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早客
  • 首页
  • 节点
  • 成员
  • 广告投放
  • 登录
  • 注册

穷人为什么很难靠努力改变人生?【书评】

阅读 • IP_Lawyer • 发表于 10 年前

转载自秋叶的书评
原文地址:http://book.douban.com/review/6916101/

美国专栏作家芭芭拉·艾伦瑞克在1998年,为了体验底层美国人民的生活,选择了六个地方,在不同的城市去打工。

为了确保她能真实体验当地底层人民生活,每到一处她隐瞒自己身份,断绝和过去朋友来往,全靠1000美元的积蓄开始。

不过她还是给自己做了一个决定,必须要有一部自己的车子,否则太不方便了。在美国养车成本真比国内便宜太多,这个有车族一样可以是穷人。

在这些地区,一个没有学历的普通人能找到的工作一般时薪是6~7美元,一天八小时工作下来,也就是50美元,一个月工作25天也就是1250美元。

但是如果想离工作地点近一点的话,往往房租就得占到600美元以上,这对一个月收入1000多美元的人负担太重了。

所以她不得不到离工作地点几十公里的地方租房,但这样养车的成本,还有吃便宜且没有营养的快餐,一个月还得400~500美元买食物和汽油。

然后,然后就所剩无几了。

在一个陌生城市最开始找工作的几天会更难,因为还没找到稳定的住处,不得不去旅馆过渡几天,这几天的住宿会很快把1000美元积累耗光,等找到工作,拿到第一笔薪水,钱得赶紧支付房租。

芭芭拉在不同的城市,换了六种工作,有零售,有清洁,有老人服务,但是结局都一样:

她发现自己陷入一个困局。

因为没钱,不得不住在偏远地方
 -->因为住在偏远地方,所以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在路上
 -->因为花费很多时间在路上,她用于提升自己和发现更好工作机会的时间越来越少
 -->为了应付房租和生活成本,她不得不说服自己承担更多小时工作或者兼职
 -->因为花了太多时间做各种劳苦的工作,她渐渐成为一个工作机器,无力做任何其它的事情,直到情绪爆发离开

然后换一个地方,进入下一个循环。

是的,换了六份工作,不管多么努力,也不能换来一个未来,在沃尔玛也不行。一个可笑的事实是,她们这些在沃尔玛做服务的人,卖不起在沃尔玛做促销的商品。

好吧,把镜头拉回到中国的2014年,你会发现作者似乎说的不是1998年的美国,而是今天的中国。

这本书非常清楚明白告诉很多人一个事实:
  
仅仅靠努力,穷人是很难改变命运的。

要改变穷人的命运,除非整个社会为他们付出真诚的努力,而不是表面喊着要平等正义,其实把自己的一点点小幸福都建立在无数蝼蚁一样的草民没日没夜的工作基础上。

我们也许很难马上去做什么,但是我们至少看到穷人的时候,不会轻易指责你们为什么不去努力?

改变一个人命运的往往是好的社会制度,比如公平的教育制度,在闹市区建立给穷人住的密集但是廉价的住房,比如给穷人也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

给他们安全,其实也是让自己的未来更安全。如果太多的人陷入贫困而不能自拔,他们不会”寒门出贵子“,而是更可能变得对社会充满敌视。

当人处于绝望时,更愿意和别人同归于尽。别忘了,绝望的人很难伤害真正有权有势的人,他们只能伤害离他们最近的人。
  
别犯任志强式的错误(虽然他是个真性情的人),如果他爸爸不是商务部副部长,而是一个家庭背景非常差的孩子,光凭他那样努力是很难成功的。要知道,和他一样聪明比他更努力的穷人很多,他们大都成了炮灰。

作者: [美]芭芭拉·艾伦瑞克

副标题: 当专栏作家化身女服务生

原作名: Nickel and Dimed : Undercover in Low-wage USA

isbn: 7550211558

书名: 我在底层的生活

页数: 264

译者: 林家瑄

定价: 32.00元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14-8

加入收藏 新浪微博 分享到微信 ❤赞 2976 次点击 0 人赞 0 人收藏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共收到14条回复
mantout 10 年前 #1 赞 0

千言万语化成两个字:拼爹!

