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岚图free+是不是真的可以下手? |
Q:计划2025年购置一辆新能源六座SUV,落地价格控制在20-40万以内,有哪些选择车型,并比较区别?
A:结合 2025 年新能源市场动态和政策补贴,以下为 20-40 万区间新能源六座 SUV 的最终推荐清单及核心对比分析(已纳入最新上市车型及政策调整):
车型 | 动力类型 | 纯电续航 | 综合续航 | 智驾水平 | 空间表现 | 价格区间 | 核心优势 |
---|---|---|---|---|---|---|---|
深蓝 S09 | 增程混动 | 170-180km | 1200km+ | 华为 ADS 3.0(L2+) | 第三排腿部 870mm | 21.49-28.49 万 | 性价比标杆,鸿蒙座舱 + 高阶智驾 |
问界 M8 | 增程混动 | 310km | 1526km | 华为 ADS 3.0(L2+) | 第三排腿部 760mm | 36.98-44.98 万 | 华为技术加持,后排娱乐屏 |
理想 L8 | 增程混动 | 225-286km | 1315-1415km | 理想 AD Max 3.0 | 后备厢 801L | 32.18-37.98 万 | 成熟品牌,家庭场景适配性强 |
腾势 N9 | 插混 | 165km | 1000km+ | 比亚迪天神之眼 B | 二排横向移动座椅 | 38.98-44.98 万 | 豪华体验,比亚迪技术背书 |
小鹏 G01 | 增程 | 430km | 1400km | XNGP 3.0(L2+) | 第三排支持加热 | 25-30 万 | 续航王者,静音增程器 |
领克 900 | 插混 | 220-280km | 1355km+ | 英伟达 Thor(L2+) | 第三排腿部 950mm | 28.99-39.69 万 | 空间越级,动力与安全双优 |
吉利银河星舰 9 | 插混 | 200km+ | 2000km+ | 银河 Flyme Auto | 轴距超 3 米 | 30 万起 | 银河旗舰,性能与豪华兼顾 |
比亚迪唐 L | 插混 / 纯电 | 200km+ | 1400km+ | 云辇 - C 悬架 | 可选六座布局 | 20-30 万 | 比亚迪技术,性能与家用平衡 |
2025 年新能源六座 SUV 市场呈现 “技术普惠” 趋势,30 万以内车型已能覆盖豪华配置、长续航及高阶智驾。领克 900 凭借越级的空间、强劲的动力和扎实的安全品质,成为 28-40 万区间的全能之选;深蓝 S09 和小鹏 G01 则分别以性价比和续航能力占据细分市场头部。建议结合家庭人口、使用场景及政策红利,优先试驾核心竞品,并把握领克 900 等车型的上市限时优惠,以最优价格实现 “一车多用” 的家庭出行解决方案。
综上,兄弟萌怎么看?我都试驾过,感受和性价比各有差异,还是说再等等,买个der!
领克的车机交互垃圾,插混方案复杂,后期维护成本高,空间小。
问界吹牛时是华为,出问题时是赛力斯,不建议,合格证不合格,除非深度菊花粉。充电站布局吹牛,没有实际行动,地图几乎搜不到。
推荐理想,用英伟达的那么多,但是智驾大多数都很拉胯,thor u的实力不是谁都能发挥出来,下半年推出VLA智驾系统,碾压菊花。理想智驾终身免费。全国2200+超充站。跑长途就知道有自家桩还是很爽。
目前在全国大规模布局充换电基础设施的只有蔚小理。其他的都是蹭配套。
@nowadays 现在的增程可不是小电池,理想max版280+续航,实际200+问题不大,城市一周充一次吧。高速你人也得休息,充电是顺带的。
@letiankaimen #14 比亚迪的土不是颜色的问题,是总多一点乱七八杂的冗余设计,当然买车我不会选纯白内饰的
@xin0397 增程会亏电?没听说过啊。别看哪些网上测极限工况了,那种情况正常车主遇不到,中大型suv,燃油优先,或者混动模式,6.8油耗高?
