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早客
  • 首页
  • 节点
  • 成员
  • 广告投放
  • 登录
  • 注册

一张武汉地铁历程的动图

城市建设 • yulei • 发表于 7 年前 • 最后回复来自 curryliuwh • 7 年前

作者:地铁族atomaple

加入收藏 新浪微博 分享到微信 ❤赞 4378 次点击 0 人赞 2 人收藏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共收到35条回复
sho 7 年前 #1 赞 0

心疼光谷

Bayern1120 7 年前 #2 赞 0

羡慕汉口

Hankow 7 年前 #3 赞 0

各地都是以中心城区为重点修建地铁线路的。

上海、北京、成都等地都是这样啊。大家也可以去了解了解。

张江、中关村、成都高新等处的地铁已建成运营线路也可以对比的。

根据我的了解,中关村这么多年了也就4,16,10线,而且都在边缘地区,其中16号线还在建设中,4号线2009年才通车,10号线巴沟站-国贸站-劲松站,2008年通车,2013年全线通车。核心地带就三站,中关村、北大东、知春路。
北京建设地铁都多少年了,才轮到中关村有地铁,从成立开始足足等了20年。

对比下人家的望京,12,13,14,15,17线通过,还有机场线,都经过望京核心区。
北京也是有侧重的建设呀。

武汉的地铁建设时序和其他城市并没有大的不同。

光谷到明年就会有2号线、11号线经过,和张江的2号线、11号线,成都高新的1号线、7号线没有什么很大的差距啊。

希望大家能理智、客观的看待光谷的地铁建设问题。

bayern 7 年前 #4 赞 0

@Hankow 我记得东湖高新区目前的核心区域是划在中心城区的吧,地铁呢?ps:人家侧重中心城区是因为人家中心城区人确实多啊,要是汉口那些地铁客流量有2/4号线那么满也没人这多意见了啊。去年新开通的3条地铁(好吧,承认也就8号线有些人),并没有对总客流量带来明显增长,只能说明确实建奢侈了,覆盖面没有增加,但这恰恰是地铁的优势才对啊。

Hankow 7 年前 #5 赞 0

@bayern 东湖高新的地铁建设属于《武汉市新城区轨道交通线网》范畴,这个我之前有说过的吧。为什么到现在你还认为东湖高新的地铁是中心城区的交通建设呢?

你可以去市府查阅文件,《武汉市新城区轨道交通(地方铁路)线网规划和“十二五”建设规划》(武政办[2012]82号)

bayern 7 年前 #6 赞 0

@Hankow 那你回复下后面半句吧。我当然知道属于新城区范围,那请不要在各种政策上不统一,有时候是新城区,有时候是中心城区,有时候又算到功能区,能不能分的清清爽爽一点,光谷被迫往东发展就是因为这些东西没整清,和洪山江夏搞不清楚。从武汉的发展而言,光谷往南往西和洪山江夏汇合更利于整体发展,结果被迫成了往东,未来的光谷中心真的就是孤悬三环外,光谷有再大的能量只凭自身也发展不好了。

Hankow 7 年前 #7 赞 0

@bayern

2号线开通时间:2012年
2号线初期:2015年 预测:70万

二号线原先订购了30列/180辆车,但该规划是针对二号线初期高峰小时最高断面客流量2.0万人次、日均50.8万人客运量设计。新一轮客流预测分析显示,2号线一期工程初期高峰断面客流预测将达2.6万人次,日客流将达到80万人次,将超过原设计近期高峰小时断面客流2.49万人次、日客流70万人次的近期客流强度。因此2号线一期工程初期投入运用车辆需达到34列,考虑备用车3列和检修车4列,共需列车41列,较原计划增购车辆11列/66辆.

