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早客
  • 首页
  • 节点
  • 成员
  • 广告投放
  • 登录
  • 注册

买吧,保守估计武汉的房价还有1-2.5倍空间...

金融财经 • menshelliury • 发表于 9 年前 • 最后回复来自 sunwen • 9 年前

在正式开始之前先进行利益申报:本人是湖北人,但不是武汉人。楚人祖先是周王室的边缘人,一直以来都在努力争取正统周王室及贵族兄弟们的承认,但屡屡事与愿违,只得另起炉灶。因此,楚人基因里有一种成分叫“不服周”。另外,不同于中原人崇拜龙,楚人的图腾是灵性之鸟凤凰:

据《山海经》:“大荒之中,有山名北极天桓,海水北住焉。有神九首,人而鸟身,名曰九凤。

所以对于武汉这座城市喊了多年的“复兴大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口号,我们就不那么难以理解了。

内河航运时代被大航海时代取代,沿海的港口城市上海、广州兴起,改革开放开启了深圳的神话,政生经济又催化了北京的繁荣。时移世易,风水轮流转,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云变幻,武汉已从1920-30年代骄傲的“东方芝加哥”,变成如今一个比较典型的2-1.5线城市,正在全力追赶第一梯队的北上广深们。

怎样的城市才能称作“国家中心城市”?

一定是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大规模汇聚之地。

我们先说人流。武汉作为全国在校大学生人数最多的教育大市,留不住人才是最大的问题,都是为他人做嫁衣,尤其是深圳。我们先从两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数据说起:

蚂蚁金服2015年7月根据平台上积累的大数据,通过对全国2325所高校近5年的毕业生进行分析,发布了全国首份基于互联网的《大学生就业流向报告》。报告显示,在湖北大学毕业生前五大热门的跨省远距离迁移路线中,武汉到深圳排名第一、武汉到北京第二,而在人才接收城市中广州第五,武汉在杭州之后。武汉最好的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几乎成为华为、中兴、腾讯等深圳企业的职业培训学校;

据标准排名(中国)研究院发布的《2015中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排行榜》:百强大学中毕业生就业地基本都在北上广深,只有29所大学的一线城市就业率低于50%。

另外,据统计显示,毕业取得高薪的因素有三个:一是大学是否是一本以上名校;二是大学所在城市是否是一二线城市;三是所学的专业是否是热门的高薪就业专业。

所以武汉政府推出了“城市合伙人”计划,在北上广深及海外广泛游说、吸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领军人才到武汉安家创业。没有人才,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调整无从谈起。

我没有深入研究过经济发展与人口规模的线性关系,但初略看,似乎人口越多的城市经济规模越大、外来常住人口越多、所占比例越高的城市经济发展越好、活力越大。从总数上来看,北京人口规模是武汉2倍,上海是2.3倍,广深基本与武汉相当;从结构上来看,国家中心城市与区域中心城市区别还是挺大的:深圳外来常住人口比例高达68.8%,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是武汉的3.4倍,武汉的外来人口比例才不到22%,且深圳擅用户籍这种制度工具给低端人口设置门槛,所以你会发现对于名牌大学毕业生、纳税多的生意人等高质量人群来说深圳户口很容易解决,而整体户籍人口比例才不到32%。相比北京、上海这种户籍比较无解的超级大都会,深圳大门长期朝京沪的人才敞开,只是因为近两年房价涨幅太疯狂,对京沪金融人才的吸引力相比以往失去了比较优势。

而这个时候,武汉的大门就该向深圳的人才敞开了。为了吸引人才回乡,武汉市政府的确是煞费苦心,居然传闻前不久广泛传播的那篇复旦学子卖掉深圳一套房携妻带女回武汉换四套房的软文是武汉市政府宣传部写的。不管怎样,这篇文章的确打中了包括我在内众多漂泊在京沪深的湖北游子内心深处的痛点。一线利益格局已定,二线也许还有机会。

再来看物流。哪位宏观经济大神能指教一下哪些指标能衡量一个城市是物流中心吗?常识上理解,人口越多对物资的消耗越大,因此我暂且选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货物进出口总额来判断一下武汉对全国、全球的物资吸附力相比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情况:

国内贸易重要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北京、上海是武汉2倍,广州是1.55倍,与深圳相当。而国际贸易差别可就大了:沿海的上海、广州及深圳的货物进出口总额分别是武汉的100倍、30倍及16倍,同样不靠海的北京也是武汉的11倍,充分说明作为内陆城市的经济外向程度之低。

