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早客
  • 首页
  • 节点
  • 成员
  • 广告投放
  • 登录
  • 注册

北京文科状元这段话话出了高考的残酷现实

你问我答 • testicles • 发表于 2 周前 • 最后回复来自 testicles • 1 周前

RT
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像我这种,属干中产阶级家底的,衣食无忧,家长也都是知识分子,而且还生在北京这种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资源上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很多外地孩子或农村孩子完全享受不到的,这种东西决定了我在学习的时候,确实是能比他们多很多捷径。
现在的状元都是这种,通俗来讲,就是家里又好又厉害的这种。知识不一定能够改变命运,但是你没有知识是一定改变不了命运的。我父母是外交官,怎么讲呢从小就给我营造一种很好的家庭氛围,包括对我的学习习惯,性格上的培养都是潜移默化的,因为我每一步的基础都打得比较牢靠。所以现在自然水到渠成!
ps:根据现有政策展开来看,推行减负教改很多年,但反而更卷了,表面上减负了,导致课堂中的知识点都讲授不完,孩子放学后甚至节假日私下补习现象很严重,条件一般的家庭孩子就真的“减负”了因为没钱上补习班放学后就顺其自然鸟,自然而然,差距就这样拉大了,这里要排除那些天赋极高自学能力非常强无需补习游刃有余的学生,这也是广大普通学生的缩影。
河北寒门学子庞众望也仅仅是极少数,上面对贫穷学子的加分政策倾斜支持力度还得继续加大。

加入收藏 新浪微博 分享到微信 ❤赞 4515 次点击 0 人赞 1 人收藏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共收到20条回复
fatpanda 2 周前 未知 #1 赞 6

寒门难出贵子这个现象已经是结论了。

guoyuyu 2 周前 未知 #2 赞 8

历史上有大成就的有家境好的,也有家境不好的,比如曾国藩。投胎个人不能左右,既来之则安之,何必悲观。

burlpen113 2 周前 未知 #3 赞 3

在天赋面前家境没有那么重要,但阶层就很难跨越。

jackieez 2 周前 未知 #4 赞 8

中国人似乎都是不认命的,衍生出了各种各样逆天改命的方式方法,读书,生孩子,算命,佩戴首饰,取名,风水,等等。有时候认命也不见得是件坏事,好好享受当下,一盘花生米一瓶啤酒一样能带来开心的时刻。

Makarios 2 周前 未知 #5 赞 1

最可悲的是很多底层的人会说谁谁谁父母都没读书,父母都不管自己小孩那个小孩就读了什么很好的大学。这些人一点意识不到真正的问题,然后还得找一些自己小孩的原因。

czz_ls 2 周前 未知 #6 赞 1

何必呢,每个圈层都有自己的难,你以为越阶层就无忧了,有很多时候你再高级也有不可控的力量搞你

picktuttorr 1 周前 未知 #7 赞 1

曾国藩家境不差啊,他老爸是秀才

testicles 楼主 1 周前 福建省 #8 赞 0

这就是阶级固化?

mike1 1 周前 湖北省 #9 赞 0

这是中国体制造成的,为什么中国培养不出人才呢,

qian_dan 1 周前 广东省 #10 赞 0

农村都没啥人了,农村的高分越来越少是理所当然,高考那点简单东西,完全没到拼家庭的地步,起码影响不太大

testicles 楼主 1 周前 福建省 #11 赞 0

地级市县级市教育资源来看跟武汉市比,还是差很多
就拿211及以上各学校上线率,武汉地区学校还是遥遥领先
不看人数只看比例, 该校上线人数/该校参与高考人数.
武汉地区一般学校一届学生多的也才5 600人,地级市1000多人的很常见

Hgkznjsgjo 1 周前 未知 #12 赞 3

可能90后唯一的红利就是不补课也能考个好大学

Taylor007 1 周前 湖北省 #13 赞 0

钱学森之问,现在有没有答案?解决了吗?

uichina 1 周前 湖北省 #14 赞 1

以前大城市小孩能上好学校,很多吃的是信息差,而且以前大城市小孩补课多,仅此而已。差距就在普通本科和211 985之间。
现在家庭条件非常差的,只要定居在武汉的,都是把小孩buff拉满。条件好的家庭拉不了多少差距。
特别是英语这块,现在像武汉幼儿园都开始学英语,小县城都是4年级开始。
我们70 80后那会,初中也是才开始学英语,武汉这边小学就开始学英语了,差距不是一般的大。而且下面的老师也差很多,现在家村老师好多都硕士了,跟武汉这边真的没有多大差距。

testicles 楼主 1 周前 未知 #15 赞 0

@uichina 武汉这边卷的狠,小学生超前学习的现象很严重,尤其是数学 英语这种科目,小学都学一元二次方程 英语达到3~4级水平,个人觉得真没必要,但现实就是这样 揠苗助长不可行

nihaomeile 1 周前 广东省 #16 赞 1

直接上图吧

chliu 1 周前 湖北省 #17 赞 0

什么年代的老新闻了

topherlii 1 周前 湖北省 #18 赞 0

这不是应该的吗?城市本身就是优势,让城市的人下乡种地么

woliuda001 1 周前 未知 #19 赞 0

几千年来就是如此啊
古代哪怕最低靠秀才这一档的,也是能脱产读书的,超越99%的牛马家庭了

testicles 楼主 1 周前 未知 #20 赞 0

@woliuda001
牛马终究是牛马

请绑定手机号后,再发言,点击此处
Guozaoke.com—源自武汉的高端交流分享社区
相关主题
电报用手机号注册收不到验证码,怎么注册
有线下年审的吗
百果园年消费1万以上的,再也不充卡了,还是朴朴盒马香!
成年人游泳学起来容易吗
现在还流行凉席么
外卖员把我的车撞了,定的次责,流程处理很慢怎么办
社友们,这个电源线怎么接?
社区大神们!抖音各大主播每日礼物量在哪里查询呀!有没有第三方平台。
请推荐个好用的电扇
出租自己的毛坯房,找什么渠道更好?

过早客微信公众号:guozaoke • 过早客新浪微博:@过早客 • 广告投放合作微信:fullygroup50 鄂ICP备2021016276号-2 •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