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早客
  • 首页
  • 节点
  • 成员
  • 广告投放
  • 登录
  • 注册

证监会明日将审核三家公司IPO 均来自武汉

金融财经 • qunqing • 发表于 7 年前 • 最后回复来自 guangguren • 7 年前

财联社5月2日讯,中国证监会第十七届发审委定于2018年5月3日(本周四)召开2018年第70次发审委工作会议,将对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和武汉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IPO进行审核。值得注意的是,这三家公司的一个共同点为总部均在湖北武汉。

加入收藏 新浪微博 分享到微信 ❤赞 5346 次点击 0 人赞 2 人收藏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共收到55条回复
plax 7 年前 #1 赞 1

恭喜长飞回归A股

guangguren 7 年前 #2 赞 0

都是光谷的公司哦

Super_IP 7 年前 #3 赞 0

Ipo不容易,赞一个

kissprince 7 年前 #4 赞 0

最近过会很难

ace_5201314 7 年前 #5 赞 0

只知道长飞

Hankow 7 年前 #6 赞 0

现在武汉的企业,特别是汉口的,好多都走的港股或美股上市。

比如今年2018年2月5日(美国东部时间2月5日早9点15分),盛世乐居(武汉)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世乐居)在纽约时代广场纳斯达克交易所完成上市,开盘价为每股5美元,纳斯达克股票代码SSLJ。

又比如武汉第一个市值过千亿的公司,卓尔集团,也是在香港上市的。

东湖高新给自己定的目标是2015开始,三年内力争上市30家企业,这个得好好加油了。
现在光谷的一个问题就在于高新技术产业缺乏大的领头羊企业,这和市内的汉口、武汉经开比是短板。

zhysh1224 7 年前 #7 赞 0

有了解天风证券的吗? 天风证券的佣金多少,准备换成天风证券的客户,支持一下本地企业。

curryliuwh 7 年前 #8 赞 1

证券企业都有两家上市的了 银行业还是光头 汉口银行 武汉农商行 湖北银行怎么就上不了市 感觉很多小地方的银行都上市了

Hankow 7 年前 #9 赞 0

@zhysh1224

天风证券是武汉务实经营城市的一个经典案例,虽然成都文宣系统强力,但是武汉市府更务实,直接资金强势入股。

天风证券的前身为成立于1995年的成都联合期货交易所。2000年成都联合期货交易所改组为四川省天风证券经纪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7700万元,股东为四川省国有资产经营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四川国资公司”),股本占比为27.27%;四川省嘉鑫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汉龙(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宏达(集团)有限公司,三家分别持有19.48%的股份;四川亚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则持有14.29%的股份。

两年之后,武汉高新企业入股成为大股东,2002年6月8日,武汉东湖开发区四家企业分别与上述除四川国资公司外的四家股东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悉数受让其各自持有的股份。2007年更名为天风证券经纪有限责任公司。

为了迎接天风证券到汉,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专门给证监会出函,希望支持天风证券回汉。时逢2007年12月,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在多种合力之下,天风证券终于遂愿。

根据当时的消息,为了支持天风证券,除了现有股东增资外,武汉高科集团及武汉市大型国企都参股天风证券,“目前各股东参股金额有一个大致意向,总体上是武汉市所有公司在天风证券的股份将超过51%,以达到控股目的”。武汉市府参股后,只作为战略投资者,不参与证券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

2008年天风证券成功控股北方期货经纪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2月将注册地迁至湖北省武汉市。

2009年更名为天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是总部设于武汉的两家全国性证券公司之一。

天风证券的迁汉,是武汉自上世纪90年代汉柜升格为汉交所失败重挫之后,在建设金融中心方面的战略性布局,华泰证券接管亚洲证券、广发证券整合武汉证券,当时只剩长江证券一家硕果仅存。

天风证券的迁入,无疑会增加武汉区域金融中心的聚集效应。而此前,在湖北省及武汉市政府的努力下,合众人寿将总部设在了武汉;交通银行重组武汉国投,成为国内第一家设立信托公司的银行。

