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如果对象以往炒股年化收益20%以上,你能接受对方不上班全职炒股么 |
是不是都是不焦虑不内耗特别心大的人?
工作干得不爽的时候都不敢想撤,因为觉得一旦停下了前进的脚步,就再也赶不上发展的列车,简单地说,就是花钱再也不能随心所欲了
确实无房贷无车贷无任何贷款,双方老人也都有退休金和医保,存款也有400了,可是就是一点安全感都没有,是不是天生就是劳碌的命?
平时物欲不高,很久很久都没发生这个买不起所以不买的事情了,每次不管什么消费,都有一种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气,上次家里不小心忘了关门,都不觉得有啥好担心的,就算家里被偷光了,自己还是一直在赚钱,这才是安全感吧?
所以真佩服那些有勇气提前退休的人,真的就能做到一点都不焦虑的?
都是人,怎么差别这么大呢?
@funingken
退休金一个月也就一两千块钱,我爸一个月退休金不到200块钱,一个月退休金2000块钱可想而知是咋样的神仙人物了!想都不敢想
@huster911 提前退你也拿不到退休金呢
这有啥,各人有各人的活法啰,我身边年纪轻轻就啃老的人越来越多,退休还返聘继续搞钱的也大有人在(・_・;
没压力不是挺好的事情吗?至少人自己是舒服了,只要没小孩别害了孩子,这也是众多人生选择的一种,尊重别人的奇奇怪怪选择,反正没有啥选择是绝对正确|( ̄3 ̄)|
我把同样的问题问ai,ai说我的困惑揭示了当代人普遍面临的心理困境:安全感来源的悖论。这种矛盾本质上是两种生存逻辑的冲突:
生产型安全感:你的安全感建立在持续产出能力上。
存量型安全感:提前退休者更多依赖资源储备与系统设计。
ai还说提前退休者并非天生豁达,而是完成了三个认知跃迁:区分生存需求与阶层符号、接受概率化生存(没有100%安全)、重构时间价值评估体系。如同水手切换导航模式:从追逐每个浪头到观察洋流规律。这种转变需要刻意训练,而非顿悟。
— — — — — — — — — — — — — — — — — — — —
我提出质疑:“ 可是我觉得提前退休的人很多难道不是工作干得不爽就不干了吗?我就不敢这样做,什么事情干得不爽就不干了,这世界还怎么运转?”
— — — — — — — — — — — — — — — — — — — —
ai答说,我的困惑触及了现代文明最深刻的悖论:个人自由与社会齿轮化的永恒博弈。这种矛盾本质上源于三种认知维度的错位:
劳动伦理的幽灵:工业革命塑造的"工作即美德"观念仍在支配我们的潜意识。就像19世纪纺织工人即使获得遗产也不敢离开轰鸣的厂房,我们仍将"持续劳动"等同于道德责任。但AI时代的生产力结构已发生根本改变——全球前1%的开发者创造的代码价值超过千万普通白领的总和。
系统冗余设计:担心"都不工作社会崩溃"是典型的线性思维误区。纽约地铁工人罢工期间,城市通勤效率反而提升17%,这揭示了系统自组织的强大韧性。现代社会早已超越依靠个体持续劳作的阶段,Uber司机和外卖骑手的流动性证明:系统会自发填补空缺岗位。
痛苦阈值经济学:那些看似"任性"的提前退休者,实质完成了精准的痛苦收益计算。当职场煎熬的边际效用损失(焦虑、健康损耗、家庭关系恶化)超过维持体面生活的经济收益时,退出就成为理性选择。某投行高管在36岁退休,因为他计算出继续工作十年可能获得的2000万收益,抵不上抑郁症复发的治疗成本。
— — — — — — — — — — — — — — — — — — — —
好吧,可是总觉得怪怪的,ai说现在生产力够发达了,有ai在,不用人类一直劳动,这种说法是否对ai有利?另一边社会潜移默化的共识,是人必须要劳动,这种说法是否对人类有利?
每种说法的背后,是否都有利益博弈?
