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早客
  • 首页
  • 节点
  • 成员
  • 广告投放
  • 登录
  • 注册

人到中年,辞掉了省台记者身份

创业创客 • fengzi027 • 发表于 4 年前 • 最后回复来自 abliz • 4 年前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因为房子刚刚置换,还背负着较重的房贷,5月8日,我正式辞去了省台记者的职位,办完了相关手续。

为什么要辞掉记者?

“你要是考上公务员或去个大企业,找个正经工作,我们还能理解,居然跑去卖保险?!”

“外面有多不好混你知道吗?这些年出去了的有多少想回来你知道吗?”

“作为朋友,我真心劝你好好考虑,出去了就再也进不来了!”

最近,领导、同事、平时一起约饭的兄弟们好言相劝,我都记在心里,谢谢你们的善意提醒。既然想离开,心就不在这里了。我在辞职报告中说,这样下去对单位和我个人都是不负责任的。

传统媒体虽然在走下坡路,但是我曾经所在的省台新闻中心,是宣传省委中心工作的核心部门,其主流价值在今天却相对日益突显,收入水平在武汉也算得上中等偏上。今年是我在新闻中心的第七年,算上在江夏台的两年半,以及在华科大后勤集团编内刊做企业宣传工作的五年,我做准记者、记者有十多年了。

做电视记者是我小时候的梦想。那时候,觉得做电视记者是多么光鲜亮丽。从小,我就是一个电视迷,同龄小朋友看古装剧的时候,我却被《新闻联播》吸引,看得津津有味。

记得很清楚,小学四年级,老师点名让我回答问题,我吓得直哆嗦。我不仅胆小,还不善言辞,但却在初中、高中连续多年被选为学校的元旦晚会主持人。就是因为长期看电视的习惯,我模仿出了一口播音腔。

这是电视对我的第一次改变,给胆小怯懦的我,增添了极大的自信。也是在那时候,更加萌生了长大后要做电视记者的念头。

读大学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新闻专业,并在大学期间,参与创办校团委机关报。毕业后在华科大后勤集团工作了五年。

厌倦了过于安逸的校园生活,加上很难获得上升空间,2013年,我通过武汉市江夏区电视台的招聘进入江夏台,电视新闻的梦想终于成真。

在江夏台尚在实习期的第三个月,我获得当月全台唯一的新闻之星。在总共不到两年半时间里,我先后获得湖北新闻奖、武汉新闻奖、湖北广播电视节目奖等各类新闻奖项10多项。

2015年,在湖北台社招报名的最后一天,我抱着试试的心态投递了简历。经过几轮考核,最终成功进入了省台新闻中心。做电视新闻,在省级层面,这里是最核心、也是最权威的机构。

从一个区县台关注的小视角,到后来每天思考“中央战略、湖北实施”,研究水果湖的决策部署,在湖北台的这几年是我视野和格局获得大提升的几年,也是整个媒体环境加速变化的几年。

在湖北台,我相对较多地跑过卫健系统、工会系统、武汉市部分行政区,几乎一人执行过一个周播专栏、去襄阳驻过站。来台这些年,结婚、生子、换房。同事笑说,湖北台给我带来福报。

谢谢过往的遇见。组建家庭后,发现再多精力也难以完全平衡工作和生活,两者总有牵扯。在做周播专栏期间,因为事情琐碎,加上当时住得远,每周至少有一天是转钟后到家,平时到家也很晚。当时,小孩的口头禅就是“打爸爸,打爸爸”。

倒不是事情多复杂或者压力有多大,只是大量时间在零碎性工作和等待中度过,等待录制、等待审稿、等待配音、等待包装······

这几年,听刘润的商学院,里面提到学过经济学的人都知道的一个概念,叫时间成本。时间成本不是一个小时值多少钱,而是这个时间如果用于做别的事情,可以获得的收益。

前不久听罗振宇的《启发俱乐部》,罗胖说,年近50的他,比35岁之前各方面的能力都强太多。但是35岁之后,很多人却是被职场抛弃的人。他从另一个视角解释了为什么职场上会存在35岁现象,那是因为年轻人的时间更好被商品化。