资金流更不用说了。资金是逐利的,机会在哪里它就会流向哪里。截止去年末北京的银行账上趴着将近13万亿的天量资金,此前已有网红文章分析了北京是一座钱倾天下的销金之城,上海也有超过10万亿的天量资金,深圳的5万多亿资金兵临城下,将房价生猛地拉升2倍多,2015年深圳的各家中资银行新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同比增长了300%。

尽管去年末武汉地区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9393.16亿元,比上年增长16.1%;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7135.79亿元,增长18.4%,其中个人住房贷款2421.46亿元,增长39.1%,但与北上广深不是一个量级,仅仅是在外资大量出逃的背景下相比广深而言略微更具吸引力。

在人流、物流及资金流的吸引力上,武汉与北上广深等传统一线城市有非常大的差距,用武汉市政府公报上的话来说,虽然现在武汉的经济规模进入了第一方阵,但离第一梯队还远着呢。我们再来看国务院对北上广深的定位: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的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

上海:我国直辖市之一,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

广州:广东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

深圳:我国的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

武汉:湖北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因为不在一个量级上,其实这种比较是自己找虐,没有多大意义。但既然你的目标是国家中心城市,那就看看差距有多大,差距在哪里,哪些能通过自身努力追赶,哪些是永远也无法超越的。于是就能科学合理地找准定位,确定比较优势了。换句话说,差距同时也意味着空间和机会嘛。接着找差距:

第三产业占经济比重较低:分别低北京28.8%、上海16.8%,广州15.77%,深圳7.8%;尤其是金融业产值低,发展滞后,但金融业又是以实体经济为基础的,因此这又是个先有鸡后有蛋的问题;目前的解决办法是大力引进金融机构在武汉建设后援基地、数据中心、客服支持中心等;

工业含金量较低: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去除第二产业增加值(理论上应该要刨去建筑业),武汉的比例最低,只有10%,而北京、上海及深圳都在30%以上,可以判断这三地的工业质量比较高,如信息技术产业;这也是武汉完成产业升级的重点目标,即提升工业质量,发展战略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虽然武汉已培育了电子信息制造、装备制造、食品烟草和能源及环保业等5个产值超千亿元的行业,但钢铁等过剩产能行业的升级改造压力也巨大;

经济对固定资产投资的依赖较强: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是北京的2倍、上海2.8倍、广州2.4倍、深圳3.8倍;房地产投资比重大幅领先北上广深;当然,依靠迅猛的固定资产投资、合理利用泡沫实现经济的弯道超车也是不多的选项;

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北京和上海少一半,有意思的是比深圳高,可见深圳被高房价套牢,屌丝不敢消费;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北上广深低1倍以上就可以看出来;

所有这些经济问题,体现在作为衡量城市发展的综合指数房价上,差距就显现出来了:最新房价数据显示,新建商品房均价北京是武汉的3.2倍,上海是3.3倍,广州是1.5倍,深圳是5.8倍。假设不考虑其他因素,房价仅仅只与GDP、常住人口数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因素直接线性相关,差距区间在1-2.5倍之间,那么按照武汉目前的新房均价10333元/平米计算,至少可以涨到25834元/平米,期限无法预测。

实际上,因为体量小,“十二五”期间武汉的经济年复合增长率是超过北上广深的,尤其是上海、北京在2012年以后连续四年几乎是停滞不前:

所以找完差距再来找安慰。至少从以下几个方面还是能找到安慰的:

工业结构及产业升级初见成效:

1、看到很多文章里面说湖北,或者武汉经济比较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国有经济所占比重过大,民营经济活力不足,但翻看武汉的统计年鉴,实际上国有经济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从2010年的26.4%已经下降到2014年的16%,这些胡说八道的人一看就是没挖过数据;外商及港澳台经济占工业比重从2010年的32.9%上升到2014年的34.9%;其他经济除了国有、集体、外资,当然就是私营经济了,这一比重足足上升了12.6%,民营经济所占工业比重已达到52.8%,这一比重要高于上海。

2、武汉的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效:

产值过100亿元的企业17户,过10亿元的企业121户。在11大工业行业中,5个行业产值超千亿元,分别是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制造、装备制造、食品烟草和能源及环保业。