Tea_girl 10 年前 #2 赞 0

看到有一篇文章写到关于“穷人思维”,很有感触,贫穷会降低人的判断力,既而去选择最容易达到的利益,失了远见和长期的发展。

Tea_girl 10 年前 #3 赞 0

原文地址在这里:《贫穷会导致判断力下降吗?》

,http://site.douban.com/220187/widget/notes/15630277/note/401347614/。

Patenter 10 年前 #4 赞 0

所以在做任何决定之前都仔细考虑一下,避免落入“穷人思维”的短视中。

sakura_momoko 10 年前 #5 赞 0

人的思维是很固化的,思维轨迹也不那么容易改变。

IP_Lawyer 楼主 10 年前 #6 赞 0

能够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就是最大的平等。

IP_Lawyer 楼主 10 年前 #7 赞 0

分享一篇文章:

《如何通过自学技能改变命运?》

http://www.douban.com/note/401439437/

Sophie 10 年前 #8 赞 0

《真实记录十四个孩子的50年不同人生!》

文/曼佳

英国有部很了不起的纪录片,一个导演可能初衷是想验证在英国社会阶级是很难逾越的,富人的孩子依然是富人,穷人的孩子依然是穷人,选择了14个不同阶层的孩子进行跟踪拍摄,每七年记录一次,从7岁开始,14岁,21岁,28岁,35岁,42岁,49岁,一直到去年的56岁,几十年过去,还是那个导演,从青年到老年,还是那群人,从儿童步入老年。

原文地址:
http://www.douban.com/note/330503326/

jasmine_flower 10 年前 #9 赞 0

社会的阶层正在慢慢固化,但通过努力改变命运的例子还是有的。

jasmine_flower 10 年前 #10 赞 0

这本来就是一个穷人更穷,富人更富的时代嘛,马太效应啥的。

Support_You 10 年前 #11 赞 0

回帖文章质量不错,值得好好研究一下。

Sarah_inUS 10 年前 #12 赞 0

其实我想说句另外的大实话:贫穷的思维不可怕,贫穷才最可怕!!!

theone 10 年前 #13 赞 0

我高中时最好的朋友是个土豪,家里有钱人也厚道,他成绩不好,考试都是兄弟们递小抄,三年下来好歹糊弄了父母,但高考一塌糊涂,志愿全都落空了。十年后我去他家找他喝酒,提起当年他泪流满面,说真后悔那时候没好好学习,现在兄弟们都在北京上海,见个面好难,伦敦这个破地儿,连个能喝酒的地方都没。

zhouever 10 年前 #14 赞 0

怎么看都像是为作新书,强说愁。。。。同样是生活有的人找方法,有的人找理由吧。

请绑定手机号后,再发言,点击此处
Guozaoke.com—源自武汉的高端交流分享社区
相关主题
怎么带小学生喜欢阅读三国演义、水浒传?
谁给推荐几本好书
昨天看到社友让推荐书籍,我想大概是刷视频刷太累了(分享我收藏的年度热门书籍汇总)
DeepSeek推荐的10本网络修仙小说
最近待业在家,无聊写起了小说,发在起点,名字叫《赛博修仙者》
小学《语文》课本:春天
资本大厦楼下的书店关了,有没有规模相当的书店呢?
我们来读书吧
生活是不是很乏味?来了解下其领域吧,读一本就够了!欢迎补充
明朝那些事儿,鬼吹灯,盗墓笔记,哪一部历史地位最高?

过早客微信公众号:guozaoke • 过早客新浪微博:@过早客 • 广告投放合作微信:fullygroup50 鄂ICP备2021016276号-2 •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