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早客
  • 首页
  • 节点
  • 成员
  • 广告投放
  • 登录
  • 注册

拿着200万 一家光谷90后创业公司的日常

阅读 • guangguer • 发表于 9 年前 • 最后回复来自 thomas325 • 9 年前


**从来没有一代人,如此年轻,就被裹挟到如此炙烫翻滚的资本与热钱中。

他们是90后 大学生 创业者

他们是万众创业浪潮中舆论光环与争议的焦点。他们也是构成光谷活力最重要的群体之一。

然而,他们真实的工作和生活状态究竟是怎样的?

我们选择了光谷一家媒体舆论喧嚣之外的非典型90后创业公司,用一个月时间,走近它,观察它,记录它真实的日常。

他们拿到了200万天使投资。投资人正在期待他们上市,不懂互联网创业的CEO妈妈却忧心忡忡:“天哪,上百万的钱,你要怎么还?”而CEO黄铁森则说,今年10月到明年2月,会有一大批创业公司死掉,他不想过多去思考自己会不会成为其中一员。

-| 记录 |-

拿着200万 一家光谷90后创业公司的真实日常

图文=嘉木  汉涛 |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这是华科对面一个普通的居民小区,门禁森严,如果没有人带领,外来者谁也不会知道,这里隐藏着几十上百家的创业公司。


森果是其中之一,森果的全称是武汉小果科技有限公司,2014年12月注册创立,目前在做一款水果o2o的平台工具。截至10月19日,公司共有11名正式和实习员工,除了CTO之外,全都是90后大学生。

黄铁森 | CEO 


公司的CEO叫黄铁森,去年刚刚从华科毕业。但他早从大三就开始创业,在校园里用微信卖水果。


在黄铁森看来,他之前只是做生意的校园水果贩子,而现在是有成熟产品思维的互联网创业,他认为他的森果会改变和颠覆20年没有变化的传统水果行业。


这个由卖水果发展起来的互联网创业公司里,目前的全部工作都集中在键盘和一块小小的电脑屏幕上,包括产品设计、开发、迭代,线上推广和用户互动。

乔迁 | CTO


公司每天早上9点上班,身为CTO的乔迁打着哈欠打开电脑。

28岁的乔迁是这家公司目前唯一的非90后,也是公司的技术核心。2010年从华科毕业后,做过手游创业,技术外包,曾做过武汉智能公交和地铁AFC系统。

他之所以接受黄铁森的邀请,加入森果,是因为他认为,未来十年,物联网将大有可为,而森果可能在其中获得成功的机会。


森果的整个技术团队都经由乔迁搭建,对他来说,创业就是:“有一个bug解决了,好开心。”+“有一个bug好久解决不了,好沮丧。”

在公司,所有人仍然沿用学校的辈分称呼,叫乔迁”学长“,不过森果现在拒绝使用在校大学生做技术员。原因来自惨痛的教训,“以前一个大学生做的东西,有了真实数据后,开始不断出现bug,又无法删除。”

目前,森果在拉勾网上开出的技术人员招聘工资为8k到12k。有求职者反馈,公司有一种"想找大牛,不差钱“的气质。


底气来自投资。作为一个供水果商家免费使用的O2O平台工具,森果虽然还没找到盈利模式,但已经在2015年年初分两次拿到了共计200万的天使投资,正处于"高速发展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找人。

李冲 | python工程师


李冲就是黄铁森给自己找到的第二个技术员。他是黄铁森的高中同班,毕业于武汉大学。大学毕业后,李冲曾短暂地在深圳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不习惯天天挤2小时公交上班,很快辞职。

回到武汉后,李冲一开始没有想过要加入一家创业型公司,但耐不住黄铁森求贤若渴的软磨硬泡和美妙的蓝图描绘,最终加入森果。关于未来,他说:“反正就是写代码,公司要真倒了,就换一家呗。”


