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独生女,从小就对jhsy想不通并很愤怒,独生身份给我们带来的限制太多了,条件允许的话我自己一定多生几个
我是独生女,从小就对jhsy想不通并很愤怒,独生身份给我们带来的限制太多了,条件允许的话我自己一定多生几个
遗传是决定性因素;父母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培养习惯,是次要因素。
刻意的“教育”作用微乎其微,很可能变成父母的自我感动
感觉很大原因是她没有傍身的硬技能……私企的办公室主任,在职时体体面面,仿佛八面玲珑长袖善舞很能干很会来事,但是她在工作中增长的那些能力、积攒的那些“人脉”离开原公司后又有什么用呢?
如果当过老师至少可以做一对一私活儿,当过会计可以代做账,当过程序员……
所以一直不太理解年轻时就选择在企业从事行政工作的人,无论男女
近几年毕业的马原硕就业应该很香吧?或许是最近的女生最佳专业。优选东湖高新区初中老师另外几乎所有国企的党建岗位、公务员选调生的大量岗位、部分大专院校的思政老师……
确实,来武汉一年了竟然从未遇到过毕业于211以下学校的本地年轻人……地大华师这种在我看来的好211在武汉舆论看来似乎是保底的存在?
理工科男生竟然信星座
跨越阶层并品尝跨越阶层的快乐
投资角度可能有必要。
培养小孩角度完全没必要,小孩的发展看的是父母在他成年后提供的资源。
小孩的成绩看的是父母给的基因和潜移默化的学习习惯。作为前名校老师见过好多好多好多花大价钱买学区房、全职妈妈竭尽全力培养出来的平庸学酥了……从小学到高中就是父母期望值逐渐回归的过程,孩子家长都痛苦。然鹅最终走到重点高中top班级的还是大部分知识分子家庭出身+小部分基因变异的幸运儿
昨天在保成路夜市见到了廉价盗版墩墩,同感觉没必要跟风买……
不知道为啥
社区还叫“光谷社区”的时候,每天打开浏览器看到书签就下意识点开十几遍
改成“过早客”后,下意识就觉得这网站跟我无关,看到书签就扫过去,几天才看一次……
作为外地人看来真是一点儿都没融入武汉的自觉啊
不觉得护士应该被称为服务员,护士做的事情很专业,有的护士还有处方权。
但是如果你只是在纠结这个问题,就不用特别强调“三甲医院”和“护师”呀。
无论同济协和还是社区诊所,无论实习小护士还是主任护师,都不应该被轻视,谁又比谁高贵多少呢?
实际中我们普通人好像一般也不会称呼护士为服务员的……都是个例
@meisqq 谢谢,作为狂热爱好者,我关注的相关媒体可能比你多一丢丢。你说的“戏”可能偏重于上个世纪的戏曲,跟我说的如今的戏剧不太一样了。武汉的演出市场,演唱会多、儿童剧多、先锋剧多,但是其他经典类型特别贫乏
@rookien95 这个是真的,很少。很难跟其他大多数二线城市相比。感觉是其他院团不咋来,自家院团不咋演
@gbcl520 我觉得它很特别,也很值得期望
在外卖软件里搜刻录光驱,半小时送到了自己刻呀
@asdfasdf 子非鱼,安知鱼没有呆过一线城市啊?
还有,我在讲觉得武汉绿化good,你说它不够better,甚至不是best,哇那可真是太差劲辣。
没有必要非找个假想敌吧?
@xiongyishi 要晚几年,不过触网早。想请教下怎么推测的呀?我的同龄人一般用的qq,是不是新浪的邮箱比这两家火得早?
@SSDLH2009 去过
@hualushui 在武昌。上班经过的一个路口周围分别是商业区、行政区、风景区、大学,每天走到那儿隔湖望山都会重复惊艳一次,感觉没有别的大城市能像武汉一样,在市中心拥有这么动人的风景了。基建感觉不错。光谷没有常住,只去过几次,确实修路有点脏。
@shop_eastOV 谢谢大佬愿意罩我!
别的不清楚,不过感觉5.护肤品不可缺。whoo这类就可以,在妈妈辈认可度相对高而且不像是给中老年人的,而且普适性强基本上啥肤质都能用。吃的吃几天就没了,用的不一定拿出来用,只有护肤品她早上晚上都会涂一下,每天对你好感两次哈哈
楼主你第七段第一句是个明显病句耶!
“传统媒体虽然在走下坡路,但是我曾经所在的省台新闻中心,是宣传省委中心工作的核心部门,其主流价值在今天却相对日益突显…”
关联词和主语的位置关系搞反了,句子变成了“传统媒体是核心部门”。
5毛钱一个的中街糯米糍呀!
只是在武汉见的很少,不知道怎么回事
我这几天正碰上了,跨省换工作,从原单位离职后单位把公积金账户封存了,刚好此时需要公积金贷款审核,就没有办成,好郁闷。工作人员说不跨省的话应该没问题,只要两边衔接好就行,但是新单位这边效率得高点。或者可以尝试跟原单位协商,让帮你缴几个月,坚持到审核+放款完毕。实在不行就咨询下中介看有没有别的方法。
过早客微信公众号:guozaoke • 过早客新浪微博:@过早客 Hello World,Let's Doodle! 鄂ICP备2021016276号-2 •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