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早客
  • 首页
  • 节点
  • 成员
  • 广告投放
  • 登录
  • 注册

感觉增程混动要把其他混动形式卷死了

汽车 • shadowzcw • 发表于 1 年前 • 最后回复来自 ts0523481 • 1 年前

谁先发明的增程车,看似傻,没想到是真聪明
油转成电,电提供动力,也符合分工优化的思路
大电池一上,大部分时间就是个纯电车。什么丰田本田byd,各种混动形式,统统没啥优势了

搭子们怎么看?

加入收藏 新浪微博 分享到微信 ❤赞 5507 次点击 2 人赞 7 人收藏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共收到46条回复
xmgh 1 年前 湖北省 #1 赞 4

还是插混好。

a5712357 1 年前 湖北省 #2 赞 1

插混出问题的概率高,用户体验端和增城基本没区别。

abc_11 1 年前 湖北省 #3 赞 0

@Amolulu 算油车,现在很多油车都带48v轻混

Happyxiu 1 年前 安徽省 #4 赞 4

增程不是混动,混动是是有两种动力输出方式,一个是电机驱动,一个是发动机变速箱驱动。增程只有电机一种输出方式。相比增程,混动更省能源, 新能源车型中,混动的占比不断提升,已经从前年的50%增长到了去年的58%,个人认为,混动未来还会有更大的提升。

Makarios 1 年前 湖北省 #5 赞 3

最垃圾的类型,又不省钱,又不方便,又容易坏,又容易自燃。

Risawa 1 年前 湖北省 #6 赞 1

@Happyxiu 混动比增程的优势确实是省能源,但是多了个燃油发动机,维护成本也比增程大多了吧?感觉混动适合有高速场景的,增程适合市内通勤

fcppl 1 年前 湖北省 #7 赞 3

混动是并联结构, 增程是串联结构。 混动是发动机,增程是发电机。 要想玩好混动,前提是油车得玩好,但是玩好增程,技术门槛就低得多。 而混动中的油混(THS、IMMD为代表)又比插混(国产品牌用的)更难但可靠性和维护经济性更好,也没有强制保电和失速的问题。

mike1 1 年前 湖北省 #8 赞 0

比亚迪,理想那种插混车子应该比较差吧,车子背着大电池包比同级别SUV重很多,续航一般100KM,没电的话就开始喝油了,要10个油

Makarios 1 年前 湖北省 #9 赞 1

最垃圾的类型,又不省钱,又不方便,又容易坏,又容易自燃。
还有寿命估计会有问题,油车开个20年都没事。混动的电池比较小,导致同样的里程,循环次数要比纯电车高得多,于是可能开个三四年电池就损耗一半以上了,于是换个电池要两三万,省的钱都拿来换电池了。

Makarios 1 年前 湖北省 #10 赞 1

要么就纯电(仅限特斯拉这种经过市场长期考验过的),要么就经过市场长期考验的混动(丰田、本田),要么就油车。

Happyxiu 1 年前 安徽省 #11 赞 0

@Risawa 增程上面的也有增程器,其实也是发动机加上发电机。

Makarios 1 年前 湖北省 #12 赞 0

纯电里四五万的国产车也是性价比很高的,就算公司倒闭了也亏损不大,比如零跑t03这种。

a5712357 1 年前 湖北省 #13 赞 2

@ruidebaba 技术含量再高有啥用,用户端体现不明显。实际插混哪怕你3.5的油耗增城也就5的油耗。并且当前的市场上的情况就是插混电池包小,增城电池包大。对于平时市区开车,过年高速回家的,增程就是版本答案。
另外插混是油车上面加一点电,增城是电车上面加一点油,方向是不一样的,在我眼里插混就是油车。

Jun 1 年前 湖北省 #14 赞 1

同意增程是最垃圾的类型

EXvision 1 年前 湖北省 #15 赞 2

增程才是王道,纯电的丝滑,通勤走电池,长途没焦虑。
PS:小于150km的增程是粑粑。
PS2:变速箱要的干嘛???

mhc2002 1 年前 湖北省 #16 赞 8

社区有2种人:一是使劲黑遥遥领先的,二是脱离实际体验使劲黑增程的。这2种人实际又是同一种人的不同表现。

dengwoxi001 1 年前 湖北省 #17 赞 0

任何厂家的混动都过得越来越好了吧,取代纯油只是时间问题。
汉兰达、塞纳又大油耗又低,2.5混动高速跑起来动力又强。日系的几套混动系统肯定是未来市场主力之一。
德系厂家这些年就是没有混动,纯靠2.0t打天下一年不如一年。18年同样配置的crv两驱风尚20多点,两豪途观L27.5w,落地差7万多。主力车型迈腾、帕萨特、suv定价全崩了。

jeff 1 年前 湖北省 #18 赞 6

我觉得很多人把技术实现和实际体验混为一谈。

增程在技术实现上远远落后于各种插混:不就是一个电车,外挂一个汽油发电机么?
但结构简单,不带变速箱;车的成本比纯电和插混低;驾驶体验和电车一致,同样解决了电车长途时的补能焦虑。至于油耗高,真不觉得大多数家庭用车在少数长途需求时有人在乎这点油耗。


