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体耐造(主要消化功能强),2、没有底线。总结就是动物世界里动物挺过旱季得技能。
1、身体耐造(主要消化功能强),2、没有底线。总结就是动物世界里动物挺过旱季得技能。
青山、东西湖,水果蔬菜相对光谷便宜30%正常
类似顾村位置这样新房100平在武汉7、80万一堆,二手房不超过60的都有。
豆包上搜了下,06年上海/武汉房价比最小,1.7倍左右,现在差不多5倍左右,从价值回归角度,去上海接盘都不大明智。现在北上3w月薪左右小白领,过了35能突围的概率有多大。
以下是武汉和上海 2000 年以来的房价对比:
2000-2005 年
武汉:2000 年武汉市土地交易市场挂牌,购房市场需求开始大爆发,一年内均价涨到 1984 元,随后几年温和上涨,到 2005 年均价从 2667 元跳涨到 3346 元.
上海:2000 年上海的平均房价约为 3000 元 /㎡,到 2005 年房价一定程度上受到宏观调控影响,最低跌到 6414 元 /㎡.
2006-2010 年
武汉:2006 年武汉房价涨到 4000 元 / 平,2008 年虽经历全球金融风暴,年内 12 个月的楼市成交均价依然涨到了 5347 元,2010 年底,商品房成交均价飙升至 6565 元每平米.
上海:2006 年上海平均房价 7038 元 /㎡左右,2008 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房价回落到了 7800 元 /㎡左右 ,2009 年房屋成交单价破万,2010 年上半年房价暴涨 35%,达到 17433 元 /㎡,下半年迎来 “史上最严” 调控政策,限购令出台,成交量锐减.
2011-2015 年
武汉:2011 年房价 6878 元每平米,2012 年平均房价经历了 98 年房改后的第一次下跌,全年成交均价 6378 元每平米,2013 年较 2012 年上涨了 7.6%,2014 年随着取消限购等,新房平均成交价格到达 7800 元每平米,2015 年均价突破 9000 元大关.
上海:2011 年在调控政策刺激下,成交量创下近 6 年新低,但成交价格小幅上涨,2012 年房价企稳微升 2%,签约均价 22461 元 /㎡,2013 年在 “国五条” 刺激下,迎来了成色较足的 “金九银十”,2014 年平均房价站上了 3 万 /㎡,2015 年 “330” 新政激发改善需求释放,房价持续 12 个月上涨.
2016-2020 年
武汉:2016 年均价破万,2017 年市场上新盘日光,一二手房倒挂价差达 14%,2018 年均价暴涨到 16145 元每平,2019 年到 2023 年房价开始一路下跌,从 18 年底的 17586 元 / 平米,跌至 2023 年十月的 14931 元 / 平米.
上海:2016 年上海平均房价从 45621 元 /㎡涨到 55454 元 /㎡,2017 年房产交易量锐减,但市中心的房价早已到了 8-10 万 /㎡,2018 年成交面积下滑,但房价持续走高,2019 年成交套数高达 22 万套,2020 年顶着疫情,二手房市场 “逆风翻盘”,成交金额超过一万亿,同比增长 30%.
2021-2024 年
武汉:房价持续下跌,目前正是史诗级别的房价低点.
上海:2021 年出台最严调控政策,房价从 65958 元 /㎡涨到 69583 元 /㎡,2022 年居家静默市场短暂停止,2023 年开启认房不认贷等政策,2024 年 11 月二手房成交量达到 2.705 万套,创下近 44 个月的新高,但挂牌价格仍呈现连续下跌趋势.
@twosheep 别啊,我是loser啊,我也没说农村人呢,您哪位啊?
@huster911 同样的帖子你水了几个了,房价差200w成本,对应30年每月月供多1w多,对于一般人有屁的性价比
楼主自己觉察没有,你是典型的湖北在一线混的一般的在湖北本地论坛上找存在感的这么个人,很多出国人也有这特点,就是融入不了当地中上层圈子,天天算性价比的,无论在哪里都很累。
问一句,北上深没有瓶颈期吗
最近20年,一线与二线的城市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欧美外企及其供应链上,如果欧美继续撤资,今后工作待遇与发展机会差距会逐步缩小。
欢迎回家,找准适合自己的社会地位会舒适很多,大概就是普通人上海中下与武汉中上生活状态的不同选择。
回来后发个体验,疫情前坐了盛世公主号,虽然老年游客多,但是感觉性价比超高。
最终发展结果,人越多的地方越没好果子吃
光谷片的人撕来撕去,就想炒下房子,其实实验、华科附、二初师资差球不多,跟生源、分班关系很大。
二初升学率提升了,其它区域的人各角度diss,借读生这些年一直都有,能借读的都是好苗子+借读费,这些人在二初上不了高中才是笑话。
看不下去了,二初初三总共11还是12个班,能收1000人?
光谷二初今天放烟花了,去年破6,今年破7,71%
示范线那就更容易了,对中上孩子来说,读菜中火班是最优解。
分配生不是保送,是降分30分录取,对实验这样的学校是大利空,20%左右的学生大概率去其它菜中拿分配生上华一,50%左右的可以上华科,而在本校学校档次基本下2个档。
今后跟国家一样,人越多越内卷,中等偏上的最好去中等初中的火班
没有深究,周边有这样例子,青光眼+长期高眼压就这样
随着年级变大,最后青光眼视力趋近0
中老年人最好少吃水果,多吃蔬菜
不用离婚,各管各的钱就行了
花城中学生源单纯,升学率可期
当代国际花园2008年2000左右
准备以后只买小米了
遥遥领先高科技
与长江游轮比较,性价比天地之别
这点大,开点排石的药,多喝水,下楼梯,不要碎石,越碎越多
哈哈,比初中后比小学,各位为了自己的房子,也真是拼啊
二初都是华科和实验挑剩的垃圾生源,63.8普高率是不是说明学校厉害
78%是全口径吧,如果全口径二初也过了63%,光谷学校增长比率都差不多啊
随着人口减少,不用太考虑武汉房子升值保值性,首先看重舒适性、便捷性、学校、商业、交通、医院配套,你黄冈得,可以优先考虑光谷东、花山、左岭。
东非大草原上,羚羊、角马群体越大,个体安全性就越高,狮群就不能太大。选择什么样学校,主要还是看智商在什么段位。
@missingHQ 根据今年二调成绩,实验重点班中等生在二初或三初拿华科分配生应该没问题,在实验拿不了吧
过早客微信公众号:guozaoke • 过早客新浪微博:@过早客 • 广告投放合作微信:fullygroup50 鄂ICP备2021016276号-2 •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