不过,每次家里人打电话,问起他的工作情况,他都含糊其辞,说自己在一家有几十号人的白领公司上班。


但实际情况是,森果连正规的办公地点都成问题。虽然近两年,各种创业孵化园雨后春笋般在光谷冒出来,但森果既没有选择普通的写字楼,也没去公司名片上写着的孵化园,因为那里的房租比现在的居民房要贵一倍。在CEO黄铁森看来“孵化园就是用来骗房租的。”

虽然有时候会被周围的居民误会为传销,但居民房也有额外的福利——可以为员工提供住宿。


只是,这项福利,CEO黄铁森享受得并不充分,因为大家在他的卧室开发了一些其它功能,比如会客室,储藏室,打印室、培训室,“我想一个人静静”室……


搬进居民房之初,黄铁森以为会很快搬出去。但现在,公司已经在这里住了一年多。如果人再多一些的话,就会坐不下。黄铁森希望能尽快找到一个新的地方,”一个普通的写字楼吧,有一种和其它公司竞争氛围的地方,还没太想好,反正现在的地方有点太小作坊了。“

在黄铁森的规划中,公司拿到天使投资后的初期,主要是打磨产品,主要员工都是程序员和UI设计师。所以现在,公司还缺运营、市场和客服。

周兵 | 前端工程师


周兵今年5月加入森果,上一份工作也是在一家创业公司当程序员,”当时不知道创业是什么,稀里糊涂就进去了。“

进去一年后,那家公司倒闭散伙。虽然没有拖欠工资,但周兵还是将那一次经历形容为惨败,因为”眼睁睁看着做的事情失败了。“

加入森果之前,周兵非常犹豫,“毕竟要结婚了,还是要考虑一下稳定的问题。”但最后还是被黄铁森描绘的宏伟蓝图打动,来到了森果。


其实森果同样有过失败的经历。办公室里如今还挂着一副地图,那是森果的前身水果帮时,黄铁森曾梦想把自己的微信卖水果事业发展到祖国的大江南北,加盟的小红旗插遍雄鸡,但后来,他发现走出华科都难。

黄铁森反省说:”没有实业经验的90后还是做互联网创业更合适。“

孙梦华 | 后端工程师


孙梦华也是黄铁森的高中同学,毕业于华科数学系,2013年曾帮黄铁森当过一个月的校园水果配送员,毕业后进入一家为房地产企业做网站的技术公司,刚刚要升职的时候决定转型,想加入风起云涌的互联网创业。

他说之前做的企业网站只能算一个工具,加入森果后,才算真正进入了广阔的互联网天地。

刘雨果 | web前端工程师


今年24岁的刘雨果拒绝拍照。他说自己进入森果纯属缘分,“就是投简历投到了”。他的前东家也是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老板是一个中年人,听说互联网创业很流行,也想进来蹚一趟浑水,“居然让程序员去做采购。”这实在伤害他作为一个程序员的职业尊严,心酸得”不提也罢“。

他觉得90后是真正懂得互联网的一代。即使不是森果,他也会选择其它的互联网创业公司,因为“那种感觉就和在大公司不一样,知道吧?”

他甚至觉得自己和大公司里的人都不能好好对话。

何叶 | 职位模糊的前端工程师


何叶是技术部唯一的妹子,她对自己的职位描述有点拿不准,“我好像什么都在做,对吧?”她犹豫地请示对桌的CTO乔迁。

何叶毕业于武汉设计工程学院,2013年毕业后,回到家乡黄石一家互联网公司做前端,为一些商场写网页。这家公司也是一家创业公司,创始人是一位当地的中年人。

何叶说自己在那家公司呆了一年,毫无进步,所以决定回到武汉。之后,她通过拉勾网找到森果,成为第四名员工。


在森果,她觉得所有人都比她厉害,工作最大的感想是“认识了很多厉害的华科学生,学到了很多在家乡学不到的东西。”正是这个原因,让她在森果的人员流动中岿然不为所动。如今,在森果工作一年的她已经是元老级员工。