根据去年的情况,天风证券发展势头很猛。

why2010 7 年前 #10 赞 0

曾经在天风干活一段时间,食堂真的不要太好呀

tl070602023 7 年前 #11 赞 2

@Hankow 汉口有啥高新技术产业的龙头企业?卓尔这种房地产起家的也算吗,汉口我服的也就是良品铺子和周黑鸭这些

logang 7 年前 #12 赞 0

明德生物被否了

david56083 7 年前 #13 赞 1

@logang 三家全过,IPO审核全部通过了。

lfzcandy 7 年前 #14 赞 0

@logang 三家全部过了,毕竟要讲政治啊

Hankow 7 年前 #15 赞 0

@tl070602023

光谷的高新技术企业总数根据2017年统计达1851家,位居全国第四,约占武汉市60%。但现在企业的问题在于体量不够大,高新技术产业听着是很高大上,但是体量不足也无法对区域经济发挥引领支撑作用。

卓尔控股严格来说不是房地产起家,而是以汉口北等实体市场物业、物流为基础,搭建了我国最大的互联网批发及服务平台,目前B2B年交易额逾5000亿元。

创始人阎志专门提过,新经济不仅仅是科技企业的专利,传统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努力转型,积极拥抱互联网,以科技提升现代服务业,也能够获得巨大新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最早是做批发市场的,很传统的业务,但随着电商的兴起,转型势在必行。所以前几年,启动了全面互联网化,初衷很简单,就是为商户提供真正有价值的服务,让交易更便宜、更智能、更高效。

卓尔核心线下资产包括三个大型批发市场,持有实体物业逾500万平方米。其中,汉口北是国内最大的商贸物流中心,也是中西部唯一的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项目。

转型不会是一件容易事,所以阎志向行业内的“大佬”借力, 通过资本和共享的手段,把大佬拉进来一起做。

阎志请来的第一位互联网人士是于刚,“一号店”的创始人,后来又找来了卫哲、郭去疾、智建鹏等人,大家共同搭建互联网批发及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手段,提供交易、物业、物流、金融、供应链服务,为中小企业降低交易成本。正是基于对这一理念的认可,大家走到了一起。

产业上也是以服务线下批发市场为主,逐渐扩展到农产品、化工、钢铁等大宗交易平台,并丰富服务功能。卓尔旗下的卓尔购,已成长为国内最大的互联网批发交易及服务平台,兰亭集势则是国内最大的跨境电商出口平台,还有国内最大的农产品电商深圳中农网,国内领先的化工塑料电商化塑汇,今年生态圈营业收入有望达到1000亿元。

中国乃至世界市场上活跃着上千万乃至数亿计的中小微企业、制造业公司和供应商,为产生B2B的世界级和龙头级的企业提供了可能和土壤。卓尔的使命就是建立和发展现代供应链,帮助它们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卓尔现在的核心业务已经是电商了,不过是和京东、淘宝等错位的专业批发交易平台。

苏宁也是从线下转电商,卓尔的路线并无不同呀。

而且卓尔现在还开始涉足通用航空领域,技术上和经济上已经没有障碍。

以卓尔航空工业的机型为例,最贵的卓尔领航者600,每一架的价格也不到200万元,养护费用和养辆跑车差不多,而且,卓尔这种飞机能用普通95号汽油,飞行百公里耗油仅8升,和开汽车差不多,在公路和草坪上都能起降。

现在的主要问题是买了也很难飞,目前低空空域飞行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按现行规定,通航飞机飞行及机场归民航管理,但航线和空域资源由军队审批。这导致了飞行计划审批报备程序繁琐复杂、低空空域使用限制条件很多、利用效率不高。

考虑到2017年,美国通用航空产业对美国经济的贡献为2190亿美元,通过间接或直接方式共计提供110万份工作。而目前我国通用航空的收入仅为80亿元。这个产业的潜在市场规模起码有上万亿。