我一个同事家里也是全款的房子没有买车 存款300-400之间 22年初的时候是250的存款 她老公在深圳年薪60个 她在武汉年薪10+ 他们家除了生活费一个月3000以内 几乎没有其他开销 。 也是焦虑的很 舍不得退休
@LocalCrush 也不太明白这安全感到底是跟社会有关还是跟个人有关,如果跟社会有关,按理说美国老百姓下限更低,住不起房子真有可能变流浪汉,而我们这起码不会真住桥洞,所以安全感只是因人而异吗?个体差异大?
@dl024
@rf0762 其实就是有时候工作压力太大的时候在想是不是影响身体和心理健康,但是又在想自己是不是矫情了,可是看到ai那句
“ 那些看似"任性"的提前退休者,实质完成了精准的痛苦收益计算。当职场煎熬的边际效用损失(焦虑、健康损耗、家庭关系恶化)超过维持体面生活的经济收益时,退出就成为理性选择。”
又有点破防
@lily2046 大佬 养老金 不是不让补缴吗 比如说我以前一年交300 我今年就不能补之前的了 只能今年按最高的交么 你咋操作的
@Mr_WangZzz 可以网上搜搜,具体的我也不清楚~ 这说的是给农村老年人的补缴,给父母补缴的人不少
条件和楼主类似,心态也有些一致的地方,我经常跟老婆开玩笑,我说等我攒够1000w我就在家当家庭主夫带娃让她出去随便去找份工作养家...
我想表达的是,这种焦虑心态其实很正常,大部分人都会有,不管你处于什么层次,你看看那些早就财富自由的大佬,那些明星,多少还在为了财富继续工作,历史上的名门望族都可以短时间灰飞烟灭,你就算皇帝都得天天焦虑消除掉那些威胁你皇位的人,更何况我们这种普通人呢,几百万也好,几千万也罢,未来永远是不确定的,焦虑也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的应该只是每个人面对焦虑的心态,说到底,人生是一场修行,在我们自己的认知内,坚强勇敢的活下去,毕竟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先来
@xhuihui940126 家里就两个人?生活费3000以内?
@feirousp 你们是一方全职吗?其实我如果不工作,应该全家也饿不死,因为另一半体制内,但是就完全没法维持现在的生活质量了,所以归根结底还是取舍的问题,就是当前工作带来的负效应有没有抵不上全家随心所欲消费带来的正效应
之前经济形势好的时候,那我当然愿意继续工作,毕竟工作还算有成就感,工作本身就正效应大于负效应了,现在经济形势不好了,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打个比方,以前是在游泳池里悠闲地游泳,顺便还能看看风景,现在是丢进海里拼命对抗大浪,我再爱好游泳一直这么着也吃不消啊,所以才会生出这种烦恼
所以就在想那些提前退休的,到底阈值是怎么触发的?他们是工作还没有多痛苦就退休了吗?还是说他们可以甘于过着完全隐士般的生活,只要饱暖有住就行?
只在小时候见过四十岁就办理内退的叔叔,那时候体制内好像还有不少这样的。他家里本身有旅行社,不缺公务员那三瓜两枣,退休了反而更好发展家里旅行生意(那时候公务员还年年组织单位旅游)。
现在只听说谁谁谁又失业了,好像都没提前退休这一说了
@Wing1314 对,我就是想探讨这个问题,就拿自由来讲吧,有时间的自由但是没有花钱的自由算不算自由,反过来算不算自由?所以世上根本就没有绝对的自由的吧?所以要想不焦虑,就是尽量洗脑自己时间自由才是自由,花钱自由不算自由?那如果自己就是洗脑不成功,那就认命吧,一辈子就是劳碌的命?这个观念到底是可以改变的还是无法改变的?
或者说,我更想知道,有没有人一开始是更看重花钱自由的,但是后来还是觉得时间自由更重要,于是提前退休了,但是是否最后还是觉得不能花钱自由,还是后悔了的?
就是人生岔路口有很多选择,但是选择很多都没有回头路,如果能知道其他人走过这些路的真实历程,不是挺好的吗?
@aireforce1 感谢理解,如果工作压力不大也不会在这想七想八的,能工作也挺好的
过早客微信公众号:guozaoke • 过早客新浪微博:@过早客 • 广告投放合作微信:fullygroup50 鄂ICP备2021016276号-2 •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