2号线初期实际:2017年90万+。

————————————————————————————————————————————————————————————

3号线开通时间:2015年
3号线初期:2018年 预测:46.9万

马君瑞表示,3号线一期工程是第一条穿越汉江的地铁线,对于提升城市综合功能,缓解过江交通压力,改善民众出行条件,促进三镇均衡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预测,该线路初期客流量将达到46.9万人次∕日,其中,过汉江客流量为22.3万人次∕日。

3号线初期实际:2018年1月27日,3号线495190。3号线已达标。

————————————————————————————————————————————————————————————

4号线开通时间:2013年
4号线初期:2016年 预测:没有初期,但预计2017年将达到69.4万

武汉地铁4号线二期12月28日开通后,将推动武汉轨道交通日客流量再度提升。武汉地铁4号线总体设计负责人车轮飞介绍,武汉轨道交通目前的日客流量为103万人次,4号线二期开通后,预计将增加10多万的客流量。地铁4号线一期和二期贯通运营,也将为4号线吸引更多乘客。根据规划,4号线设计日客流量2017年将达69.4万人次,远期设计日客流量将超过120万人次。

4号线实际:2017年4月20日 58.65万
2017年9月30日 82.50万

————————————————————————————————————————————————————————————

5号线开通时间:未开通
5号线预测:2024年将达54.4万

根据设计规划,5号线2024年初期日客流量达到54.4万人次,2031年近期日客流量达到80.9万人次,2046年远期日客流量达到120.6万人次。
 
5号线初期实际:未达到预测年,不做说明

————————————————————————————————————————————————————————————

6号线开通时间:2016年
6号线预测:2020年58万

6号线实际:未达到预测年,不做说明。

————————————————————————————————————————————————————————————

7号线开通时间:未开通
7号线初期预测:63.8万

武汉轨道交通7号线一期起于东方马城,经王家墩,沿建设大道、澳门路,从三阳路过长江,然后折向武昌火车站,沿恒安路、李纸路至终点野芷湖,设停车场、车辆段各1处。7号线一期线路全长30.85km,全为地下线,共设车站19座。穿越了武汉市东西湖区、江汉区、硚口区、江岸区、武昌区、洪山区等6个城区,2017年建成通车。武汉轨道交通7号线一期是贯穿长江两岸经济带的一条重要发展轴,也是衔接汉口武昌的一条重要客运交通走廊以及主城过江通道,开通初期客流量会达63.8万人次/日。其中,中铁武汉电气化局城铁分公司主要承建7号线一标段风、水、电系统安装工程的设备材料采购、施工安装、调试、验收等相关工作。工程计划开工日期2017年1月,竣工日期2017年7月,总工期213日历天。

7号线实际:未达到预测年,不做说明。

————————————————————————————————————————————————————————————

8号线开通时间:预计2017
8号线初期预测:30万

线路全长16.7公里,设站12座,分别为三金潭车辆段站、宏图大道站、新春站、全民健身中心站、竹叶山站、赵家条站、黄浦路站、徐家棚站、徐东站、汪家墩站、岳家嘴站、梨园站。运行时采用A型车,计划2017年底通车。
据介绍,8号线一期跑完全程约半小时。通车初期,预测客流为每天30万人次,其中20.5万人有过江需求,8号线将承担全市公共交通过长江量的11.09%。

8号线实际:未达到预测年,不做说明。
————————————————————————————————————————————————————————————

做下补充说明:
1号线年代太久远,并没有找到可靠的数据。

2号线曾在07年的时候做过一次客流预测,预测的是远期才达到70万客流,但是后来在12年做了客流修编。
从2号线的客流预测来看,远期预测是完全不准,但是初期基本上预测的都很准,只要线路能按计划开通。

7号线预测的时候,7号线照例应该是2017年年底开通。

8号线预测的时候,8号线二期三期拟定是2020年开通,初期年时间以二期、三期开通后计算。

新线路的开通有没有对线网客流带来增长,这个得达到初期年以后再做判断,市民的出行习惯需要培养,客流的增长并不是立竿见影。开通连一年都不到就下结论,太过武断了。

实际上武汉的地铁规划还是比较成功的,达到预期年的线路,客流量基本都符合建设初衷。

Hankow 7 年前 #8 赞 0

@duwhere 任何城市都有地铁密度的分布差距,这是普遍情况,不是武汉个例。3楼我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中心城区优先,因为中心城区都是各城市人口密度最高的区域,北京、上海概莫能外。

根据武汉市发改委委托武汉大学课题组完成的《武汉市人口发展综合设计研究报告》,经过一年调研发现,位于江汉区的前进街道人口密度最高,为90656人/平方公里。

《报告》显示,江城的人口空间布局呈现出明显的圈层分布,即主城区人口远远多于新城区。目前,武汉全市的人口密度为1152人/平方公里,大致与广州、天津等城市相当。

值得一提的是,若以街道为单元,武汉部分街道的人口密度甚至超过上海,其中,位于江汉区的前进街道人口密度最高,为90656人/平方公里,比几条马路之隔的花楼街道(7133人/平方公里)高出约12倍。

