌也无法生存,所以才有“闯缸鱼”的存在
所以鱼和水谁先养谁是相对的
养鱼没那么难,我养小鱼4年了,一开始每天折腾换水,结果鱼天天死,现在已经两年没怎么换水了,玻璃缸壁都长了藻了,养了几十条鱼好好的,最长的寿命有两三年了,也就是两个星期洗洗过滤棉,隔几天补补水
养鱼的水要活水,所谓活水,里面的小生态基本建立起来了,物质能流动了,如三态氮的转换,硬度适中,酸碱平衡。
按照说法是,建立水里的生态系统(植被和微生物系统),然后再放鱼,能防止因为鱼类粪便导致的水质变坏,所以如果你有强力的过滤的话,其实没那么讲究
养观赏鱼最忌讳的就是怕鱼饿着,喂很多,先少喂,再慢慢尝试增加投喂量。
水质决定鱼的种类和寿命
你们最好在说养鱼
你们最好真的在说养鱼
你们莫不是在找范蠡的《养鱼经》
就跟那些现实生活中,在朋友圈钓鱼的一样,得先创造环境,鱼才会掉进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