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早客
  • 首页
  • 节点
  • 成员
  • 广告投放
  • 登录
  • 注册

中年深圳之烦恼

阅读 • plutomoon • 发表于 7 年前 • 最后回复来自 qwerhc927 • 7 年前

https://mp.weixin.qq.com/s/uzj1Ob0W4dazDzgowGv8jg

加入收藏 新浪微博 分享到微信 ❤赞 4087 次点击 0 人赞 3 人收藏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共收到37条回复
wiwqw2016 7 年前 #1 赞 0

我差这一百多块吗?我差的是一千多万。

qiang 7 年前 #2 赞 0

这两位90后大学毕业后,经过自己的奋斗,终于攒够了好几万块钱,再在父母千万资金支持下,实现了自己的深圳梦。

tianshi4444 7 年前 #3 赞 4

别这样,我以我为例吧:
2015年,我39岁,女儿刚出生,不能再不赚钱了,就从武汉到深圳;
三年时间,住宿舍,生活费想办法弄外快,薪水为家里在光谷东买了2套房子,
去年,我离婚了,要了孩子,财产分割的时候,婚后买的3套房子,我要了一套,目前还欠一笔老婆的生活费;
今年,我在临深片区买房了。
在深圳,只要你努力,一定会有出头的机会。在深圳,你想过得好,不管你什么门道的生意,勤奋是必须的;
当然,深圳也是战场,我40+的人其实在很多领域已经没有立足之地了,我都能在临深地区买房,90后你们有什么理由不如我了?

tianshi4444 7 年前 #4 赞 0

乘着年轻,一线城市,甚至国外都要去闯荡闯荡
大学专业,家庭出身,在40年的职业长跑中,其实都不算啥
我也想不到,我一个学会计的,现在在搞计算机硬件
武汉给不了这样的机会,深圳可以

Icarus720 7 年前 #5 赞 1

@tianshi4444 给老哥点赞 继续加油

imwolf 7 年前 #6 赞 0

@tianshi4444 感觉是不是鸡汤喝多了,人生不仅仅是为了钱。正常的价值观,家庭应该远远重于金钱吧

tianshi4444 7 年前 #7 赞 0

@imwolf 所以,我今年又结婚了。
之所以建议大家到一线城市,其实也有组建家庭的原因:
我有一个观点,一线城市的居民普遍道德水准是高于二线城市的,这个观点很操蛋是不,你可以否认他,也可以批评我道德败坏。
但是你无法否认,
1、高等教育的必要性,
2、也无法否认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是一代人的精英,
3、你也不能无视,一线城市吸收了最多的这部分人,
4、你可以举出单个例子,一线城市有很多严重的犯罪现实,但是从样本、集合的角度,你无法举出,大学生参加工作后,在一线城市道德水准下降比在二线城市快;
最后的结论必然是:一线城市的居民比二线城市的居民道德水准高
所以,找老婆去一线城市找。

wo_charles 7 年前 #8 赞 0

贩卖焦虑,吸引眼球,鉴定完毕

disU 7 年前 #9 赞 0

@tianshi4444 老哥你搞计算机硬件屈才了

gifts123 7 年前 #10 赞 0

一线城市不缺女的,缺优质男青年(此优质不是指房产,而是学历等综合素质),不过话说回来,优质男青年到哪儿都容易找到对象。

tianshi4444 7 年前 #11 赞 0

不屈才,我觉得能做事不下岗,为菇凉赚钱就很幸福。我希望咱们光谷青年都奋发作为。

hustisaiah 7 年前 #12 赞 0

@tianshi4444 得了吧,不要一味吹深圳。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机会。

你说:无法否认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是一代人的精英。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推论:培养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是一代人中的精英的精英?

这种人是什么人?当然就是大学教师了!这种人在武汉就业机会多,还是深圳呢?

归谬法之下,然后你的其他推论就都站不住脚了。

深圳有很好的创业氛围和产业基础,但武汉在科教文化方面的百年优势,也不是深圳能比的,各有各的强项,每个人根据自身的人生规划选择生活的地方就好了,非要说哪个更好,没有必要。

当你说:武汉给不了这样的机会——其实你是在说:武汉给不了你这样的机会。

那就只好欢送你去深圳吧。

tianshi4444 7 年前 #13 赞 0

你是怎么推论出:培养精英的就是精英了?

tianshi4444 7 年前 #14 赞 0

你说说看,慢点说,避免因为断句引起的歧义

tianshi4444 7 年前 #15 赞 0

@hustisaiah 当然是各有各的好啦,同样是一线城市,北京,我就混得灰头土脸。

我的观点:无法否认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是一代人的精英。在我们这个社区里面,我说的这句话,就是典型的道德绑架。
1、社区里面,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成员,占总成员的多少,大家心里多少还是有个数的;
2、即使有成员旗帜鲜明的反对我,
3、但,谁会坚决反对,自己的子女,未来,不接受高等教育了?难道,他或者她不是“优秀的”,我承认在这里,连续偷换了概念。