@yaoyaozhou #23 当然会馈电,又不是无限的,要不然增程器的意义是什么?发电机又不介入车辆驱动,你都不了解增程的原理
@xin0397 增程我开了2万km了还不了解原理?理想的话,你用常规的纯电优先,燃油优先,油电混合三种模式都不会亏电。
强制纯电模式下才会亏电,我一般就是在去充电的路上才会用强制纯电。
高速都是先把电充满上路,然后油电混合开,看到前方有服务区有空余桩,并且需要休息了,就开纯电优先,到服务区了补一下。
正常使用是不会亏电的,100kw的増程器发电效率按40%,也有40kw,也是远远大于车子的平均驱动功率20kw的。正常用怎么可能亏电,你当别人系统工程师吃干饭的。
@yaoyaozhou #26 这里边的亏电其实就是指长距离的高速,当然你可以设置一直保电50%,那就是比电驱和发电机谁效率高的问题。本质增程就是插混的一种工况,能量转化的损失本来就会比插混高。油耗也是相对比出来的,6.8相对油车确实算不错,跟其他插混比试试
@xin0397 高出的一点油耗不算啥,插混多了一套DHT变速箱,一样有损耗,还增加了机械电气系统复杂度,维保成本比增程高,你把领克机舱盖打开看看,后备箱看看,为啥他那么大的车空间设计那么局促。我高速全程120+都不会馈电。我当时也是看了领克,理想,对比后买了理想。
偷换概念啊 都没搞定出插混和增城的优缺点就在这里喷啊 增城可以纯电跑 插混行吗
@xin0397
@xq659423657 #29 你自己才是没搞清楚吧,伙计,别来刷存在感了,谁告诉你插混不能纯电跑了?现在插混都50多度电池了,多了解下新的技术发布会吧,你不会还停留在丰田混动阶段吧?
@yaoyaozhou #28 其实我现在最倾向就这两款车,油耗和成本真的是其次考虑,插混和增程只是两种技术取向,插混确实要复杂一些,毕竟发动机有门槛嘛。理想这个车就是驾驶上觉得真的一般,其余也没啥大毛病。这不是最近领克900发布了,性价比太高了
@JierBangEn 长城的车子超过20个碰都不要碰。
@JierBangEn #32 试驾过这个蓝山智驾版,车其实综合素质还可以,但是不知道为啥就是销量不好
@missingHQ #42 现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太快了,市场和技术在快速更新换代,很容易被背刺,好多新势力我不太相信,车发展百年了,4-5年时间就造出来一款,还经常1年1更新,汽车不是号称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吗?因为驱动方式变化,就完全不一样了?另外,车对大多数家庭是大件,能全款拿闲钱买20万车的已经是很不错了,现在车跟快消品一样,我觉得大部分人就是陷入消费陷阱了,不少是冲动消费!
@xiaorui123 #37 说实话我还真不看好蔚来,蔚来车其实价格真的贵(不是说自己高端就是高端),你要说当下有什么技术和配置独步天下,真没发现(朋友买了说社区服务营造的不错)。本质来说蔚来与众不同的点还是换电(包括租电),但是这个模式真可能最后拖垮蔚来,下阶段蔚来不搞点高性价比的车型,他真的危险
@xin0397 那就不买,我只能说换电确实香,越换越香。
@xiaorui123 #67 对,买个der啊!
@xin0397 哪款插混50度电池 让我膜拜一下 求告知 背50度的电池还能低油耗 我就佩服这家公司 快告诉我
@xq659423657 #69 所以我说好多人根本不去看这两年国产新能源的进步速度,还停留在过往对插混和增程的认知上。领克900 2.0T ultra 52.38kwh,腾势N9 也到46.9了,你自己去查查不难
@xin0397 不太懂插混这么大电池的逻辑 为了纯电行程?但是车重也要增加很多,油耗必定上升,还是说这一套下来基本上用不上油了 只能说买这款插混车又升级大电池的车主是冤大头
@xq659423657 #72 现在的趋势不是这个逻辑,首要前提是认可电动在未来车辆驱动中潜力,而不是死盯着发动机变速箱那套,你再去看就清楚了,结论就是目前的混合动力都属于过渡方案。新势力选择增程是因为没发动机技术,只能选这个,这些车最终还是会走向纯电,理想不可能去反向攻关发动机技术;传统车企有发动机技术,加上产线架构的思维,就想着用插混技术形成护城河,早期插混小电池有很多弊端,一点都不经济,同时逐渐发现增程车大电池优势也不是一无是处,你会发现这时候的插混除了驱动方式有区别,已经有点像增程了,而且还有利于解决增程高速和低电量动力问题。其实下阶段随着大功率平台和基础设施的普及,纯电或者燃油轻混会是必然趋势。
增程也是插混的一种,只是发动机不能直驱。
所以增程能做的事情,能直驱的插混也都能做。
但能直驱插混能做的事情,增程却不能做。