再举个例子,在纯电车刚出现时,一样有很多人混淆技术实现和实际体验:例如会说电车不就是电池电机加上四个轮子沙发么,油车的发动机变速箱技术上复杂得多,电车用的技术很差。但实际体验上,简单的结构实现了一样的功能、同时动力更平顺、噪音更小、保养更便宜。

Super_wang 1 年前 湖北省 #19 赞 1

纯电才是未来。增程的目的只是为了减少续航焦虑,大部分车主都会当纯电用,发动机只是应急(油耗还不低)。

wyfhx 1 年前 湖北省 #20 赞 3

@a5712357 ,日系的油混算是油车上面加一点电,大部分工况还是靠发动机驱动,超小电池不能充电,只是停车起步等低速工况下用电来驱动,对发动机要求依然很高,能源利用率依然不高,并且动力还比较孱弱。

日产的那个混动最搞笑,就是发动机只发电,然后带动电动机驱车,电池只有2度。1.2L三缸发动机不驱动车辆,功率最大50kW,电机功率最大100kW,扭矩最大300N.m,基本上要好的动力时都需要电池辅助,这电池再怎么用估计两三年就满充满放1000次得换了,如果上高速,电池充放电次数更多。不过这电机功率也不行啊,2010年款的迈腾1.8T发动机最大功率都有132kW,最大扭矩300N.m.你觉得日产的动力会好到哪里去?这车也有1.5T重啊。

增程式最费油动力最差的时刻就是在高速上像E-POWER的原理一样,大电池没电了发动机发电带动电机驱车,偶尔有多余的动力给电池充电。

国产插混,大部分工况是靠电机驱动,发动机启动后基本保持在恒定工况,在电机低效区间才加入驱动力,也可以转成增程式,也就是插混属于电机和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可以串并联任意调节,这个才算是能源利用率比较高效。

xiaorui123 1 年前 湖北省 #21 赞 0

@wyfhx 这么说混动还得比亚迪

Makarios 1 年前 湖北省 #22 赞 1

说电车开长途焦虑完全都是自己想象,自己先开一次长途试试再说吧,开两三个小时休息十几分钟充电有什么焦虑?电车的辅助驾驶更好用,反而更适合跑长途。

Jersey 1 年前 湖北省 #23 赞 0

@Makarios 电车充电十几分钟?至少1小时才能充满

AiLeaves 1 年前 湖北省 #24 赞 2

越复杂越容易坏,增程挺好的,等电池突破还不知道猴年马月了,固态电池也只能解决部分焦虑,所有燃油车都是几分钟加满,未来就算1500的固态电池上市,价格几何?存量的纯电车又有多少是超级快充呢?

whgwhd1130 1 年前 湖北省 #25 赞 1

插混 开了2年了。。夏天3天一充 冬天1 2天冲一次。。主打 没电了就充 无所谓电池损耗。。现在电池还是好好的 跟刚买一样。损耗微乎其微。。每天上下班路程 一共30多公里 没感觉有啥衰减的。

Makarios 1 年前 湖北省 #26 赞 0

@Jersey 800V半个小时就够了,而且充到最后的时候最慢,为什么非得充满?20%到80%十几分钟就够了。

kerunyang 1 年前 湖北省 #27 赞 1

特斯拉用超充从来没有焦虑过,老家小镇上都有国家电网的超充站,十几分钟就能充200多公里。比加油快多了,加油还要排队,充电从来没有排过队,到处都是充电站。

xiaolata 1 年前 湖北省 #28 赞 0

LZ的提问,少说了几个词语,
华子,问界,增程,遥遥领先
带上这几个词语,再看下面的回复就不一样了

mo4772 1 年前 湖北省 #29 赞 2

混动我只信丰田,本田。经过全球市场长期检验。杠杠的。
咱们这些韭菜要是信 理想这样的混动,荷包里的几个钱迟早要被收割干净。

clue 1 年前 湖北省 #30 赞 1

对于程序员来说, 假如车就是程序

那纯电是最逻辑最简单的, 可靠性基本全在电池上, 电控电机很少出问题, 绝大方面优于纯油, 只是目前受限于硬件还有些短板(续航);
增程也符合耦合度低的设计, 发动机与驱动系统没有任何关联, 但效率低;
纯油车各机械系统耦合度很高, 发展了很多年但复杂度很高(要频繁维护、换机油之类), 不能说是屎山, 但也是一大坨代码, 很难改;
混动就属于为了性能而做的耦合度比较高的设计, 系统复杂度上升, 维护成本高bug也多一些;

现在程序员作为消费者, 你选哪一种?