至于你的观点,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推论:培养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是一代人中的精英的精英?
1、我也不知道该如何断句?
2、培养-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是-一代人中的精英-的-精英,这样断句?
3、我的”无法否认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是一代人的精英“,无论断句,是按照”无法否认--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是一代人的精英“,还是按照“无法否认--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是一代人的精英”,按照三段论,真的,无法推出你的观点哟。

不用这么批判我的,这是我的原话:我有一个观点,一线城市的居民普遍道德水准是高于二线城市的,这个观点很操蛋是不,你可以否认他,也可以批评我道德败坏。

tianshi4444 7 年前 #16 赞 0

深圳有很好的创业氛围和产业基础,但武汉在科教文化方面的百年优势,
你知不知道,GE,韦尔奇,现在,GE将被踢出道指 百年老店何以一蹶不振?
所谓的百年优势,毛线,在增量面前,一切都烟消云散
@hankow 在不在,贴一个帖子《武汉公办中小学教师学历》,武汉公办中小学教师的学历,50%是本科以下!你觉得百年优势?
深圳大学,办了多少年,武汉理工办了多少年。
现在,在湖北省内,高考的录取线已经持平。

观点自由表达,争论提升认知

Hankow 7 年前 #17 赞 1

@ tianshi4444

哪里来的50%本科以下?你这从里看的数据?

在武汉的高中里,专任教师学历在高等学校本科毕业及以上的比例是99%。初中的比例是88.47%,即使是小学也有61.81%。

dada16 7 年前 #18 赞 3

发展是动态的,武汉的教育和医疗确实是优势,但是相比几十年前,这个优势相对深圳在退步。因为经济以及环境的原因,深圳的企业不光吸收了全中国各大重点高校的优秀毕业生,深圳这几年大学教育也突飞猛进,各个大学都在深圳建分校建研究机构,因为经常和各地的大学科研机构打交道,深深感觉到深圳这边科研院所后备人才济济的壮观场面,这些人好多都是在国外留学念博士回来的,和他们交流中发现,落户深圳就是就这3-4点,
空气质量好
产学研发达,研发的技术直接可以卖给相关公司或则成立公司拉风投也容易
来自政府和企业提供科研经费充足
通过香港机场往来美国日本等科研交流地非常方便。

或许再过个上十年,深圳很多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排名可能会遥遥领先,就像南方科技大学,可能我们并不在意的这样一所大学,大量院士青年千人聚集,学术蒸蒸日上,可能已经远远超过国内很多办学多年的传统强校,尽管成立才几年。

Hankow 7 年前 #19 赞 1

@ dada16

发展确实是动态的,不过和你想象的不同。武汉对深圳的传统优势是持续放大。

对比一下武汉和深圳的教育资源。

深圳的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高校单位13个,普通中小学689所,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24所,幼儿园1579所,特殊教育学校4所,工读学校1所。

武汉的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高校单位91所,普通中小学961所(其中普通中学367所,小学594所),中等职业学校133所,幼儿园1303所。(特殊教育和工读学校未列入统计)

武汉科教实力全国前三,深圳常住人口比武汉更多,教育资源却远远不如武汉,现在都提倡小班制教学了(指普通中小学而言),深圳和武汉的人均教育配置差距实际是被拉大了。

Hankow 7 年前 #20 赞 1

@ dada16

再来说医疗资源对比。深圳继续被武汉越甩越远。

深圳的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情况:全市医疗卫生机构3913个,其中:医院134个、疗养院1个、卫生院2个、门诊部609个、私人诊所2231个、医务室274个、急救中心2个,采供血机构3个、妇幼保健院10个、专科疾病防治院8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个、卫生监督机构23个、医学科研机构3个、健康教育机构4个,独立社康17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574家。

武汉的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情况: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5542家。其中:医院317家(综合医院186家,中医院45 家,专科医院8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5142家(其中乡镇卫生院69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450家、村卫生室1703家、门诊部、诊所等其他基层医疗机构2920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共计72 家。

2016年,武汉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8.74万张,其中:医院床位7.45万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床位0.62万张、卫生院床位0.44万张。
反观深圳呢,全市医疗机构拥有床位才不过41512张,其中包括医院38124张,总数量连武汉的一半都没有。

而且最大的差距还体现在新增床位数量上。武汉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2016年增加6682张,增幅8.28%,其中医院床位数增加6903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床位趋于稳定,卫生院床位增加217张;每千人口床位数由2015年的7.61张增加到2016年的8.12张。