据武汉大学课题组计算,武汉新城区街道每平方公里土地上生活有482个人。由此推算,同样是江城的一条街道,两者之间人口密度可以相差约188倍。

你可以想想,为什么武汉的大型企业总部基本都在江北,为什么恒隆、华润万象城、中粮大悦城为代表的各种商业项目会频密布局江北?人口啊、消费能力啊、传统的要素汇聚能力啊等等,江北都是核心,这也是CBD在江汉区的原因。

中心城区不是个空虚的名词,是一个城市的底蕴和灵魂所在。

不管一个城市发展规模多大,都会非常重视中心城区。

cyhjr1233 7 年前 #9 赞 0

....终于要修好了。堵死了··

bayern 7 年前 #10 赞 1

@Hankow 可是你要想啊,中心城区这种东西真的是会变的,郑东新区超越老城区才几年,当然你可以说郑州本来就没什么底蕴,那广州呢,现在天河区的活力也是远远超过越秀和海珠了啊。现在有多少人还觉得青山硚口好的,但是地图上看那都是妥妥的中心城区啊,就连武昌的中心不也是从司门口变到了中南么?更不用说现在衰败的连王家湾都快不如的钟家村了。。。

tl070602023 7 年前 #11 赞 1

@Hankow 为什么现在客流量最大的地铁站,前五个里面经常是泛武昌地区的更多呢,为什么光谷广场一个常规站成了武汉客流最大的地铁站,甚至甩开第二名很多,这和你所谓的客流人流预测不符啊,既然开始没预测对,在发现光谷地区人流爆炸的时候为什么不立即更正,反而一个劲的砍掉光谷地区的地铁规划,9号线 13号线都被砍你作何解释,你在光谷的论坛天天吹汉口只会招来更多反感,因为你说的都是文件上的,光谷的人民都是体验的现实中的,真实情况大家心中自有判断

Hankow 7 年前 #12 赞 0

@tl070602023 单站客流不能说明问题。比如江汉路站统计的时候是分成6号线江汉路站和2号线江汉路站,并不是合并计算的。客流预测是线网客流而不是单站客流。线网客流的预测都还是挺准的,达标了。

之所以涉及光谷地区地铁的有些线路规划不上报这个已经说过了,是和发改委沟通的结果,兼顾财力条件下,上报通过可能性最高的线路。比如13号线是2号线的复线,复线的优先次序自然靠后。

武汉市府提前推动2号线预留的延长线动工,以及适时推进29号线,也就是现在的11号线光谷段,这都是支撑光谷地区发展的积极举动,请不要视而不见。

地铁线路不是说你们觉得有必要修就要报的,官方层面不看你们的感觉,看数据和报告。
从官方层面来说,哪些线路上报,哪些拿下都是取舍权衡后的结果,都是有原因的。(当然,可能你们不认可那些原因。)

年轻人很冲动,可以理解,但也请慢慢成熟起来,遇事要理性一些,别太浮躁。

我没有吹汉口,只是希望更全面的告知大家武汉的状况。
光谷毕竟只是武汉偏东一隅,格局还是要开阔些,要从全局角度客观冷静审视。

lstranger 7 年前 #13 赞 3

地铁规划不光光只有预测,还有引导作用。老城区发展稳定,不管是预测还是引导,都容易做到相对准确。但是光谷地区预测和引导失败的事实,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不但不引起反思和及时的修正,还抱着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数据和报告不放,只能证明规划工作不到位。
另外,规划的建设时序,在光谷高速发展的这些年里,却始终保持着只有一站地铁的记录,实在不想说什么了。所以也别扯格局和全局了,你先饿着,等我吃饱了你再吃,这就是格局。

stephendanteng 7 年前 #14 赞 0

@obeltoroad 赞!

duwhere 7 年前 #15 赞 0

郑州、苏州、广州等城市都是大力发展高新区,因为只有开发区发展好了才能吸引各种企业各种人才,这个才是城市发展的未来。而武汉还守着老城区

freefcw 7 年前 #16 赞 0

@bayern 光谷中心城规划有11号线经过北边,19号线南北轴,13号线东西轴,南边还有17号线和9号线.目前2难和11差不多在18年通车,19号线中心城已经预埋,等第四轮批下来,估计就会正式开工.