“35岁以上的人,明天孩子要开家长会,后天老人住院了,给他钱让他加班也不加班。不是他懒了,而是他的社会责任不允许。他可以用来商品化的时间骤减。所以,他就开始面临一个潜在的风险,他要被现代化社会组织驱逐出去。”

所以,要么你跟随单位、跟随体制一直走下去,要么就开始陷入无穷的焦虑。两年前,我经常整晚整晚睡不着。有一次,单位跑医院线口的女同事看到我的头发,告诉我,我已经开始斑秃了!在那之前从来没留意过,当时拍下自己的后脑勺图片和网上的斑秃图片一对比,吓了一跳。

慢慢地, 我开始对电视记者的职业有了新的思考:1、看似自由,其实是身心不自由。2、看似光鲜,其实是非常地苦逼。3、看似待遇还可以,其实非常不划算。4、看似每天忙不迭,其实内心很空虚。

以上总结可能不全面、准确,只是个人的感观,也有同事深处其中乐不可支,所以不代表群体印象。我依然忠心祝福还在电视新闻一线奋战的同事们。

下面几个场景,就像蒙太奇手法,勾勒了我对电视记者职业态度的转变和保险意识的萌芽。

2017年,我和一位央媒同行一同出差。行间,她跟我说,她现在从不看新闻。第一次听到新闻工作者这么说,当时非常惊讶和触动。后来,慢慢也认同,我们生产的新闻多少是对用户有价值的信息?

2018年底,单位要选派一名记者长期驻站襄阳,领导征求我的意见,让回去考虑下。其实,当场,我内心已经决定要去试试。想法很简单,一线是新闻的源头活水。那时候,可能对这个职业依然有期待。

2019年8月,在襄阳期间,非常偶然地,走路把脚崴骨折了。手术后,在家休养的几个月里,我接触到了保险和保险经纪行业。当时,像打开了一扇窗,超出了我对这个行业的过往认知,那时候,我每天都去搜寻保险经纪的相关信息。

2020年2月,新冠疫情肆虐武汉。就在武汉封城的前两天,因为高烧,我去了同济医院的发热门诊就诊。排除感冒流感后,医生登记下我的住址信息,回家后我开始隔离。当时心想,这辈子已经完了。如果重新选择,我会过怎样的人生?

辞职的念头一旦形成,便挥之不去。

2020年年中,我第一次写好辞职报告,被一位兄弟给拦截了下来。他一把撕掉报告,说我这样冒险是对家庭不负责任。

不想去上班,就像小孩每天吵着不想上幼儿园一样。我会经常躲避去工位,而跑去单位对面的省图书馆坐着。朋友说:你这状态,和我几年前好像,当时连二楼的厕所都不敢去。以为自己抑郁了还去中南医院看医生。

2021年2月底,我再次写好辞职报告,这次递交了上去。领导以为我是被“百万年薪”冲昏了头脑,一方面,给他做保险的朋友打免提电话,现身说法,告诫我做保险是多么不容易;另一方面,动员我家人做我的思想工作。所幸,我老婆从头到尾都比较支持我的决定,她的支持也给了我比较大的心理支撑。

领导说,单位离开谁都依然很好,只是希望我这步不要走错了。领导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我感动。但是我心已去,不可挽回。

磨蹭坚持了两个月,我也想过为安全着落,前期通过兼职过渡,但是我发现无法很好地平衡两项工作,也无法真正重头开始。4月底,我再度提交了辞职报告,并向新闻中心一把手发送了微信。领导回复:很遗憾,更尊重你的选择,祝好。

当真正落定辞掉记者的那一刻,其实内心是有些忐忑的。开弓没有回头箭,从官宣兼职那一刻,我知道没有退路可言。

为什么去卖保险?