还有卓尔旗下的众邦金融集团、百合文化集团这些业务你可以去了解一下。

卓尔涉足物流、港口、金融、传媒、交易服务等领域,良品铺子和周黑鸭之类怎么能够相提并论?

hbhorse 7 年前 #16 赞 0

@Hankow 懂得太多了

Amadeus 7 年前 #17 赞 0

我操,这知识储备...

guangguren 7 年前 #18 赞 0

这年头最有趣的是搞房地产的,搞销售的公司,跟扎扎实实做制造业,做实业的去比销售额。去比市梦率。幸好上面的高层还是清醒的,像上面他列的这几家所谓美国,香港上市的,高层也不会去关注,毕竟代表不了国家的底子,一个地区发展还是要靠科技,看制造业。而非地产和销售中介公司。

guangguren 7 年前 #19 赞 0

卓尔有什么实业?无非就是从房地产过度到倒买倒卖资本运作而已,这类公司是最不缺的,干营销的和搞实业的比销售收入,这不是耍流氓吗?

sink0406 7 年前 #20 赞 1

@Hankow 大神,知识储备果然牛。。
个人认为,卓尔所处的行业,和邮科院,是不可比的,行业性质完全不一样。
邮科院坐拥央企资质,wuhan地头蛇,但是也是属于完全竞争的行业,何况还有HUAWEI, ZTE等强劲对手。
不过,市值才200多亿,确实有点怎么说呢,恨铁不成钢吧。。

tl070602023 7 年前 #21 赞 3

要是武汉真指望卓尔这样的企业,那武汉是真的没啥希望,既然汉口企业那么强,以前都存在怎么以前大学生毕业都不去汉口工作,而是去了外地,反而这几年慢慢在光谷的带动下,毕业生留下的比例却越来越大

guangguren 7 年前 #22 赞 0

还看不起电科院?邮科院。邮科院拿到了多少国际行业标准?这代表什么?国家又为什么把光电国家创新中心放在邮科院?这是代表国家实力的东西,两个工程院院士,什么卓尔?一辈子都不要想了。可以告诉你的是,我国好多军事通讯都是邮科院去做的,这是国家底气的东西。电科院虽然亏损,但是在集成电路领域有深厚的布局,这也是大国重器,中芯国际代表我国芯片制造领域的实力,电科院是大股东。两院合并,占据了我国很多重要通信信息领域的命门产业,代表国家占位。大大都高度关注,可是被地域黑所抹黑。

kissprince 7 年前 #23 赞 3

汉口的产业代表的是夕阳。。。吸引不了现在大学毕业生流入

guangguren 7 年前 #24 赞 1

@tl070602023 论坛里还是有看得清楚的人。被表面迷惑的人也不少。连Gdp也有含金量,并非越多就一定越好,赚钱的行业也不一定都是好行业。作为非上市的所谓控股集团,所谓销售收入也就看看就好,有多少合并报表,有多少关联交易,大家都明白的事。像九州通,卓尔这类就算做到销售收入1000亿,说实话也没什么好说的,但他创造了不少就业,给地方交了一些税,这个还是值得赞赏的。但国家和地方的硬实力还是不能靠这类企业。

Hankow 7 年前 #25 赞 1

@sink0406

不太明白为什么有的人总是狭隘的将汉口和光谷对立看待。

我从头到尾都没说卓尔控股比邮科院更值得期待或者倚重之类的话,更没有区分高下。

都是咱们武汉自己的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你说对不对?

我只是指出两点客观事实,第一,邮科院发展确实不够快;第二,邮科院规模确实不够大。

邮科院自己的问题,大家都可以用自己的渠道询问问,是不是有内部的因素?