在2015年的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钢铁、纺织、家用电器等产能过剩产品迅速下滑,而汽车(新能源汽车)、化学药品原药、光缆、软饮料等行业产值增速超过20%,撑起了武汉的工业产值8.5%的增长;相比之下,上海的第二产业增速只有1.2%,广州6.9%,深圳7.5%,北京第二产业增长3.3%(工业只增长0.9%);

货物运输量除了不敌上海和广州这种沿海大港外,与北京、深圳相比有近40%的优势;湖北“九省通衢”的名号不是盖的,处于中心地理位置,成功拿下综合交通枢纽、物流中心的地位;这是武汉的核心竞争力;

旅客发送量是北京的2.5倍,仅低于广州,高于上海和深圳40%左右,全国性铁路路网中心地位初步确立。但这也只能算是交通中转中心,如果能想办法让中转旅客多停留一段时间那将更好;

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全国第一,研究机构全国领先,有非常多的科研院所,这也是核心竞争力,最大的问题在于如何利用好这么丰富的智力资源,将人才留下来,并将科研成果转换为生产力;在这方面,深圳的确要小心了,如果房价继续高企,再加上现在光谷的创业氛围不错,很多华为、中兴、腾讯等湖北籍技术人才有可能还真的买票回家了;

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多重国家战略叠加:长江中游城市群、中部崛起战略、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和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众多国家战略政策叠加,是非常好的发展机遇期。

按照武汉市政府的“十三五”规划,方向基本上是针对我上面分析的问题,显然主政者是非常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的。列举其中一段话:

产业综合竞争力显著提高。始终抓住工业主攻方向不动摇,强力实施工业倍增计划、服务业升级计划,策划实施了一批支撑引领产业发展的重大项目,产业实现倍增发展。工业支撑作用凸显,五年累计完成投资超过1万亿元,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4万亿元,千亿产业增至5个,形成大光谷、大车都、大临港、大临空等四大工业板块。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5564.25亿元,物流增加值、工程设计产值、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突破千亿元。现代都市农业加快发展,呈现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良好态势。

三年前,BBC记者做了一期武汉的专题报道,重点关注了武汉市大步流星的固定资产投资,传闻武汉市政府“每天偿债一个亿”,媒体表示了对投资依赖的严重担忧。当时的市长唐良智表示要力争通过5-10年的时间将武汉建设成为国家创新中心、先进制造业心、商贸物流中心、全国综合交通枢纽。而刚刚过去的一周,武汉迎来了李博士的来访,博士希望湖北“挺起长江经济带的脊梁”。

虽然武汉现已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3、全国城市第8,成功步入国内城市第一方阵,但前有北上广深四座大山,天津、重庆及苏州等工业城市领跑者,后有成都、杭州、南京、郑州等步步紧逼,一不留神就会落后。按照国家战略规划的十座北上广深级别的超级大都会,我认为武汉如果不犯大的错误,按照目前设定的施政方针继续前行的话,是一定可以锁定一个超级大都会名额的。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期待武汉一鸣惊人的那一天!

注释:本文来源于公众号九首(jiushouren),因为本站无法上传图片,更详细的数据对比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加入收藏 新浪微博 分享到微信 ❤赞 4213 次点击 0 人赞 1 人收藏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共收到45条回复
Qiuwarship 9 年前 #1 赞 0

很棒

Matatabi 9 年前 #2 赞 1

武汉的房子,现在也就是几千份虾子的价格(均价 50 份一平)。
我估摸着再过几年,武汉的房子,估计两千份虾子就能买一套了。

Jasper 9 年前 #3 赞 0

我也觉得光谷房价还有可涨的空间。

ddz 9 年前 #4 赞 0

@Matatabi 你的意思是虾价比房价涨的快?

swift 9 年前 #5 赞 0

试试贴图

whsh 9 年前 #6 赞 0

周末刚去武汉看房子

Matatabi 9 年前 #7 赞 0

@ddz 物价涨得比房价快。

jacky098123 9 年前 #8 赞 0

这个分析不靠谱,武汉想赶上北上广深,一定要用超过它们成果的手段才行。

jacky098123 9 年前 #9 赞 0

鼓励炒房非常危险,产业没起来,全是房子,更加留不住人

zhouzhe8013 9 年前 #10 赞 1

就武汉现在这状态,任何吹泡泡都是耍流氓
相反,要多泼冷水才能正常发展..