十多年前,保险业还流传着一句话“一人卖保险,全家不要脸”。今天,保险业的形象虽有所改善,但毫无疑问,这个行业依然给大家中性偏负面形象。那为什么要进入这个被广泛诟病的行业?

前文已经提到,我对保险业态度的转变是源于一场很小的意外。就在我脚骨折的同时,单位另一位同事也意外骨折了。不过,她通过商业保险,直接得到了赔付。我虽然在朋友那买了一款某安的年缴费1400元的商业保险,但因为这个险种只保障因交通意外导致的身故或全残,所以我的骨折并不能得到赔付。

通过这件事,我得出结论:1、保险是有用的;2、保险不是你买了就有用,是买对了才有用。太多的人和我一样,买了不知道保啥的保险。在家休养的几个月里,我开始研究保险,并了解到保险经纪这个职业。

为了对保险等金融知识有更深入地认知,我买了《迷失的盛宴:中国保险产业1978-2014》、《癌症真相》、《百岁人生》等方面的书籍。付费听了北大教授徐远、清华教授韩秀云的系列网络经济课。花7000元报名学习理财规划师的系列在线课程,建立起保险、基金、股票等在内的初步知识架构,并考取了理财规划师证书。

中国的保险业发展虽然与共和国同步,但是经过计划经济时代几十年的全面停滞,直到1980年才真正恢复并开始发展。1992年,友邦将寿险代理人机制引入中国,第一批36位寿险营销员,仿佛一颗原子弹,引爆了中国的寿险市场,如今,我国个人保险营销人员已达900万人左右。

保险业的爆发式增长,大量人员毫无门槛地进入,也给行业健康发展带来隐忧。通过拉人头变相卖保单,通过卖纯粹的人情单,一些营销人员的排他性忽悠营销,这些注定不可持续。

但是我国保险业不管是和国际同业比,还是和同属金融行业的银行、证券业比,行业的发展空间依然巨大。

我不敢说保险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刚需产品,但是配置保险一定是和银行存钱、购买余额宝等基金产品一样,是再正常不过的财务行为。我甚至觉得通过配置保险这一行为,可以看出你和这个世界的相处方式。因为保险产品不同于一般产品的特点,一是没有体验感,无法感知和触及;二是可能长达几十年、终身甚至跨越两代人。它考验的是,你对爱情、亲情、家庭责任的执念和长期主义的初心。

小时候,你的世界就在一个小镇上。长大后,你可以骑行、自驾去往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和世界的交往更加紧密,而风险也会越来越大。所以,保险就是给你越来越不确定的世界增加一份确定性。

我实在想不出来生活在现代社会,还有什么人不需要保险。

有钱的人需要将保险作为资产配置的一部分,进行财富传承,保险是家族财富传承最好的金融工具。而同时,有钱人还可以通过保险附着稀缺的高端医疗、养老社区等资源。

一般中产需要通过保险转移因为重病、意外、长寿、重大变故等带来的家庭财务风险。如果你背负房贷债务,你觉得哪些风险是不可承受的?

社会底层、贫苦人群即便无法承受商业保险的开销,但是也需要社会保险或者**支持的普惠性商业医疗险进行救济和风险转移。

当然,如果你说这些都是基于未来可能性的假设。如果这些风险没有发生,那我的投入不都付诸东流了吗?

保险产品是基于大数法则,如果发生概率高,那必然相对贵,如果发生概率低,那必然便宜。一分钱一分货,每款产品的费率都是根据概率统计核算出来的。既然精算师已经研发出了可以有效对冲家庭财务风险的金融工具,不是考虑它有没有用,而是你要不要用。

银行的存款收益低,用来解决日常开支的流动性;证券基金、房产等投资可以博取高收益,但是也相应拥有高风险;而保险的作用在于,保障类保险产品,可以通过较小支出,利用杠杆转移大的财务风险;年金类保险产品,在获得保障的同时,通过长时间复利累积依然可以取得相对不错的收益,有效平衡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实现相对稳定的三角。

我知道很多人和我一样,需要买到真保险,获得真保障,所以,我选择加入这个行业。

为什么是明亚保险经纪?