市府对邮科院寄予厚望,现在的发展未能达到预期。

市府一贯相当重视高新科技产业,湖北建国以来最大的单体高科技产业项目,武汉新芯可是有市府巨额资金投入,而且后续一直都有扶持。

但也正因为高科技产业属于见效慢,扶持力度大,往往有税收和补贴的政策支持,同样规模的企业,高科技产业类的贡献的利税可能就偏少,所以更注重规模效应。

武汉现在迫切希望光谷出一个市值上千亿或者产值上千亿的巨头企业,无论斗鱼,长江存储还是邮科院这都是在广撒网增加概率。

你看看一个阿里巴巴对杭州带动多大?

武汉市府希望光谷有领军企业也是为了整个高新区未来发展好。

市府一心希望光谷出巨头,有的人却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长期挑动光谷和中心城区对立,似乎见不得武汉其他区域好似的。

武汉现在有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制造、装备制造、食品烟草和能源及环保这五大过千亿的支柱性产业板块。

东湖的高新技术企业,更多只是集中在电子信息制造这块,由于东湖高新企业的体量明显偏小,这一产业板块甚至都不是武汉第一大支柱。

而且在这五大产业以外,市府也在积极培育新的支柱产业。

所以武汉虽然支持东湖高新发展,但把全部资源用来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太烧钱,现在也还做不到。

感觉你还是很冷静客观的看问题,所以稍微这里说一说。

sink0406 7 年前 #26 赞 1

@Hankow 兄台严重了。对卓尔我不是太了解,所以我的描述可能有失公允。可能你有点误会,请见谅。
邮科院其实可以做的更大更强,但很遗憾,现在只有区区200亿。
不过,这其中的原因比较复杂,这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JimZHU 7 年前 #27 赞 3

@Hankow 哥们,我对事不对人,这个帖子里第一个单独把光谷拎出来和经开、汉口作对比的人是你自己吧?在你之前没有一个回帖提到了汉口,虽然你表面上没说什么过激的话,但是心里暗暗把光谷和汉口对立起来的怕不是你自己?如果是我理解有误,就当我以小人之心 度君子之腹。

Hankow 7 年前 #28 赞 0

@sink0406

你当然不属于那些长期在这个论坛挑动光谷和中心城区对立的人。
我觉得你25楼的言论挺有道理的。
挺希望论坛里像你这样的人越来越多。

在邮科院可以做的更强更大这点上,咱们有共识。
我的初衷也只是表述对其当前发展现状的遗憾。

只是说这贴里有人的回复,是蓄意断章起义,扣什么看不起邮科院之类的帽子,制造对立气氛。

该说的我都说了,其他人在回帖胡搅蛮缠,我也只能不做理会了。

guangguren 7 年前 #29 赞 3

哈哈,汉口吹不要倒打一耙了。你不失时机的吹汉口,贬低光谷的伎俩难道还不够明显吗?本来今天光谷三家企业同时过会,是个大家高兴的时刻,你把你自己的帖子翻出来看看,都是在吹汉口,贬光谷。要不是你这么过分,谁会理你?还什么市府对光谷投入,市府对光谷投了什么?对新芯的投入如果不是余老板力主,市里会投吗?现在看来,还比不上汉口一条地铁的钱。之于邮科院,市里就更别谈投入了,莫装好人,你的名字就知道你是什么取向的人。

Hankow 7 年前 #30 赞 0

@JimZHU

真的是不要太敏感了。

按这种想法, 那我是不是举出四川的例子、杭州、深圳的例子,来说明邮科院发展不够快、规模不够大,这才算不对立汉口光谷?

我是觉得这些天武汉和外省的比较讨论太多了,干脆就局限在市内举例而已。

佛教六祖有个典故,是这样的,在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盘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你明白这个意思吗?

guangguren 7 年前 #31 赞 1

而且省市对芯芯的投入实际上是国家开发银行的政策性贷款为主。这也主要是卖了老余的面子。

guangguren 7 年前 #32 赞 0

湖北日报:
除此之外,湖北和远气体等28家企业在湖北证监局辅导备案,奇致激光等23家“金种子”企业在券商培育,形成“储备一批、培育一批、辅导一批、申报一批、上市一批”格局。