13号线东新已经在着手准备了,不知道到时候9号线会不会和13一起上报

光谷中心城的南边还有17号线和9号线作为东西方向..

整体来说,光谷的地铁规划还是可以的,但相对独立也是存在的,能沾老城区的光也就2难了..11号线和13号线勉强

challenger 7 年前 #17 赞 2

地铁确实是光谷的痛,每次看到光谷广场,公交车一来,一堆人跟着车子跑,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挤上去,这难道就是我们所谓的高新区?为什么连基本的出行都解决不了!

Amadeus 7 年前 #18 赞 0

@challenger 这就是世界的光谷。

hotheart 7 年前 #19 赞 0

@Hankow 汉口兄是数据帝,但是,二号线之所以和预测的数值偏差不大,是因为光谷腹地没有地铁,基本的通勤出行都不指望地铁而是用地面交通,而且光谷广场是站前单渡线,发车间隔受限;供应能力只那么多,满足不了需求,自然客流数据和预测偏差不大

freefcw 7 年前 #20 赞 1

@Hankow 2号线的最高客流是120w+,这点是当初规划远远未预计到的...

说2难,东新和江滩扯皮谁出钱..扯了两年,不然早就开通了,不见jt多给力啊...

拿武汉大学课题组计算,武汉新城区街道的结果出来,我有点笑了...哪些地方是新城区,怎么算出来的......要是拿东湖高新和武汉经济开发区一起平摊..还不用,就东湖高新,现在建成区(关山,流芳,民族大道到光谷三路,北到华科,南到汤逊湖)的人口密度未必就比汉口的低多少,但是把整个东新的面积摊下来,平方公里的人也少了

新城区和老城区这么去对比,笑死大批人了的说...比尔盖茨和1亿最贫困的人在一起,平均财富也不多啊...估计还没中国的人均财富多

事实上,光考虑地区人口和密度之类的意义一般..未来科技城那边没多少人住吧,可是人都要去那边上班啊..

地铁规划不能忽略人口的流动,现在光谷的痛点,建成区(老城区)的人口密度极大,出行不便.人员流动(老城区,东新交流)极其不便,于是乎造成了光谷广场扬名全国的关键...

Amadeus 7 年前 #21 赞 0

@obeltoroad 说得好!!!

deasel 7 年前 #22 赞 0

@obeltoroad 专业,满分

Amadeus 7 年前 #23 赞 0

生活在这个城市,恨铁不成钢!!!

bayern 7 年前 #24 赞 0

@freefcw 所以说,未来的光谷真心就是一个独立城市,能量再大撑死就是缩小版的汉口或者武昌的水平,指望一个光谷辐射鄂东南真是太高看光谷了。最后的光谷应该就类似于东京模式,一个还算ok的以高新科技为主相对独立的卫星城,然后再通过地铁,城铁与武汉中心区连接。

freefcw 7 年前 #25 赞 0

@bayern 科技立国,如果光谷和阳逻做大做强,那么两岸的联手还是很可观的,辐射鄂东南还是有戏...然而这是一个遥远的问题

apollo90 7 年前 #26 赞 0

说到底这是光谷社区,屁股决定脑袋。光谷在武汉地位本来就一般(就经济区,还不是行政区),把光谷的学生去掉,常住人口和汉口比有多少?非要跟武汉中心汉口比(还是三个行政区),自我感觉良好。有见过中关村和北京内环比么?

bayern 7 年前 #27 赞 0

说的确实一针见血,很多人的意识是把光谷当做苏州高新园区或者郑东新区来看的,听上面这么多感觉光谷在武汉的定位应该就是中关村/张江的level(都不错了)。这么说的话所有的规划理解起来应该就顺多了。

tl070602023 7 年前 #28 赞 0

@Hankow 你又在诡辩,你的意思是汉口一个站算多条线路的客流就压过光谷,首先能不能压过另说,就算超过你觉得合理吗,按你的逻辑光谷广场只修一条线,别的站多修几条,光谷广场站肯定是有上限的好吗,车次和站台空间已经限制了人流,照您的说法那凭什么不给光谷也修他个多条线,你看看那时候算单线还是多线你哪个站比得过?