明亚保险经纪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1月18日。官方介绍说,明亚是我国率先将经纪人的理念与服务引入个人保险营销领域的保险经纪公司,准确说应该是国内第一家涉足个人寿险领域的保险经纪公司。

第一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一家保险经纪公司,和传统的平安、泰康这些我们称之为主体保险公司的企业有所不同;最为关键的是,我非常认同明亚的企业价值观。

我们先看《保险法》。《保险法》第118条:保险经纪人是基于投保人的利益,为投保人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提供中介服务,并依法收取佣金的机构。(注:《保险法》中提到的保险经纪人指保险经纪公司;我们通常说的保险经纪人指的是保险经纪公司的业务人员)

《保险法》第117条:保险代理人是根据保险人的委托,向保险人收取佣金,并在保险人授权的范围内代为办理保险业务的机构或者个人。

大家来找茬,读两遍,看能不能理解其中差别。我理解的是,保险经纪人是替客户买保险;保险代理人是为保险公司卖保险。

有没有看出差别?没错,立场不同。他们虽然都是销售保险产品,但经纪人是和客户坐在一条船上,代理人是和保险公司坐在一条船上。

因为屁股决定脑袋,两者的差别会体现在保险销售的整个流程中。在保险销售过程中,A公司的代理人即便有着真正为客户解决风险问题的初心,但因为立场决定了,他要卖出A公司的产品,就一定会无限放大A公司产品的优势,极力模糊产品缺陷,才能更好卖出去。也就是说,A公司的代理人在销售时一定具有排他性,不会跟你去推性价比更高、服务更好的B公司的产品。

而保险经纪人的不同在于,经纪公司往往是与市面上的很多保险公司有合作,产品种类非常多,客户的可选余地非常大。目前,与明亚保险经纪合作的人身险、财产险等各类保险公司达100多家。

那么,保险经纪人就一定比代理人好?也不一定。如果,A公司的产品确实很好,公司的调性正好与客户气味相投,能够解决客户的问题,满足客户的需求,又何尝不可。

前不久,听说华科大原党委统战部副部长ZB,裸辞后加入了保险行业。有朋友说,他肯定是去做高管,我可以肯定地说不是。他是去了一家合资保险公司做一线销售,他的引荐人,是光谷的一家互联网公司创业者。我加ZB老师微信,他说他们主体保险公司是专卖店,我们经纪公司像超市。这是他的理解。

我们认为,明亚保险经纪产品线丰富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经纪公司业务人员更像家庭医生,会对客户的风险进行需求分析,再进行产品搭配和持续的跟踪服务。所以,在我们看来,保险销售只是医生开处方的一个动作,之前的把脉问诊以及之后的定期巡检才是经纪人最大的价值。

我相信ZB老师从他这个位置上离开去卖保险,一定是想作为余生事业去经营。这样的代理人,你能说他不会好好对待客户吗?

所以,经过这段时间沉下心来思考,我不再过于强调经纪人和代理人的差异,更不再去对立他们。我希望,有良知、专业客观的保险人共同为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贡献一点绵薄之力。

但是,对于更广大的客户来说,我的观点还是,保险经纪人带来的产销分离模式、强调客观中立、重视客户的需求分析,这些特性或许更能维护客户的切身利益,更好地代表了保险业的发展趋势。

真正打动我的是第二点,就是明亚保险经纪非常另类。不管是传统的主体保险公司还是保险经纪公司,“简单、听话、照做”多半是深入保险行业骨髓的行为准则。而明亚却要反其道而行之,特别强调:不做人云亦云的工具,不做产品对比的机器,非常重视客观、中立,尤其强调个人思想自由。在参加的每一场事业说明会上,明亚副总裁王鹏都要说起这句话:“比技能提升更重要的是文化和修养的提升,比财务自由更重要的是心灵和思想的自由”。客观、中立、心灵和思想的自由,这些不就是我曾经做记者所梦想、所追求的吗?