湖北省政府将出台进一步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的意见,从培育企业上市后备资源、加大企业上市扶持力度、构建最优企业上市服务体系、完善工作机制等方面,推进湖北省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

“上市公司数量多少,是地方经济实力晴雨表,基本上不存在水分,因为IPO门槛高、审核严。”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说。

guangguren 7 年前 #33 赞 0

另外,光谷最大的企业实际上是中建三局,中建三局的法定注册地是在光谷的。而且三局总部办公也即将搬入光谷中心城。也许有人会说三局的业务和光谷的高科技不沾边,但是三局已经准备在光谷搞中建科技园,打造所谓的千亿产业。另外,国药集团几个二级总部搬迁到光谷后,两年内也将形成千亿级别。另外,邮科院最近公布的到2020年也就是一年半后,产值达到500亿左右,加上电科院接近或达到1000亿。这就是高新区说2020年达到2-3个千亿企业的原因。

dada16 7 年前 #34 赞 1

中建三局绝对是建筑行业扛把子,就是放在世界范围内来说都是超一流的,盖摩天大楼可不是搭积木。

讲真,去北上广随便问问,也就光谷在高科技行业拿的出手,hankou已经是过去式了

imopf4 7 年前 #35 赞 0

社区真是人才辈出。

jack155 7 年前 #36 赞 0

恭喜三家公司都成功过审!!

aleck 7 年前 #37 赞 0

光谷没有大企业,百亿市值的都少。杭州不说阿里,网易。海康就三千六百亿,大华七百亿,恒生电子也有四百亿。

Hankow 7 年前 #38 赞 0

39楼果然是只能看新闻,然而缺乏对新闻的基本理解能力。

很多东西都不懂,所以只能引用,然后自己望文生义的理解,频繁闹出大笑话。

继分不清卓尔集团和卓尔控股的关系,将卓尔集团营收错误的等同于母公司卓尔控股营收之后。

在中建三局的问题上又犯了个常识性错误。

请麻烦区分,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的关系。

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旗下的单位是,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一个注册时间1986年,一个是2003年。


但凡是武汉本地人都知道中建三局总部在哪里。在武昌区。

光谷很强大,不需要强拉总部在武昌的中建三局贴金。似捧实黑。

不知道是真不懂,还是故意移花接木。因为第八楼的湖北企业百强里,已经清晰列出了公司名称。

若是后者,真的是反映出内心极度的脆弱和自卑,在这里挑拨光谷和汉口争议只是为了给自己点虚荣。

大家可以自己查查武汉第一家产值过千亿的企业在哪,第一家市值过千亿的企业又在哪。光谷上市公司数量完全不是问题,现在的核心在于做大规模。多而不强的问题要解决。需要一个自己的阿里巴巴。

lfzcandy 7 年前 #39 赞 0

卓尔和长飞这样的上市公司武汉都需要而且市值都还不够,本身也不存在任何冲突

hschenxing 7 年前 #40 赞 0

@Hankow 就喜欢看你和别人斗嘴

Hankow 7 年前 #41 赞 2

@lfzcandy

是这样的,谢谢理解。

这两个公司所处的产业板块不同,两者发展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正如提到武汉第一家产值过千亿的公司,不得不提东风本田,那我们谈到武汉第一家市值过千亿的上市公司,也同样绕不开卓尔集团。

而且卓尔集团的母公司,卓尔控股2014年规模才湖北第17位,当时邮科院已经22位了,卓尔控股规模只是稍稍领先,基本处于同一个量级。

现在已经是这个差距,发展速度确实是快。

只是这个原因才说说,并不是以地域为前提。

光谷很多企业潜力无限,尤以邮科院、长江存储、斗鱼为代表。

希望未来长江存储能够单独上市,斗鱼尽早上市,邮科院合并电科院后能够规模更加壮大。

只要在武汉,大型企业不管是汉口、武昌、武汉经开还是光谷,都是咱们武汉之福,之幸!