深圳呢,2016年床位数比上年增加3380张,全市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3.5张,高于2015年的3.4张。

武汉不仅仅是存量高于深圳,增量还是深圳的两倍!这个差距事实上还在扩大。

再比较诊疗量和住院量。

深圳2016年,全市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达9598.27万人次,与上年相比,增加697.7万人次,增长7.8%。全市出院人次达138.17万人次。与2015年相比,全市出院人次增加1.43万人次,增长11.5%。

武汉2016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到7902.16万人次,其中:医院总诊疗人次为4750.98万人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总诊疗人次为1142.69万人次、卫生院总诊疗人次为360.47万人次、村卫生室总诊疗人次为705.54万人次。与上年比较,总诊疗人次增加566.07万人次、增幅7.72%。2016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出院人数达到264.34万人,其中:医院出院人数为233.75万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出院人数为10.54万人、卫生院出院人数为11.15万人。与上年比较,住院量增加18.45万人,增幅达到7.50%。

接着比较医疗从业人员数量。

武汉2016年,全市卫生计生人员总数12.25万人,与上年相比,全市卫生计生人员总数增加8149人。
按全市常住人口1076.62万人计算,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由2015年的8.65人增加到2016年的9.10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由2015年的3.10人增加到2016年的3.22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由2015年的4.26人增加到2016年的4.55人。

深圳2016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在岗职工96955人,与上年相比,全市在岗职工增加4273人。
全市每千常住人口卫生技术人员6.6人,全市每千常住人口卫生技术人员与去年持平,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分别比上年增加0.1人、0.1人。

和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一样的情况,深圳在医疗卫生机构从业人员总数上存量不如武汉,增量也不如武汉,差距也在扩大。

事实上,早在2011年,武汉就成为继首都北京之后的全国第二个可颁发国际认可的创伤急救资质证书的城市 。当年武汉每千人拥有床位数5.44张,居全国第一;每万人拥有医师数26人,居全国第六;武汉市人均期望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为79.27岁、10.71/10万、3.14‰,均已达发达国家水平,居全国前列。总体医疗水平雄居全国四强,那个时候就已经是事实上的中西部医都了!

深圳以远比武汉少的医疗资源,负担比武汉多的诊疗量,其供需关系远比武汉更不平衡。

dada16 7 年前 #21 赞 0

@Hankow ,你怎么不比比PCT专利?

因为和高校合作很多,包括武汉的武大华科/华科国光,武汉这个科研教育实力毋庸置疑,但是深圳在大学教育与科研,特别是产学研这一块真的是飞速发展,当你走进你会发现,很多哈工大/清华学生读完本科都申请到深圳读研,除了可以领薪水,主要是科研面向市场,除了发paper,可能这个技术分分钟能够卖给企业或则自己直接成立公司单干,毕竟没有谁和钱过不去,这个创新创业环境实在太好,不然港科大毕业的汪滔也不会这么快将大疆干成估值100亿美金的无人机独角兽。
除了清华/哈工,还有武大/华科/中科大/南开/天大/中南/西交等好多大学在深圳南山科技园都有建了一栋栋产学研中心大楼,一个房间地址挂了N个公司,都是一些研究生自己做的研发想产业化成立的公司。华科毕业生创立的卷皮深圳注册公司的时候记得好像就是在华科深圳的产学研中心。

rainy625 7 年前 #22 赞 0

@Hankow ...
为了回复一个帖子,你是查了多少资料。

bailey 7 年前 #23 赞 1

当年在深圳玩的时候,听过这么一句话:武汉是深圳的人才培养基地,广州是深圳的医疗基地。

深圳不需要在教育和医疗这方面投入太多,深圳只需要保证能把受过良好教育身体素质健康的人源源不断吸引过来就行了。

等这些人成家立业,需要关注教育和医疗的时候,对不起,你们不再是深圳需要的人了,请回那些教育和医疗都很棒的二线城市养老去吧,深圳只负责把你最好的年华榨干就行了。

littlefive 7 年前 #24 赞 3

离婚跟远走深圳有没有关系呢,其实绝大多数不管在一线也好二线也罢,只要能有个稳定的工作的家庭,不缺钱花就行了。我姐姐姐夫也在深圳,很早就在那边安家,但是也没觉得比我过得好啊。收入是很高,但是各方面压力也很大啊。我经常去深圳,各方面对比确实很喜欢,但是再喜欢我也不会去,因为武汉才是根。

