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早客
  • 首页
  • 节点
  • 成员
  • 广告投放
  • 登录
  • 注册

阮书记,武汉创新改革怎么改,听听互联网从业者的意见吧

阅读 • fresh_living • 发表于 9 年前 • 最后回复来自 Nelsonchen • 9 年前

今天传来消息,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方案确定京津冀、上海等8个地区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武汉名列其中。

改革到底怎么改,方向在哪里?

身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武汉今年的任务,就是研究制定创新改革试验方案。然而全面创新改革到底怎么改?方向究竟在哪里?

在全面互联网+的时代风潮下,互联网无疑是最重要的社会创新力量。武汉的互联网产业如何发展壮大,如何能真正与这座城市实现深度融合,同时辐射影响全国,无疑也决定着武汉能否成为一座真正的“创新型城市”。

正因如此,不久前,一位武汉互联网从业者通过网络发起了一项调查,向武汉的互联网从业者征集“武汉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意见和建言。

值此武汉正式入选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之际,光谷客搜集整理并刊发这些民间建言,希望能抛砖引玉,为武汉真正推动全面创新改革,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提供一份助力。

不管怎样,正如30年前那场开启一个时代的改革;走到今天,中国的命运又走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唯有举国上下齐心,全民助力,充分利用和发挥互联网连接一切资源的创新力量,最大程度的激活和开放民智,中国才可能跳出所谓“中等收入陷阱”的历史循环,开创一个真正影响世界的中华纪元,实现中华民族复兴。
--谷哥

这是近日来自互联网从业者的一封倡议信
☟

 关于征集“武汉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
建议与意见

各位群友、各位同行:
市委、市政府最近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大力发展互联网+,作为武汉互联网业的一员和负责任的社会公民,欢迎大家就武汉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与意见。

请大家邮件中回复,您对武汉发展的建议与意见。建议与意见要文明,最好在提出问题的同时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解决思路。请大家踊跃参与,本征集从8月5日始至8月7日,谢谢大家。

流云
2015-8-5

倡议发出后,得到了武汉互联网从业者们的积极反馈。

他们的声音VOICE

1许霄宇(LEO)
中国加盟网产品经理(武汉人)

吸引国内知名互联网企业入驻武汉,提供政策支持,低租金甚至免费提供孵化器,给予高新技术创业公司补贴,减税,营造氛围!
2
刘 鹏 飞
托普睿思创始人兼总经理

想要成为国家创新城市,武汉需要解决几个问题:
a.引进大公司BAT那种研发中心,营造创业氛围,保证人才持续;

b.钱的问题,引进投资机构;

c.人的问题,大力引进各类技术人才,为引进人才扫清障碍;

d.筹建创新创业学院,给干货,现在到处是伪鸡汤;

e.政府政策配套。
3
武汉-研发-SKY

武汉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a.营造好的工作环境,解决人才的生活的方面的后顾之优;
b.引进优秀人才;

c.政府优惠政策的支持。
4
高 瑛
香港康联医疗集团策划主管

a.为外来投资者营造良好的投资氛围。

当前,招商引资已由优惠政策的竞争转变为服务质量、服务效率的竞争。谁的服务质量好、办事效率高,谁就能赢得企业,赢得投资。而投资氛围直接影响到创业氛围。另外,大部分投资人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宁愿投成熟已经验证过的模式,也不愿意投本土创新未验证的模式。

b.用优质的政府服务留住人才,带动创业氛围。

对于一个创新型城市来说,年轻人很重要。年轻人有活力,有创新动力和才能,他们敢闯敢干,对未来抱有希望,愿意为了未来的财富而努力奋斗。想办法留住如何这部分人才,可以借鉴2015深圳人才安居政策。互联网就业创业所需的人才、资源、环境、氛围、全国性的辐射力、乃至媒体资源,创业氛围和研发实力这些都需要有好的大环境,否则人力都会外流,也就谈不上创业氛围了。

c.为小微企业提供政策支持、补贴。

各地都可以有成功的创业公司,比方说阿里巴巴需要政府的扶持,但北京、上海基本上不会去扶持一个18人的不知名的小公司,但是杭州市政府就可以。政府为小微企业提供重点科技群组提供支援,包括科研设施、基础建设、服务及计划,协助科技公司孕育理念,创新及发展。
5
武汉-运维-秋风