比如高速工况还能保持低油耗和再加速快的能力,
增程跑高速实际要7个油以上,可能比燃油车油耗还略高,宣传什么增程跑高速5个油的,吹牛逼呢。
在电池满电情况下,N9的高速再加速能力也是比M8和L9快得多。
当然也有例外,仰望U8为了实现精准控制每个轮子所需不同动力的能力,必须要求四个轮子都是电驱才能做到,而纯电方案所需的电池又太重了,所以仰望U8只能是增程方案。
增程比直驱插混有优势的地方还有2处,1造车技术门槛要求低,不需要混动技术的研发成本;2增程器所占空间体积比直驱混动系统要小,车内得房率有优势,但也要看车企集成技术的能力。
非刚需就别买,原因:
(1)领克、银河、深蓝全尺寸的车很多都是新产线,明后年产线在不在还是一回事
(2)明后年才是大尺寸充分竞争的时间,今年大尺寸车从年初到年末都有发布,到时候就会出现类型秦这样的低价通杀车,到时候有了标杆就可以买了
(3)从车发展技术来看,今年大尺寸上智驾、大沙发、大彩电还有的比较,明年有可能全部普及空悬,到时候再买非空悬或者标版价格更佳
@yaoyaozhou 确实,当时华为充电桩吹的有多火,感觉马上全国都要铺满华为充电桩了。
结果到现在都没有看到华为的充电桩长什么样子。
别的品牌吹牛,你大概率还是知道它是在吹牛,华为有一种认知洗脑的感觉,结合全网的水军没有都能吹成第一。
@a377573684 华为不敢说他。害怕。
不过蔚来换电站 理想桩子,这两年还是不少的
@bluelovemagic #85 赞同,今年大尺寸SUV会竞争的异常激烈,而且按说明年新能源购置税补贴就要结束了,是应该等等看,不过我预计下半年这些车厂就会开始血拼降价了
@JierBangEn 这车很有意思,就像一个女人单个器官都很漂亮,组合在脸上就非常普通,车开起来就是有说不上来的别扭感。
@wm5455536 #89 我没喷任何厂家吧,也没说理想不好吧,甚至觉得这车不错,至少没揪着像网上那样理想用增程没技术吧。操控是理想现在的短板,谁说他乘坐和服务不好了?难道就驾控这一点还说不得,非得避而不谈,是个老司机都试得出来好吗:就是像开船,开大车,试驾又不难(我倒是建议你去试试极氪、领克、腾势的这些再发言)。另外我比过参数吗?是评论了续航、电池、动力、扭矩、空间?少看发布会?你的意思是你买车也不比较参数,也不看厂家介绍,只看测评?还是你有钱到店就提,用着不爽就卖?成年人了,要有点知识分析和鉴别能力啊!
@wm5455536 #96 操控是相对,不是绝对。就像你觉得理想操控很好,这完全没问题,因为这种感受无法量化,个人对操控没有是没有固定标准的。更不要去拿其他轿车、标轴车去比较,没有人拿suv跑赛道用吧。试驾跟路线选择有什么关系,你平时不是在这种马路上跑?试驾只是时间短,你无法判断车长期使用后的优缺点(例如智驾、保养成本、故障率),但是操控好不好,变道是否晃,启动和刹车动力感受,这种即时性的东西一目了然,车辆这些基本素质也不可能被造假或掩盖。谁买车前不是纸上谈兵或者试驾,搞笑吧?我说操控你又在那说安全性,跟你聊耽误时间!都不清楚自己想表达什么,批判不代表自己就会思考。
@yaoyaozhou #98 麋鹿测试只能代表底盘素质提升了,悬架能甩的出去,拉的回来,也并不能完全表示操控就好了,当然新车值得试驾。理想焕新宣传这个,不正是缺啥补啥吗
@wydqc 你不会以为你字多就是对的吧。前段时间你传谣海鸥把人家小区烧了。反正也没人追你责任是吧。
消费者又不是sb。
当初国产车变速箱垃圾,油耗高,质量差的时候,卖的起价格吗,也没多少消费者买单。
现在时代变了,以前18万的卡罗拉混动你买不,现在多少钱,不会以为是日本人良心到了所以降价吧。
最烦你这种把消费者当sb的玩意,
看看自己是不是最大的小丑。
@wydqc 比小米水军还low的旧时代水军。
降成本,工业不会降成本就等死。
降成本和偷工减料有鸡毛关系,你他么干过制造业吗,工艺提升良率是不是降成本,导入AI检查是不是降陈本。
没点水平还当水军,蠢到家。
@wm5455536 你说的很对,这个日吹就是很恶心,到处贬低国产,精日分子。
哦对,还吹米国,估计是日本佬和米国佬在野外生的吧
@letiankaimen #110 这个评价很中肯,这哥们根本都不去学习和观察最近这几年新能源汽车的变化。你谈技术,他谈历史和盈利,你谈中国新能源,他讲全球市场,你谈操控底盘,他讲安全碰撞,还总拿自己一些貌似很专业的案例说事。怪不得给朋友推荐雷凌,最后还觉得自己一点问题没有,散会吧!
过早客微信公众号:guozaoke • 过早客新浪微博:@过早客 • 广告投放合作微信:fullygroup50 鄂ICP备2021016276号-2 •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446号