王倩龙 | ui设计师


王倩龙今年毕业,找工作时只投创业型公司,他认为成熟的大公司工作分工太流程化,只有在创业公司才能更完整独立地实现自己的想法。“我的能力不足以自己创业,但是能跟着一个创业公司成长,也挺好的。”

王星星 | 运营


22岁的王星星是武汉当地人,毕业于武汉大学,10月5号加班期间入职,成为森果团队最新的一员。来到森果之前,她在上海一家公司做新媒体运营,那家公司是个性化定制安全套的。

森果的薪水没有上海高,但王星星看中森果是武汉第一家针对B端的水果平台工具,所以就回来了,“年轻人创业赚钱不是第一目的,更多是情怀。“

她说自己也有创业的想法,"五年内不会,缺经验。"但她却不在乎黄铁森没经验,"需求摆在那儿,没经验也不会太差。"

徐淑欣 | 实习设计师


徐淑欣是华科在校生,今年大四,通过朋友介绍,来森果实习,已经3个多月。徐淑欣喜欢森果,觉得这里有一种家的氛围。


在森果,员工不光可以住在公司,而且公司还有”食堂“解决大家的午饭和晚饭。


最初,大家也是各自叫外卖或出去吃,但黄铁森觉得外面的饭又贵又难吃,干脆将公司闲置的厨房利用起来,请了阿姨来做饭。

厨房就在办公室边上,没有门,一块万能的半截布帘权做区隔,每天快到饭点的时候,整套房子就弥漫着腥香麻辣的饭菜香,键盘声里伴随着乒乒乓乓锅碗瓢盆一片响。

厨房里的阿姨做菜的时候,能听到这帮整天对着电脑的年轻人讨论产品、bug、数据和店铺……凭”店铺“这个她唯一听得懂的关键词,阿姨猜测”他们可能是做电商的吧。“


午饭和晚饭一般都是6菜一汤,每个人的碗筷都是固定配置,不混用,吃什么,则由阿姨全权定夺。饭桌上的时光是一天中的轻松时刻,大家绝口不提工作,专心聊八卦,点评阿姨的手艺,调侃大胃王,并争取尽快吃完,不最后一个洗碗。


吃饭的间隙,黄铁森接到一个上海果商的电话,谈合作的,赶紧出去接。

和很多的90后一样,黄铁森其实非常讨厌接电话,他认为接电话是一种带有强烈强迫性的行为,“有事用微信不就好了吗?”

但为了公司业务,黄铁森现在常常一天要接十多个电话,回复数百条微信。


中午是公司难得的休憩时刻,黄铁森坐在椅子上直接睡着了。


在黄铁森的桌上,摆着他刚买不久的公司管理类书籍。《不懂带人 你就自己干到死》,这道出了他上半年带公司做运营的心声。

他说自己上半年就是一个什么都亲力亲为的产品经理。下半年,他要求自己要从产品经理向一个互联网创业公司的CEO转型,因为产品经理只需要细抠产品,而CEO则“需要更大的格局,把握团队方向。”


除了呆在居民房里看书学习做CEO,黄铁森也会偶尔出去参加一些创业者分享会。这天有个分享会就在华科一家咖啡馆举行,来的都是“华科的大学生创业精英”,大家基本都是熟人,一起交流了很多互联网创业做产品、推广、管理,包括找投资的经验和心得。


以张小龙、姚欣为代表的华科毕业生在互联网行业呼风唤雨,吸引和鼓舞着一批批华科的大学生加入互联网创业浪潮,由此,也形成中国互联网江湖里声势显赫的华科系。

通过华科校友组成的华科系创业圈,黄铁森不用去创业咖啡馆或孵化园堵投资人,或者去各种大学生创业比赛杀出一条血路,就可以接触到武汉甚至全国的投资人。他的两笔天使投资,就是来自这个圈子的熟人介绍达成。一笔来自上海,一笔来自北京。