obeltoroad 7 年前 #29 赞 0

大家都知道这里说什么都没用,支撑起光谷骨架的9号线该砍就砍,郊野线该修就修,反正规划说了算。想着有即将到来11东+2南延,凑合着有轨就这样熬吧,慢慢也就习惯了,某些人偏要隔三差五来提醒我们:“那个,活得真实些!光谷不配拥有hankow那样的地铁”,这和以前那个chengdu没什么区别——不远万里,自愿来到光谷,为光谷人民落后的公共交通事业,发一些浪费时间/毫无意义的回帖

须知这里吐槽最多的是不均衡,并非要什么特殊待遇,至于是不是不均衡,相信没有选择性失明都能看出来,很怕被尖锐地指出来吗?闲着没事儿,就不能就近跳跳广场舞吗?或者学习一门语言,搭建一个论坛,主场撕逼你们的表现会更好

kuwata125 7 年前 #30 赞 1

都是些哪里来的什么东西混到论坛里了

kuwata125 7 年前 #31 赞 3

@apollo90 为什么首先要把光谷的学生去掉?非常住人口去掉?莫非学生不能坐地铁?非常住人口不能坐地铁?莫非高贵冷艳的汉口就没有流动人口了?

再说光谷常住人口少吗?不是一说关山大道就嘲笑全武汉最堵住宅楼多到密集恐惧症吗,那么多的小区居民,那么多的企业员工,那么多商铺生意人,街上那么多汽车里面都是外星人吗?但一说到地铁又变成了光谷没多少人,学生假期有40多天,而光谷站人流量一年也就7天不在第一名,请问高贵冷艳的汉口人都是你这种智商吗?

不说和汉口中心城区比,东西湖N条地铁了吧,黄陂,新洲地铁也早都通了吧,汉南通地铁也不要多久了,光谷只有一个地铁站,人流量力压几大火车站几乎要发生踩踏事故,高贵冷艳的汉口人都是只会睁着眼睛说瞎话吗。

一上来就喷光谷社区是屁股决定脑袋的地方,高贵冷艳的汉口人都是你这种家教修养吗?我看你上下长得都是屁股,不知道喷出来的是什么。

ssis909 7 年前 #32 赞 0

@kuwata125 说的太好了!

tl070602023 7 年前 #33 赞 2

@apollo90 又拿学生说事,您知道光谷广场站排第一在一年之中占多少天吗,除开春节7天一直都是!您有没有认真想过这说明什么,说明没有学生光谷广场站依然第一!首先,大学生暑假时期光谷广场站没有跌出第一,寒假时期大学生一般也是放一个月,但是除开春节其他时候光谷广场依然第一!说明学生离开武汉,光谷广场人会少,但是还是第一!只有春节时期,那些外地上班族离开武汉回老家了,才让出第一,即使这种情况下,光谷广场客流也占据第五!难道一个地方一年365天只有7天不是第一,这种地方不配再修地铁?汉口双标党请你们公正点不要带私货,任何第三方人士都不会被你们的诡辩骗到!

sho 7 年前 #34 赞 2

拿北京上海地铁与城市的规划对比武汉很没有说服力啊,2号线2012年开通,开通的时候光谷就有了多少人了,给这么多人就一个地铁站还说均衡常态,质疑就是不成熟不理性太浮躁??这人是谁派来的????

curryliuwh 7 年前 #35 赞 0

。。。这说的。。。光谷的企业人才快往成都杭州搬吧 武汉是个坑

请绑定手机号后,再发言,点击此处
Guozaoke.com—源自武汉的高端交流分享社区
相关主题
最闲城铁 武汉到咸宁城铁迎来公交化改造,停靠站点已确定
武咸城际铁路公交化运营配套改造工程项目报建
武汉东站⇋杭州西站高铁,今日开通!
金融港华润万象天地进度
两湖隧道又又又在开工准备了
武汉东站旁边那块空地是干嘛的
武汉网络安全大学启动招标
广大自行车车主破天荒了得到尊重
鼓架山的阿那亚今年国庆可以打卡,利好东湖,利好花山,利好光谷中心城。
高新大道沿线的樱花都开了

过早客微信公众号:guozaoke • 过早客新浪微博:@过早客 • 广告投放合作微信:fullygroup50 鄂ICP备2021016276号-2 •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