yujia_yd 1 年前 湖北省 #31 赞 0

@clue 你说错了,油车机械三大件发展了100多年,机械结构已经很优化了,混动机械结构比油车更低,因为混动基本上就没有变速箱

mo4772 1 年前 湖北省 #32 赞 2

@clue 哥,你搞错了呀,你不能这么类比呀。

油车大部分是机械逻辑,是各种机械传动,设计好了,不咋会出问题,出问题也是一门了然,因为都是物理传动。

油车反而是电路和软件逻辑最少的,最简单的。
修油车不需要什么门槛,要是电车坏了,还不一定能随便找个修车铺修。

qq278429213 1 年前 湖北省 #33 赞 0

@yujia_yd 车都没有的。。
但凡你油车,混动的车子,发动机基本是本田,丰田的2.0 2.5的自习改的。
变速箱没有怎么串联,并联,中高速发动机用动力?
混动保养换变速箱油是你吃了?
你去看看混动的保养手册。。
4w换机油、机油滤、防冻液/冷却液、变速箱油

天然结构,混动就是被淘汰的。
成本居高不下,被DMI吊打

yujia_yd 1 年前 湖北省 #34 赞 0

@qq278429213 DM-i不就是混动吗?我油车,混动都买过。我说就是比亚迪的DM-i 没有变速箱,因为就一个单挡。

wyfhx 1 年前 湖北省 #35 赞 0

@mo4772 中国不算全球市场?中国本身就具备全球市场的一切条件,并且在产品多样性方面基本相当于全球市场,在壁垒性方面又要优于全球市场。2023年全球汽车总销量8918万辆,中国独占34%.

只要在中国市场上卷成功的产品,在全球市场都是毫无疑问地具备顶尖竞争力。

mo4772 1 年前 湖北省 #36 赞 0

@wyfhx 不算,全球车型是指用车环境,用车习惯的多样性,不是产品的多样性。

相反在中国很多热销的车型,并不是在中国市场首创,即使现在的国产电动车也没有被国外市场普及。

中国只是汽车消费大国,了。

clue 1 年前 湖北省 #37 赞 1

@yujia_yd
@mo4772

不不, 油车的机械结构和电传动比起来稳定性差很远, 不能因为机械部件数少而认为它简单(指维护简单), 它只是发展得太成熟了, 有现成的方案来妥协(比如机油、各种过滤器)

一个芯片内部的复杂度就远超发动机与变速箱了, 但它是一个非常稳定的黑盒, 对系统整体的健壮与可维护性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可以无视它内部的一切;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电动机几乎完全不需要保养, 除了转子, 其它部件全是固定密封, 它就是一个高内聚的稳定模块, 可以把它当作一个零件; 而燃油发动机, 燃烧、积炭、机油润滑混合、震动等等, 磨损无时不在进行, 你不能把它当一个稳定的零件来看, 它的复杂是开放出来的, 需要一直保养;

你有听过哪个电动车的电机坏了的? 大部分都是电池电控出问题
而燃油车的发动机、变速箱、传动系统出问题又有多少?

一个好的程序, 不是说它的代码行数多就一定很复杂, 有可能它只是引用了几个非常成熟稳定的模块, 本身的复杂度其实很低, 维护起来非常容易, 也不容易出问题

wyfhx 1 年前 湖北省 #38 赞 1

国外的电网建设比较落后,这个没办法,也就中美欧有点实力,别的国家在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上还差很远,日本本身电车发展的洼地。

其实,买车就是需要靠信仰,日本车在全球市场的信仰破灭,还是需要花很长时间的。

EXvision 1 年前 湖北省 #39 赞 0

@clue 兄弟说的很好,双手赞成,所以我一直认为,增程式才是王道(抛弃变速箱的都是王道!!!)

yujia_yd 1 年前 湖北省 #40 赞 0

@clue 你这说的对,实际电动车主要问题就是电池,电池管理,电控

jin2022 1 年前 湖北省 #41 赞 0

@Risawa 高速多直接买油车直接多了

jin2022 1 年前 湖北省 #42 赞 0

混动包括插混和增程啊,楼上把混动和增程并列起来是个什么逻辑

tombear 1 年前 湖北省 #43 赞 1

增程才是王道,大道至简。
小油箱+大电池,没有里程焦虑。

chainlee 1 年前 湖北省 #44 赞 0

增程就是过度产品 可靠性 后期电池维护成本 这缺点很致命 时间会给用户们上课

derrickcc 1 年前 广东省 #45 赞 1

我发现好多人连油混(ths、immd、e-power、dmi),插混(dmi、国产一众dht),增程分别是啥原理都没搞清楚就在这里大言不惭,害……

ts0523481 1 年前 湖北省 #46 赞 0

dmi不是增程加强版吗?

请绑定手机号后,再发言,点击此处
Guozaoke.com—源自武汉的高端交流分享社区
相关主题
年审又涨价了,270涨到370
个人武汉出POLO换车,白色18款1.5L自动安驾型
有没有感觉越来越堵了
为啥蹭到违停堵路的全责,违停堵路的无责?
试了辆非主流的车,发现很多车就是不会搞营销
三环线大学园路实线加塞的
给我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是否需要购车
车险到期续保报价
15万以内,新能源车有什么推荐?
求租佳园路地铁站附近停车位

过早客微信公众号:guozaoke • 过早客新浪微博:@过早客 • 广告投放合作微信:fullygroup50 鄂ICP备2021016276号-2 •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