而那位上海的天使投资人之所以在接触黄铁森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就决定投资,最主要的理由是”信任黄铁森这个人”,投资人并不看重森果目前是否盈利,因为“他们以后可能就是上市的“。


出门找投资、谈合作,只是CEO黄铁森的事情。对于森果的其他团队成员来说,创业的全部日常生活和所有时间,都蜗居在这个100多平方的三居室里。


和很多创业型互联网公司一样,加班对森果员工来说,是生活的一部分,晚上八九点是每天的正常下班时间,遇到产品迭代或者有大的bug,半夜一两点下班也不稀奇。

这天下午六点半,吃完晚饭,就在办公室里短暂地休息10到20分钟后,公司全员继续干活。


晚上11点多,办公室终于空了。李冲打了一小会儿网络游戏,又打开了森果的后台,开始敲代码。

李冲说自己还挺享受现在这种创业生活的,不用出门挤公交,连早饭都可以请同事代劳,每天就是:起床,敲代码,吃饭,敲代码,睡觉,敲代码,代码,码……

英梦华 | 运营 


除了产品和代码,支撑这个互联网创业公司运转,还有一个东西:数据流量。也就是使用森果O2O平台的用户数量和每天交易的资金流水。这是负责运营的英梦华每天都要看十几遍的数字。

英梦华是江西财经大学的学生,今年大四,还未毕业。2014年暑假,她参加央视一个与创业有关的大学生活动时听说了黄铁森的创业项目后,独自一人来到武汉考察,决定加入。

她现在是森果的运营,兼财务和客服。

她还有个特殊的身份。

第一次去采访时候,英梦华畅谈了自己的创业梦和对森果的期许,半个小时后,坐在对面的黄铁森终于忍不住了,从座位上拍案而起:“你怎么还没聊到我们是情侣这件重要的事情呢?”


英梦华和黄铁森是去年10月在一起的。当时,两人认识不到三个月,第二次见面。

黄铁森讲述的恋爱过程是:“她第一次来武汉,无亲无故,多危险啊,我说你既然来了,就住公司吧。她竟然就真住公司了。也没想想,可能我才是最危险的!这么单纯的姑娘哪儿找去啊,赶紧追到手。“

千里迢迢加入一个创业公司,选择一个大学生创业者做男朋友,在英梦华看来,这一切都理所当然。


作为一个同样有着创业梦的大学生,英梦华说,在第一次考察黄铁森和他的公司时,她就觉得“靠谱!”

在英梦华眼里,两个人的工作、生活和梦想自此融为一体。两个人更像战友,而非情侣。甚至,产生矛盾分歧时,她也是以下属而不是女友的身份做出让步。

不过,和黄铁森在一起的事情,英梦华没有告诉父母。她说他们比较传统,不了解年轻人的创业,会担心她受骗。她打算等自己大学毕业后再告诉他们。


自产品上线后,两个人的办公室恋情开始出现新内容:拿用户的增长数据打赌,黄铁森输了的话,要请英梦华出去吃烧烤。

靠线上的口碑传播,森果目前已经有40多个城市的2300多家店铺接入,用户11万多,每天的平台交易超过1000单,日流水超过1万元。

对这些数据和每一个数据增长的节点,黄铁森和英梦华都倒背如流。


和许多互联网创业公司一样,对于还没有找到盈利模式的森果而言,这些用户数据就是生命线。它决定着,森果能否在下半年拿到千万级别的A轮融资,继续作为一家大学生创业公司,活下去。

作为公司的创始人和CEO,黄铁森是唯一没有工资的人,但关于森果的盈利模式,黄铁森目前并不关心,他说,对于有数百亿”可挤压中间利润“的水果行业而言,只要有用户数据,盈利模式总能找到,而他目前要做的,就是做好产品。

但黄铁森的母亲,这个不懂互联网创业的CEO妈妈,在黄铁森初次拿到天使投资后就吓得不轻,“天哪,上百万的钱,你要怎么还?”