imopf4 9 年前 #11 赞 1

难怪光谷社区要邀请注册了,ID排到8000多了,只发了这么一个帖子,房托妥妥的。

hbxsdfx 9 年前 #12 赞 1

说实话,社区看到这种帖子,挺烦的。

zhouzhe8013 9 年前 #13 赞 0

@hbxsdfx +10086

gossipgirl 9 年前 #14 赞 0

我看到这样的文章自动回避是因为文字太长,数据太多,动不动规模总产值,太高屋建瓴了。
楼上两位又是为神马烦?@hbxsdfx @zhouzhe8013

wangpugod2003 9 年前 #15 赞 0

几年前买的首套贷款一大把,现在又想买二套,手上只有点点勉强首付的钱,应该买二套吗?还是把首套的钱还一点?

zhouzhe8013 9 年前 #16 赞 0

@gossipgirl 我心中的光谷社区是个不落俗套的乌托邦社会
买房什么的满世界都是,充满了浮躁与投机性思维
带不来什么正能量.

xiang1111 9 年前 #17 赞 0

@zhouzhe8013 那楼上觉得谈论什么才足够乌托邦?

gossipgirl 9 年前 #18 赞 0

@zhouzhe8013 难道你没有发现买房的话题是最火爆的,随便一个都扯出一大堆人争论。没有办法,哪有纯粹的精神乌托邦,人都得食烟火。

zhouzhe8013 9 年前 #19 赞 0

@xiang1111 技术 创业 我想多受到一些鼓舞 特别是在那些我在做而做的不够好 我能做而没有动力去做 有机会而不敢做的事情上
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理解 不影响大家讨论

weit1975 9 年前 #20 赞 0

前提是城市基础设施要做好做完备,重要事情说三遍。

zhouzhe8013 9 年前 #21 赞 0

@gossipgirl 我也知道啊 我比较奇怪的是武汉房价真正便宜的时候为啥没这么多人讨论 热起来涨起来了都开始讨论了? 低谷时发现价值的帖子那就是神贴;火热时还加把火的帖子,感觉没什么意思..

imopf4 9 年前 #22 赞 0

@zhouzhe8013 对呢,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lijian19851028 9 年前 #23 赞 0

写的很专业哇

dada16 9 年前 #24 赞 1

以过往的经验,觉得楼主的这篇文章讲的很中肯,只要年轻人涌入的地方,就是房价起飞的地方.

shaunlj 9 年前 #25 赞 0

刚需一说,投资另一说

hbxsdfx 9 年前 #26 赞 1

@gossipgirl 我喜欢这个社区是因为它很有趣,而这种帖子一点趣味都没有,而且这个帖子标题写的“保守估计武汉的房价还有1-2.5倍空间”,这个结论怎么来的?
因为“所有这些经济问题,体现在作为衡量城市发展的综合指数房价上,差距就显现出来了:最新房价数据显示,新建商品房均价北京是武汉的3.2倍,上海是3.3倍,广州是1.5倍,深圳是5.8倍。假设不考虑其他因素,房价仅仅只与GDP、常住人口数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因素直接线性相关,差距区间在1-2.5倍之间”
所以“那么按照武汉目前的新房均价10333元/平米计算,至少可以涨到25834元/平米”
“假设不考虑其它因素”貌似LZ只考虑了1种因素。so,are u kidding me ?

mogging 9 年前 #27 赞 0

同学在武汉上班经常被拖欠工资,还是靠谱大型公司企业,不敢想象。至于高校多人才多,只是一直都有的客观存在,光谷房价可能涨,中介集中火力炒吧其他地域很难说,现在房子不好卖各种软文啊

whsh 9 年前 #28 赞 1

工资跟不上,价格再高就没有接盘侠了

mogging 9 年前 #29 赞 0

@weit1975 我觉得前提是大量优质公司企业涌现,年轻人流入的大前提是工作容易找跳槽很随意,至于配套设施,年轻人大量聚集了就有了

a84945345 9 年前 #30 赞 0

你们和我待的是一个武汉吗?
去年跑遍了光谷各个地方,不是没房就是尾盘,在就是等开盘。
旭辉御府这么偏还是毛坯的现在都卖12000了,还说房不多了。
哪里房子不好卖,请告诉我。
我要圆我一个梦想

imopf4 9 年前 #31 赞 0

@a84945345 你就说你是那个中介的吧?

