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elia2018 羡慕,不过新时代了要是我做不到,不仅仅是学历,相差太大太难相处了 。
@Amelia2018 羡慕,不过新时代了要是我做不到,不仅仅是学历,相差太大太难相处了 。
也可以看看那几部烧脑电影 恐怖游轮等等
前天重温了了 阿甘正传
拍的确实好,又苦又甜的人生,最终还是有光明的未来。
不过现在再引进估计乒乓球那段会删除。
A站那个rap笑死了
三甲就可以了。这个年龄半年做一次,700左右
地信等等做二次开发的还有吧?
现在基本上是web开发的
既然是原则性问题那说明利害就行了啊,正常来说领导见过场面的应该理解呀。
咦,社区在上海读过书的不少嘛,有群么?
隔壁小学弟,加油哦。
楼主给个建议或者提议呀?
如果是IT这一行的,社区里面有一些技术大牛,自己关注一下就好,不喜欢的不理就行,貌似版内屏蔽不起作用
武汉的话,江夏八分山,做好防蚊防虫。
漏水或者腻子粉的问题。
余额宝或者小金库或者银行的小额投资挣点辣条钱知足了
收吃灰物件
收kindle
刷题看书先把基本功(基础算法能力)打牢,写写学习博客,然后找实习。
哈哈
我在帝都那会,合租遇到个在隔壁百度实习的,小我三岁,合租第二天早晨,直接敲门说让我做饭给他吃,说自己病了。
真不客气不当自己是外人那种,好无语,最后发现也只是小感冒。
工作这么多年了,牛人遇到过一些,特别小打ACM出来的等等也遇到过,现在看来,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是分开的,人的智商和人品、情商也是分开的,深有体会。
不像高中那会以为学习好人就各方面都好,太天真了惹。
不好意思就穿防晒衣戴帽子呀 /滑稽
另外欧美女生夏天几乎都不打伞,中国女生在国外打伞也同样让外国人觉得很奇怪。
打不打伞完全是个人选择,无关性别,在乎别人看法干啥?
坚持不下来,,,楼主可以买个跑步机
@Moke_nn 心理学案例:海因兹偷药
楼主,中国有鸿毛大力丸等等一系列治百病的药呀,上周看见在广州药店还有卖 /拍桌
天气好空气好,心情就特别好,美滋滋
这片子让我想起好多药
莎普爱思 香丹清 曹清华 鸿茅药酒 等等
帝都吧,平台不一样。
银行挺舒服的,虽然刚毕业那会瞧不起不乐意去,现在有点后悔,哈哈。
感觉银行IT技术比较落后,最明显就是工行IT部门了,我在工行总部做过一年驻场,闲怕了。
年龄这个问题是个问题,因为IT互联网行业大龄的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是未知吧?
也正是年龄问题我从北上回到武汉,武汉这边好点的需要大厂经历。
很简单,问下自己是不是刚需?有不有其它通勤方式?
愿意折腾就北上,格局不一样。
今天刚注册的号,社区都是这种帖子么 //抠鼻
帖子还在啊,哈哈
我觉得先尊重考生的兴趣吧,有种观点是从经济考虑的:家庭一般选计算机类,家庭优越选金融类。
有一定道理但是不完全认同。我毕业那会最高分都去了最热门的生物,毕业有出国读博的,有转行到完全不相干行业的,也有做计算机交叉行业的,这个专业从专业就业来看很局限现在看也看不到出路。
所以专业选择慎重考虑一下,人多了就不值钱的道理嘛,社会也不全是码农。我的建议是兴趣入手,理科生嘛,数学重要、英语重要,可以读计算机交叉的专业,发展更多元一些。
另外尽量读名校,重点专业,在不能读计算机专业但能读名校次一点专业的情况下我建议选择后者,大学接触到半个社会了,名校的人脉不是低一层次的学校能比的。另外名校出国申请也方便,这个深有体会。
@jack155 因为排名不够呀,从14年开始好多二本变成一本了,现在的理科一本线相当于14之前的二本线,当时一本线人数在3w名左右。这个分在我那年高考上华科绰绰有余,我当时627排名1555,今年这个分排名不够,而且12年以后共建生也没有了,加上对省内缩招了几百人,当然不行啦。一般华科得4.5k名以内。
/抠鼻 先看看省内名次,名次都不知道楼上这些怎么推荐的??
教育部刚出的双一流有计算机的专业排名,结合名次选呀。
过早客微信公众号:guozaoke • 过早客新浪微博:@过早客 • 广告投放合作微信:fullygroup50 鄂ICP备2021016276号-2 •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