她每次打电话都会忧心忡忡的逼问黄铁森,钱,到底还了没有?

  • The End -

  • 版权信息 -
    本文版权属于光谷客
    | 转载或者合作请联系 |
    QQ / 3111520445
    Email / guangguke@outlook.com

长按下面二维码 ,和谷哥一起发现真实的光谷

加入收藏 新浪微博 分享到微信 ❤赞 7070 次点击 3 人赞 1 人收藏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共收到21条回复
bandrock 9 年前 #1 赞 0

哈哈,这不是熟人嘛。

Anotherchance 9 年前 #2 赞 0

喜欢这种深度报道本地创业公司的文章。很有价值。

Mario 9 年前 #3 赞 0

jingqiang11 9 年前 #4 赞 0

创业维艰。

asa1230 9 年前 #5 赞 0

赶紧结婚。不然公司成功了,你啥都没有!!!

zhouever 9 年前 #6 赞 0

给摄影点个赞

lxyz 9 年前 #7 赞 0

从来没有一代人,如此年轻,就被裹挟到如此炙烫翻滚的资本与热钱中。

是吗?

whsh 9 年前 #8 赞 0

我也在创业公司呆过,而且是属于后来失败了的。也是一种经历吧,对刚毕业的学生来说未必不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vvalue0223 9 年前 #9 赞 0

这就是个选择了,毕业之后,是去稳定的大公司当一颗螺丝钉呢,还是去创业型公司独当一面呢?

haotrader 9 年前 #10 赞 0

很不错啊。

windboy 9 年前 #11 赞 0

“以周鸿祎、张小龙、姚欣为代表的华科毕业生在互联网行业呼风唤雨,吸引和鼓舞着一批批华科的大学生加入互联网创业浪潮”,周鸿祎是西安交大毕业的,谢谢!

imopf4 9 年前 #12 赞 0

周不是华科吧,周本硕都是西安交大的。

byrdcookie 9 年前 #13 赞 0

@lxyz 很明显不是。。就近说,80年代刚刚改革开放的创业潮,和90年代的互联网创业

guangguer 楼主 9 年前 #14 赞 0

@windboy 谢谢 已更正

frankfang128 9 年前 #15 赞 1

迁哥!居然是迁哥,我去我居然在这里看到你了!

edisonator 9 年前 #16 赞 0

支持乔迁

ihowe 9 年前 #17 赞 0

创业就创业,为什么都喜欢打一个80,90的标签?

Jenny_jingxue 9 年前 #18 赞 0

看了这篇报道,很想和他们聊聊天,想必公司的氛围很不错。

Jenny_jingxue 9 年前 #19 赞 0

很想把这个文章分享到朋友圈,发现不能直接分享

andigo2015 9 年前 #20 赞 0

@Anotherchance 很有同感!
这种图文并茂的深度报道,非常精彩,摄影也很到位,点个赞!
创业艰辛,支持这位仁兄!

thomas325 9 年前 #21 赞 0

真细致和全面的报到。。加油

请绑定手机号后,再发言,点击此处
Guozaoke.com—源自武汉的高端交流分享社区
相关主题
怎么带小学生喜欢阅读三国演义、水浒传?
谁给推荐几本好书
昨天看到社友让推荐书籍,我想大概是刷视频刷太累了(分享我收藏的年度热门书籍汇总)
DeepSeek推荐的10本网络修仙小说
最近待业在家,无聊写起了小说,发在起点,名字叫《赛博修仙者》
小学《语文》课本:春天
资本大厦楼下的书店关了,有没有规模相当的书店呢?
我们来读书吧
生活是不是很乏味?来了解下其领域吧,读一本就够了!欢迎补充
明朝那些事儿,鬼吹灯,盗墓笔记,哪一部历史地位最高?

过早客微信公众号:guozaoke • 过早客新浪微博:@过早客 • 广告投放合作微信:fullygroup50 鄂ICP备2021016276号-2 •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