既然大力发展互联网+的战略,那本地的互联网普及率就一定要上去,鼓励外地互联网公司来汉发展。
6
贺 钧
上海东方明珠武汉研发中心高级工程师

吸引大公司进驻是一个方面,毕竟武汉现在的大环境落后,需要这些企业提供一个稳定的基础氛围和环境。提升本地的互联网氛围,在高新园区等方面提供支持,做到产学联动,利用本地丰富的高校资源发展行业。引导提倡一些互联网行业相关的组织和活动,促进行业交流和发展。
7
姚 能 伟
邻盛创始人

a.建立标杆,前期一定要一些比较靠谱的项目【有较大社会正向意义的】;
b.完善当地投资结构;
c.建立完善的创业生态。
8
彭 卫 思
IOS软件开发工程师

a.武汉应该有一些行业领头公司;
b.对于人才的培养和福利待遇跟上;
c.通过留住武汉的大学毕业生来加强未来几年武汉互联网产业的实力。
9
Scot
武汉游戏公司创始人

很简单,现在的武汉都是小打小闹,大企业起不来跟人才没关系,最主要的还是公司创始人能力和眼界不行,太精明算计,不图大业。另外,真正的大企业发展初期也是不需要特别扶持的,只需要外界影响少些小些就行,其他多给予点空间即可。
10
周 亮
世纪活力武汉研发中心高级工程师

说点其他没人提的:

a.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光谷。东湖高新的政策应该面向全市。上海几乎每个区都有自己的高新园区。比如紫竹园、天地软件园、创智天地、漕河泾、陆家嘴。武汉也可以效仿,每个区不一定要特别大的园区,哪怕一个区有那么一块集中的写字楼群,形成标杆辐射影响就行了。

b.目前在美国上市的中国软件外包公司都已退市。软件外包行业表面看起来市场广阔,实则是束缚从业人员的思想,从业人员普遍进行的是低效重复无活力的工作,与创新格格不入。政府应放弃一直以来对软件外包行业的扶持,把这些资金政策投入到互联网行业中。
11
翁 大 炜
深圳腾讯游戏策划

a. 先解决为什么要在武汉生活的问题,人才引进必须要有配套的生活方式;
b. 只要能扫清企业的障碍,不要再办事难就行;
c. 政府要说话算话,以前很多福利政策许诺了,但是没有达到;
d. 建立本地互联网生态圈,保证可以自给自足。
12
郑 欣
科匠武汉分公司事业部总经理

a.互联网+人才是基础
建议政府大力扶持互联网+人才培训机构。

b.互联网+研发是支柱
建议政府大力扶持互联网+研发公司。
私心:扶持一下我公司,研发外包+培训。
13
张 曙 光
木仓科技联合创始人

引进大公司,创造环境是一方面,最主要的还是本地公司需要多从自身创造氛围,本地的从业者能从意识上改变,光有公司创造氛围没有用,从业者自身也得转变意识。
14
武汉-创业-loong

政府行政透明化
15
刘 静
安天联合创始人

成都珠玉在前,如果本地政府能做到成都政府的扶持力度,武汉互联网才会有快速发展的可能性。
16
郑 莎
UI设计师

a. 政府政策扶持(政府多与企业交流,制定有针对性的符合武汉互联网市场环境的政策)、产业配套设施、产业园区及产业创新推动互联网产业;

b. 引进互联网企业巨头(对于这些企业,享受特别待遇,诸如落户补贴、房租补贴等,对财政收入贡献大的企业,还将给予奖励,通过多种措施孵化武汉的“腾讯”、“阿里”。),增加互联网的氛围和行业内信息交流;

c. 利用武汉的高校资源,做好互联网的人才储备;

d. 引进金融与投资机构,增加资本活跃度,武汉创业公司融资困难,几率低、融到资金额也普遍偏小。
17
景 扬
优驾COO

a、多来一些互联网公司进行竞争,这样可以大大的促进武汉互联网的普及,这样大家做用户也比较方便,由原来的单打独斗变为现在的协同作战;

b、为互联网企业开辟一些接口,更多的让互联网+服务于武汉的市民,如开放交管局挪车业务的接口,这样你的车子被别人挡着了可以迅速找到车主挪车,而不是用之前的办法打电话给保险公司,然后以车祸的名义骗车主过来。类似的接口还很多,希望政府做到开放;

c、举办大型的互联网项目赛事,让大家可以走出自己了解别人;

d、为互联网建立线下的直营活动,定期举办。
18
武汉-产品-吴

还记得“汉派”服装的辉煌吗!?武汉的互联网品牌,一定要打上“武汉创造”的烙印,而不是单纯的引入大公司在武汉建立研发基地!大公司看中武汉更多是区位优势,可以更好的辐射全国。作为政府,应该有“极致创业”的思维,WIFI的覆盖,硬件的配套,创业导师的培养,贴息贷款的建立,放宽对创业人群的准入门槛等等。 以东湖高新作为龙头向武汉的老城区渗透,这方面可以参考广州的经验。让每个区的闲置住房稍加改造,免费让创业者入住。