zhangergou 7 年前 #25 赞 0

@tianshi4444 我 张二狗 不服!!!白天大城市的人看起来确实是道德高尚,晚上嘛。。。。 我们追求的是人性的自由,我们不要忍耐 克制 甚至 不要责任 爽了再说 哪管他洪水滔天哦
什么君子慎独,什么克己复礼 都是扯淡, 什么 高山仰止 卑以自牧 都是狗屁 。 老婆不行 黄脸婆了 咱们换! 肥的圆滚 没有共同语言了 换!!! 劳资发财了 那就换啊 哈哈哈哈哈哈

kekevao 7 年前 #26 赞 1

我一般潜水不说话,看了各位争论留言有个感觉说一下:现在是2018年,武汉市和深圳市的差距还需要看数据?还需要争论?当然两个城市的比较维度可以很多,不可能哪个城市在所有维度上都厉害,但是争论也要有个基本的共识吧。类似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把全国的优质人力资源吸引过去,国家给了特殊的发展政策,发展得好是理所当然,同时这些城市也通过税收上缴实现的对人才来源地的补偿。给出一个结论:武汉和深圳根本没什么可比性,不在一个次元,多和成都、济南、南京之类的城市比比。

kekevao 7 年前 #27 赞 2

说白了,你们提到的教育,医疗等这些优势这不假,这些都是确保能够给一线城市提供优质人力资源的保证,不然受教育水平不高,健康水平低的人力资源,在一线城市能有多大竞争力?所以近年来,各地都在吸引人才啊,虽然有好转,但是你看武汉一些不错大学的毕业生,能留下的有多少?经济发展才是一切的根本啊,薪水差太远了,公共服务差太远了,就算光谷这样的地方,到处都破破的,更可怕的是,公共部门的服务意识,天壤之别。

lovewds 7 年前 #28 赞 0

@zhangergou 感觉你说出了真相,哈哈

u_can_u_up 7 年前 #29 赞 0

@Hankow 汉口哥又出现了啊喂,出手必是数据图表,令人信服 我真是很好奇为毛只要是涉及的武汉的任何数据 汉口哥都能出查出来 总之后排围观汉口哥就对了

zhouzhe8013 7 年前 #30 赞 0

临深片区是哪里
东莞惠州?

tianshi4444 7 年前 #31 赞 0

@Hankow 汉口的哥的资料应该是没问题的,我没有资料,不管怎么说,这个我说的50%以下,错了就是错了。
有汉口哥的资料也好,小学,61.81%以上的专任教师就是本科以上。
咱们也想想看,百年优势,华师也百年了,小学教师还有38%不是本科,咱们还得努力啊。

coconne 7 年前 #32 赞 0

@tianshi4444
我只是很好奇,你离婚后,你的女儿跟你在深圳(不知道临深地区在哪)生活,还是在老家你父母养育?

tianshi4444 7 年前 #33 赞 0

@coconne 你好奇这个干什么?

hanbaobao123 7 年前 #34 赞 0

@tianshi4444 临深片区是指凤岗、塘厦、长安、黄江、惠阳淡水那一带吗?

tianshi4444 7 年前 #35 赞 0

对,最西部的东莞海边,到东部的惠阳淡水,都是临深片区。
价格有高有低

zidane10 7 年前 #36 赞 1

@imwolf tianshi4444这样的人在一线城市很多,满口的素质啊精英啊,其实满脑子唯利是图,典型的口是心非,然后在深圳混的也不咋样,但是虚荣心驱使他坚守下去,于是编出各种理由让自己撑下去。这种人内心非常扭曲,其实人生已经跑偏。深圳那地方有个什么素质精英可言?都是外地去打工的,高学历的都不多,无非就是山寨民营企业多点,有钱老板多点,没有半点文化积累的地方,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是利益,除此之外还剩下什么?

qwerhc927 7 年前 #37 赞 0

@Hankow 武汉的学校和医院比武汉多是事实,但质量哪,不一定比深圳高。另外你忽视了人口构成,深圳的青壮年为主的城市,要读书的小孩、要看病的老人,没有武汉那么多,而且武汉的教育和医院资源基本要满足华中周边数省市。

请绑定手机号后,再发言,点击此处
Guozaoke.com—源自武汉的高端交流分享社区
相关主题
看书究竟看的知识,还是语言的组合。学习学的是知识,还是语言?
各位看过哪些好看的小说
怎么带小学生喜欢阅读三国演义、水浒传?
谁给推荐几本好书
昨天看到社友让推荐书籍,我想大概是刷视频刷太累了(分享我收藏的年度热门书籍汇总)
DeepSeek推荐的10本网络修仙小说
最近待业在家,无聊写起了小说,发在起点,名字叫《赛博修仙者》
小学《语文》课本:春天
资本大厦楼下的书店关了,有没有规模相当的书店呢?
我们来读书吧

过早客微信公众号:guozaoke • 过早客新浪微博:@过早客 • 广告投放合作微信:fullygroup50 鄂ICP备2021016276号-2 •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