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谷东附近哪有可以钓鱼的地方? |
这周异常忙碌,手上的两个项目在同时运作,都需要我作为主讲人去客户那里做宣讲。
其中一个项目在竞争对手是华为的前提下,从通知算起就给我三天时间。华为的KA团队不管是做Pre还是做客户关系都是业界第一流的水平,平台间实力差距既然已经这么明显了,我反而没什么精神压力,给我机会,那就撒开了玩儿了。
宣讲前一天晚上破天荒熬了个大夜,为了保证逻辑完整,对PPT改了又改,写了逐字稿,编了段子,准备了可能交流的问题。最后的结果,单从宣讲当天的效果来说,赢不了华为,肯定也没输。
事实证明,人在心流状态下,大脑集中精神运转得飞快,思维变得异常活跃。这周的工作,让我不管是做产品也好做营销也好,仿佛开了窍,出现了更接近本质的思考。
“数智化不仅仅是政策趋势,也是人类为通往美好生活的潜在需求;数智化,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这是我串词中的一句,说实话,做To G项目这么长时间以来,我工作的团队一直都是以政策和标准为依据,以业主的需求为导向,然后将共性的需求抽象出来形成产品。但是真正落地的过程中,常常理想是做产品,实际上项目在机缘巧合交付了一次之后,下一次遥遥无期。
做出来的产品是否能真的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获得丰厚的回报,似乎一直是个玄学。
如何预测未来,识别真正的趋势,如何做出可复制推广的产品,这是我的本周思考。
人们通过编故事来预测。人们预测得少,解释得多。不论是不是心甘情愿,人们总是生活在不确定的状态中。人们相信只要竭尽全力,就能预测未来。人们能够接受任何合乎事实的解释。写在墙上的字迹,不过是隐形的墨水。人们总是努力想得到他们已经得到的知识, 对未曾拥有的新知识却退避三舍。人是一种带有确定性的生物, 被扔进了一个充满不确定因素的宇宙。在人和宇宙的较量中,结局一定出乎意料。已经发生的事是那些原本就不可避免的事。
我就是金鱼,公众号:金鱼永不眠
《思维的发现》:书呆子的反思
首先,反思第一点,认为“数字化是未来趋势”是思考的结果还是被各种新闻以及研究报告洗脑的结果?研究政策是否有用?宏观经济与微观产品之间有多大联系?
我来回答,有用但是作用不大,客户并不会仅仅因为产品符合政策导向就买单,也不会因为产品难用而拒绝买单,毕竟已经乙方中标了。相对比于ToB、ToC领域,To G领域的产品难用且难看非常多,还同质化非常严重。所以当政策依据出现在各种MRD文件、立项说明书、宣讲PPT的背景说明里时,证明了这么缺乏逻辑的推论,其受众是多么广泛。
那么回到本质,趋势是如何产生的?政策引导是如何决策的?政策引导与趋势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我之前发过一篇文小芒的一篇文章,文小芒:以蚂蚁算法为例说明简单规则在复杂系统里的力量
芒总用很生动的例子说明了复杂系统中涌现,也就是趋势产生的原因和过程。但是这篇文章并没有展开说的是,食物的演化。我们为什么这是食物而那不是食物,食物是如何产生,又是如何消耗的,当一个地方的食物快被消耗完,如何发现下一个食物丰沛的地方的?
芒总提出,认为“什么是食物”是一种自然的本能,通过蚂蚁算法,蚂蚁总会找到食物和信息素密集的地方聚集。那么政策就像是人为播撒或者控制信息素以及食物,是一种人工干预的过程,这种干预是否能有效果,是否能持续有效果,那得看这个路径最终是否能发现更大食物来源。否则,食物耗尽,昙花一现。
其次,几千年来,我们看待“什么是食物”已出现巨大的变化,这要归功于技术的演化。那么如何保持自然本能优先发现巨大的食物矿山,而不是仅仅跟随政策指引亦步亦趋,是另一个需要反思的问题。
举个栗子,对“干净光鲜便捷秩序”的向往是本能,所以城市化是趋势,“乡村振兴”、“西部大开发”等等始终没有发展起来。工业发展仅仅是城市化进程的手段,并不是决定性因素。
那么数字化是不是趋势呢?
张小龙在《微信的产品观》中提到,“人是环境的反应器,人是懒惰的、时尚是驱动力、人是没有耐心的、人是不爱学习的、群体是‘乌合之众’、需求是满足人们的贪嗔痴”。虽然说,C端产品是由需求驱动的,B端产品是由业务驱动的,但是我们仍可以借用张教主对于群体的定义来作为参考。
数字化完全顺应了人不爱思考的本能,在不确定性的世界中提供确定性的数据来做决策,数字化是趋势没错。
最后,我们判断了数字化是趋势,尝点政策的甜头和找到真正的矿山之间的距离有多远呢?业务增长的角度去看,数字化是否真的能帮助企业决策,加速业务增加才是检验数字化服务供应商能力的最终标准,也这个供应商是否能找到矿山的关键。
从需求角度来说,如果企业客户所处的行业没有增长的空间,在数字化只能锦上添花无法雪中送炭的情况下,增长的利润可能无法超过数字化的成本,说服客户买单实在很难。
从供给的角度,数字化服务供应商分为卖课的、做咨询的和做全案落地的,这其中做全案落地的又分为做设计的和做建设施工的,做建设施工这一层又分为基础平台建设和做应用能力建设。
产业链上每家公司提供服务的方式不一样,客户群不一样,所以产业规模不一样,服务门槛不一样,要求的能力不一样,能产生的利润不一样,如何定位又是一个复杂的决策。社会需要什么,我要做什么和我能做什么之间的交叉空间,其实并不大。
定位同时需要伴随思考,如何抽象出有价值的业务,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实在想不完也讲不完,边实践边思考吧,如忙总所说,保持多样性,寻求正反馈是找到矿山的底层规则。
写了这么文字,感觉有点像梦呓,有点天真好笑,中国的to G的项目是市场化的吗?
中国咋没有在to G哪怕是to B的信息化领域产生世界500强。老美好歹养肥了一众的500强,如IBM/HP/Oracle/Salesforce。他们营业额大头都在to B。
中国to B和to G的市场就不大吗?为什么这么庞大的市场偏偏养不起来营业额十分能打的IT公司?
不就是看似是一个巨大的湖,被人为筑起众多阡陌,隔成了无数的小池塘?小池塘怎么养得活鲸鱼?
这种状态,你想破脑壳都没用。啥啥高端的产品方法论,最后发现只能干成一个个孤立的项目。
有人说,搞成一个个小池塘,鱼只能被人专吃,这吃相太难看。好啊,那就搞招投标啊。
但多搞过几次投标的,只有傻子还信这个东西啊。
过早客微信公众号:guozaoke • 过早客新浪微博:@过早客 • 广告投放合作微信:fullygroup50 鄂ICP备2021016276号-2 •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