The End
版权信息
本文版权属于光谷客
| 转载请联系 |

加入收藏 新浪微博 分享到微信 ❤赞 2966 次点击 1 人赞 0 人收藏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共收到10条回复
zhouzhe8013 9 年前 #1 赞 0

对行业来说,扶持创业没有引进大企业效果好.
但是现在BAT也不是无限扩张.引进的可能并不是能解决问题的部门.

lee 9 年前 #2 赞 0

文章中都是说的希望政府引进大公司,出台吸引人才的政策。。。我觉得这只是一方面,更多的是在营造环境的同时,放手让企业自己去做、去尝试,不干涉企业自身的发展,市场本身会让企业野蛮生长、优胜劣汰。当初阿里在杭州的发展,也没看政府给了多少实惠。还是创业者自己的眼界、魄力和执行力。

jelly_oy 9 年前 #3 赞 0

武汉的互联网行业发展不起来,主要有两个主因:
1,行业区域规划不合理
属于高科技,无任何环境污染的行业,却处在城市的最边缘区域!
2,政府不重视,政策扶持不够
武汉IT企业都做不大,主要还是缺乏政策扶持和引导,行业工资待遇低,吸引不了高级人才!

Phenomenon 9 年前 #4 赞 0

武汉现在还是一个后工业城市,互联网本质上属于第三产业、服务业,这方面和一线城市、沿海城市有差距。我认为没必要为了引进而引进,为了扶持而扶持。政府一心一意把基础设施做好了,把软环境改善了,当地的收入水平提高了,人才愿意留下来了,大公司的扩张自然会考虑武汉。武汉要做的就是保证一个公平的环境,留住良币、驱逐劣币。

Lee17786499296 9 年前 #5 赞 0

提高行政效率,做到扶持第二天到账,几个月后都死掉,没有用,到处宣讲,好的项目在那里?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还是人才,吸引人才还有留得住人才。改革也有接地气,不能太高。

Boduan888 9 年前 #6 赞 0

印发的这个方案看了,没有什么实质的内容,给多少钱,组织、立法、税收有啥特权啥优惠只字没有。就划了个地图,科技创新还要划个区域实验?
科技创新就要高比例研发投入,高薪高学历主体研发人员,国家多进行税收鼓励给企业,就够了,否则都是空的。

Opinion_Leader 9 年前 #7 赞 0

@jelly_oy
第一条,高科技公司放在城市新区是现代化城市的惯例,比如上海的张江,西雅图的红树林。IT公司放在市中心只会更添堵。
第二条,行业工资偏低这个不能怪政府。这个是和城市当前的发展阶段相匹配的。你不可能要求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来抬高居民收入。武汉的经济发展了,财政收入提高了,这些都是水到渠成的。

bandrock 9 年前 #8 赞 0

"一位武汉互联网从业者通过网络发起了一项调查"

——我怎么没有看到这项调查呢。

Sifaguo 9 年前 #9 赞 0

还要多听听传统行业的人的意见。互联网只是服务业,始终无法取代真正的科技、制造、工业,科技创新也不是只有互联网领域。

Nelsonchen 9 年前 #10 赞 0

算是一个重磅利好了。

请绑定手机号后,再发言,点击此处
Guozaoke.com—源自武汉的高端交流分享社区
相关主题
怎么带小学生喜欢阅读三国演义、水浒传?
谁给推荐几本好书
昨天看到社友让推荐书籍,我想大概是刷视频刷太累了(分享我收藏的年度热门书籍汇总)
DeepSeek推荐的10本网络修仙小说
最近待业在家,无聊写起了小说,发在起点,名字叫《赛博修仙者》
小学《语文》课本:春天
资本大厦楼下的书店关了,有没有规模相当的书店呢?
我们来读书吧
生活是不是很乏味?来了解下其领域吧,读一本就够了!欢迎补充
明朝那些事儿,鬼吹灯,盗墓笔记,哪一部历史地位最高?

过早客微信公众号:guozaoke • 过早客新浪微博:@过早客 • 广告投放合作微信:fullygroup50 鄂ICP备2021016276号-2 •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