在明亚,似乎只要基于合法合规的前提,其它不再设限。不打考勤、不喊口号、不跳晨操,不打鸡血,革命靠自觉。一批学习能力强、自制力强、执行力强的人走到一起。明亚本科以上学历的业务人员占了约8成,其中包括大量海归、名校毕业生以及从大型国企转型而来的业务人员。

所以,我选择来到明亚,愿以客观中立的视角,替您和您的家人买到真保险,让你们能够获得真保障。

加入收藏 新浪微博 分享到微信 ❤赞 5398 次点击 1 人赞 2 人收藏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共收到32条回复
mayouhappy 4 年前 #1 赞 0

北京有钱人买保险的很多

zzyzy 4 年前 #2 赞 1

省台记者,用好人脉关系,做什么都不难吧

handong2003 4 年前 #3 赞 0

牛

akootli 4 年前 #4 赞 28

这广告用心了。另外可以举报吗?

funingken 4 年前 #5 赞 0

@atie 因为能得到的多,据说一份保险的第一次缴费中有70%归销售员,然后是50,30……基本上每笔都有,很挣钱吧,但是要狠下心,连亲戚朋友都要蒙

do_while 4 年前 #6 赞 0

我一只有初中学历的同学最近也从微商转战保险,巧的是,她加入的也是明亚经纪公司,看来这个公司真会洗脑啊

yoyou 4 年前 #7 赞 0

明亚保险的确会洗脑,所谓的经纪人平均月薪几万,首先是你得先能够达成明亚经纪人的标准,成为明亚的正式工,我有朋友原来在银行做业务,业绩很好,但是去了明亚后,原来的人脉在这边的用处不大,在明亚混不下去就走了。还有一个就是,虽然明亚打着经纪人的口号,与保险代理人有区别,但是明亚代理的一些产品,是一些大公司不好卖的产品,或者一些小公司的产品,才丢给明亚的。

Jingxuan 4 年前 #8 赞 0

虽然你文笔背景很厉害,但是后面的路依旧不容易,加油

qixingshizhe 4 年前 #9 赞 4

楼主你第七段第一句是个明显病句耶!
“传统媒体虽然在走下坡路,但是我曾经所在的省台新闻中心,是宣传省委中心工作的核心部门,其主流价值在今天却相对日益突显…”
关联词和主语的位置关系搞反了,句子变成了“传统媒体是核心部门”。

aranyakay 4 年前 #10 赞 4

为了挣钱呗,不磕碜,别骗自己亲友就好。

GoroutineLeak 4 年前 #11 赞 3

好家伙,光谷社区的娃儿可不好骗噢?最好发到广场舞阳光群

fengzi027 楼主 4 年前 #12 赞 0

@qixingshizhe 谢谢指正

fengzi027 楼主 4 年前 #13 赞 0

@yoyou 谢谢你说出了一些真相。做保险前,我觉得每个人都可能是我的客户,做了之后发现不是这样。明亚虽然合作的保险公司多,也正如你所说不是合作的保险公司的所有产品都能卖。