wangpugod2003 9 年前 #32 赞 1

光谷这边房子确实差不多都卖光了,房子确实是天朝第一大保值利器,涨到海枯石烂,至死不渝,不是梦想。
实业误国,地产兴邦。

CFO 9 年前 #33 赞 0

@wangpugod2003 房价今年暴涨是有原因的,央行终于承认放水11.3万亿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73b88f0102wgp6.html

wangpugod2003 9 年前 #34 赞 0

@CFO实业误国,地产兴邦。大家一起来念三遍。
看万历十五年,真心觉得现在的世道很像那时候,富人有很多房,穷人没有房或有房背大量贷款。难道大明帝国已经到末期了?

a84945345 9 年前 #35 赞 0

@imopf4 只会嘴炮吗?自己去看看不花时间的。
自己能用脚跑出来的道理就别听人说?
别人用脚跑出来的事情就别用嘴喷

imopf4 9 年前 #36 赞 1

@a84945345 倒数第一句和倒数第二句貌似是同一种语气,为什么倒数第二句标点符号用的是问号?这样表述我有些不太明白,我暂且当做都是陈述句吧。这篇文章和这篇文章里的具体数据都是你用腿跑出来的,这可能吗?所以就这篇文章而言我是可以用嘴喷的啊!而且我不是嘴炮,这次大中城市房价上涨和城市的竞争力关系很微弱啊,M2居高不下,货币超发,降准降息等刺激政策才是主要原因啊。如果是城市竞争力提升推高房价,那么怎么会在一个季度涨这么多,城市竞争力提升也需要一个过程啊。至于楼市未来行情是由货币政策决定的。这篇文章标题“买吧,保守估计武汉的房价还有1-2.5倍空间”,怎么理解呢?你正文中的数据怎么能得出标题里这个涨1-2.5倍的结论,有个什么样的推导过程和计算模型?用多久时间涨1-2.5倍也没有说,不管以后武汉房价如何,这篇文章想让读者看到的就是标题。好了,讲完了,我去搬砖了。

xu33 9 年前 #37 赞 1

武汉这几年 除了多了几条步行街 并没见什么大企业把核心业务迁移过来的

总说回流人口 有没有想过武汉有没有这么大的体量去接受这些回流人口

现在的房价我感觉已经透支 年内如果政策收紧的话 横盘甚至回调都是有可能的

a84945345 9 年前 #38 赞 0

@imopf4 ....一个标点符号引发的血案?
真是能够长篇大论的啊··
我的回复和这个文章有关系吗?
我的回复就是我的经验,我经历过的事情。
请你回复的时候也用你的经验,用你经历过的事情说话。
别搞这么多。不知道你在说啥

imopf4 9 年前 #39 赞 0

@a84945345 都怪无良奸商好了吧,到此为止,买房不易,我和你一样去年到现在一直在跑房子的事情。我的初衷是要大家不要相信这样鼓吹楼市的文章,尤其自住或者手头不太宽裕又有投机心理的这拨人。这也是我准备买房到现在每天看财经版,各种资讯APP中能够解读到的信息了。

a84945345 9 年前 #40 赞 0

@imopf4 没啥,以后评论呢就不要随意说人你是中介吧,你是托吧这种让人很无语的回复了。
很容易产生误会

imopf4 9 年前 #41 赞 0

@a84945345 额。。。看你发的帖子就有嫌疑,不是随意说的。

a84945345 9 年前 #42 赞 0

@imopf4 得亏您不是警察,您要是警察,纳税人的钱都要被你给赔光了

lfzcandy 9 年前 #43 赞 0

@xu33 回调还是想多了,也许北上广深的没人想回来,但是大部分人都是不得不罢了

alexguan 9 年前 #44 赞 0

@wangpugod2003 哈哈,看透了啊,人民币印刷的太多了,你说tc还有什么东西比房子靠谱能保值,唯有房子。

sunwen 9 年前 #45 赞 0

今天去看房子,很多都买完了,而且价格不便宜文化大道房子都要七八千了

请绑定手机号后,再发言,点击此处
Guozaoke.com—源自武汉的高端交流分享社区
相关主题
牛市无疑了吧?
准备从今天开始慢慢买小鹏港股,预计有十倍空间,大家来讨论下?
国企券商低佣万0.86开户【线上全天24小时可办理,也可武汉线下】
中国外卖补贴大战升级 美团-阿里
怎么判断一个股在一天的高点呢?
有个朋友求助:怎么开通低交易手续费的股票账户?
金融的本质是啥
今天国债利息挺高
打算办一张信用卡
大家的基金组合是什么策略?

过早客微信公众号:guozaoke • 过早客新浪微博:@过早客 • 广告投放合作微信:fullygroup50 鄂ICP备2021016276号-2 •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