okmthan 7 年前 #42 赞 0

经开迷之自信

hbhorse 7 年前 #43 赞 0

@bigfisher ,武汉产业布局落后?
芯屏端网

nayr 7 年前 #44 赞 0

把楼上的各家讨论总结一下,可以发一篇SCI了。

cdl0712 7 年前 #45 赞 2

@guangguren 别的我不太清楚,他的数据确实没问题,但是印象最深刻得是一个帖子说光谷现在的三条大道堵车的问题,结果他就说其实真正堵的是汉口,是个人都知道光谷得几条大道两公里路堵车一个多小时都是常有的事,连说这个都要压着光谷,是不是觉得光谷要地铁就会用这个原因来说hk,汉口路网密集各种都可以走,限行也是很多选择,反观光谷很多路网被湖,学校,budui等等,再不走三环基本没几个选择去其他区,说不是踩光谷我是不信的,只能说是高端吹和高端黑,润物细无声,不仔细去想的话,

lfzcandy 7 年前 #46 赞 0

@cdl0712 所以说看路网还是得看光谷东

HeatherP 7 年前 #47 赞 0

@Hankow 一本正经、有理有据吵架,我就服你~

sm_1st_season 7 年前 #48 赞 0

不要内斗,兄弟们,我们要一致对外,光谷好或者汉口好,都是武汉好!

aleck 7 年前 #49 赞 0

@bigfisher 讲真,邮科院一手好牌打烂了。凭邮科院的实力,底蕴,绝对不该是目前这个水平的。就算肛不过华为,也应该达到中兴这个水平的。

cdl0712 7 年前 #50 赞 0

@lfzcandy 嗯,不成网,就成现在的苦果,保利华都他们就是明明跟珞瑜路对比现在走的路就像一墙之隔,结果还是要走向转盘才能过去,这种例子在光谷目前的中心不胜枚举,再者没人想内斗,汉口便利和居住环境还有商业品质那肯定完胜光谷的,偌大光谷目前建成区公园才几个,周边城建更不说,环境卫生牛皮鲜辣眼睛,地铁悬而不决不知何日。但是光谷的产业这点都还要举例来压着,堵车所反映的需求也要压着。

bigfisher 7 年前 #51 赞 0

@aleck 邮科院牌打烂了,跟在早年通信业黄金时期,水果湖政府的打压不无关系。就因为是央企不属于地方,所以打压之,这也是武县这个地方才会发生的奇葩事,换作有正常产业思维的政府,是万万做不出这样脑残行径的。

apollo90 7 年前 #52 赞 0

@guangguren 吹光谷就吹光谷,天天怼着汉口黑有意思?照你这么说阿里,腾讯,等互联网算个屁的实业。
那么多企业到光谷还不是吃的政策红利。洪山,江夏那么多的地都划给东湖高新了还不知足。论政策红利,汉阳说什么了?天天搞内斗真是有意思。

cxc_phone 7 年前 #53 赞 0

之前去过天风证券做过一段时间的项目实施


guangguren 7 年前 #54 赞 0

@bigfisher 老兄,你是真正懂行的,赞一个!

guangguren 7 年前 #55 赞 0

@bigfisher 不过你说水果湖打压邮科院,这个还是值得商榷的。省市可能没什么实际上的支持,还谈不上打压。

请绑定手机号后,再发言,点击此处
Guozaoke.com—源自武汉的高端交流分享社区
相关主题
AH权益持续向好,长坡厚雪,未到盛夏
白酒还有希望吗?
果然是牛市啊
说说你亏得最多的一次?给了你什么教训?我先来
股民:我有一种再不进场就晚了的紧迫感
牛市人人都是股神
美股又涨疯了
美债规模突破37万亿了
国债收益交税对债基的影响
这次牛市的内在驱动力是什么?

过早客微信公众号:guozaoke • 过早客新浪微博:@过早客 • 广告投放合作微信:fullygroup50 鄂ICP备2021016276号-2 •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