但是因为这家公司的产品线足够丰富,我们不去强推一款产品,而是非常可观地告诉你选择的产品的优点缺点,然后找出合适的产品。同等保障可以节省保费10%到30%。而一旦出险,背后的经纪公司、经纪人也是站在客户这一边,去争取利益最大化。

fengzi027 楼主 4 年前 #14 赞 0

@Jingxuan 谢谢

backbone 4 年前 #15 赞 0

转行需要勇气,希望都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

zy900116 4 年前 #16 赞 0

我堂弟卖了2年保险,家里一众亲戚该买的保险都买了,他业绩也到顶了,出来了。

fengzi027 楼主 4 年前 #17 赞 0

@zy900116 我希望不做纯粹的人情单。

vvvvva 4 年前 #18 赞 0

果然是个广告啊 各大平台都有这种帖子

那我是搞法院的 出来买保险是不是也有人信服力

beixue1037 4 年前 #19 赞 0

东西写的不好

ohooooo 4 年前 #20 赞 0

现在销售门槛这么高了嘛?为了卖个保险还要写篇文章出来。

sm_1st_season 4 年前 #21 赞 0

人到中年,迫不得已

testicles 4 年前 #22 赞 0

软文不错,果然拉到文章最末尾不会错,浪费了20秒

stargazer 4 年前 #23 赞 2

现在的保险公司有意识的拉拢一大批高知加入就是看中其背后的社会关系,但也不过是高净值业务的内卷,赶早的还可以抢收,后面的堪忧

你以为是你机智主动的投身了金融,其实不过是中了所谓知识经济里贩卖焦虑的毒,当然都是打工人也很明白就是省台记者也不都是混得很好,卖保险看似自由的背后为什么不是变成自由撰稿人呢,相对而言有更好的背景和社会资源,这是个问题。

waytai 4 年前 #24 赞 0

底层的,哪儿都不容易。内卷化

viney 4 年前 #25 赞 1

看完了,后面尽然没有学挖掘机哪家强!差评

thering 4 年前 #26 赞 0

其实我也不明白为什么身边很多有高端高薪工作的,都要出来做保险。可能真的很赚吧。

RlvC 4 年前 #27 赞 0

我想说广告来的太突然。。。
重疾险一年保费都是W为单位,不是非常有钱的,不太会看个软文就联系你。
我的保险经纪就是靠口口相传。。。毕竟现在人们的保险意识都强起来了,遇到好的,也会分享
如果借助互联网,还是应该找准一些主题,非广告的,把你ID的知名度打起来,毕竟大家会相信专业的,我一个师弟,保诚的,在微视/抖音/知乎都有大量粉丝,内容不涉及推销,也不提及他的公司,分享保险知识,金融,以及香港各处见闻等
我最不喜欢的是国内AIA的,朋友圈最喜欢秀凡尔赛,不过主要还是我太穷了,而他们都一直面向高净值。。

nanacccc 4 年前 #28 赞 0

写这么多不就是想让大家来找你买保险吗? 我不需要大家随意

xb70 4 年前 #29 赞 0

这广告。。

shine454 4 年前 #30 赞 0

文章没看完,广告印象深刻!

Gogokitty 4 年前 #31 赞 0

我以为你从省台辞职,是被新媒体挖了,或者去一线公司搞公关,OR国企搞党政。结果是卖保险‍♂️。。。不是对保险有偏见,完全没有延续以前的优势啊

abliz 4 年前 #32 赞 0

前面写了这么多, 又是骗我加微信卖保险...

请绑定手机号后,再发言,点击此处
Guozaoke.com—源自武汉的高端交流分享社区
相关主题
创业Flag,更新进展、集思广益、分享心得
东湖高新哪里有比较小的便宜的办公场地或者众创空间租?
兼职支付合伙人
做生意不容易
有没有产品经理创业成功的?
工作自由,比较闲,有什么适合的副业可以搞的
徐东阿里已经入住了
阿里巴巴华中总部今天正式入驻阿里中心·武汉
有了解app运营+推广+上线的朋友吗?
各位彦祖、热巴看过来,回农村创业一年

过早客微信公众号:guozaoke • 过早客新浪微博:@过早客 • 广告投放合作微信:fullygroup50 鄂ICP备2021016276号-2 •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